长吻真海豚(学名:Delphinus capensis)基本外形与
短吻真海豚相似,也具十字交叉状色斑。区别是有更长的喙,身体更长更细,
额隆较低平,以较低的角度从喙基部升起。头骨的吻突长与颧宽之比大多超过1.47。
形态特征
成体长1.9~2.06m。外形基本与短吻真海豚相同。喙更长,喙长为体长的6.9%~9.7%;身体更长更细;
额隆较低平;
背鳍高而略呈镰刀形。也具十字交叉状色斑。长吻真海豚的此色斑与短吻真海豚相比似略减弱。胸斑较暗,故与披肩的反差较小。鳍肢至肛门条纹通常中等发达或很发达。颏至鳍肢条纹在
口角或口角稍前处与唇斑会合,并在眼前方处仍较宽。与短吻真海豚相比,眼斑较浅并且较不显著。背鳍和鳍肢仅偶尔具有微弱的浅色斑。
头骨的吻突长而窄,背腹很扁,有很深的腭沟。
颞窝小。长吻真海豚的吻突长与颧宽之比为1.46~2.06。每个
齿列有47~67枚尖而锐利的齿。
椎式:C7,T13~14;L18~23;Ca30~37 = 71~80(枚)。
栖息环境
似乎更偏好浅层暖水,一般在靠近海岸,水深约180米以上的浅水陆棚区活动,很少在远离大陆的海洋岛屿周围发现它们的踪迹。
生活习性
群居性哺乳动物,有时1000多只个体组成大型海豚群,较小的海豚群也可由关联密切的10~30只海豚组成。
在海面,它们精力充沛,以一系列高速跳跃进出水面。像多数海豚一样,长吻真海豚也会垂直起跃,从水面腾空而起,又以生动的飞溅着陆落入水中。其游速超过40公里/每小时。追逐猎物时,通常能潜水2~3分钟,最深达280米。
不同地区的长吻真海豚呈现不同的饮食差异,如巴西海域的,更喜欢
头足类动物;南加州的主要以
沙丁鱼、凤尾鱼、
秋刀鱼、小
鲣鱼和鱿鱼为食;非洲南部的食物来源则是
沙丁鱼、
凤尾鱼、
鱿鱼以及多种其他鱼类,包括蛇鼻鱼等。
在牙齿和齿龈上有偏利共生物蔓足类的
藤壶附着,胃类有典型异尖线虫(A.typica)寄生。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
印度洋、
太平洋的热带海域,
西北太平洋集中于东海、南海、日本海。
原产地(海域):阿根廷、
巴西、智利、安哥拉、中国、哥伦比亚、刚果、孟加拉科特迪瓦、朝鲜、吉布提、厄立特里亚、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圭亚那、柬埔寨、中国香港特区、印度、
印度尼西亚、伊朗、日本、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毛里塔尼亚、墨西哥、莫桑比克、新卡里多尼亚、新西兰、阿曼、巴基斯坦、秘鲁、韩国、
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新加坡、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里南、中国台湾省、泰国、阿联酋、坦桑尼亚、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越南、
西撒哈拉、也门。
繁育方式
春夏两季生育,每产1仔,进入性
成熟期的雌海豚每隔2~3年生育一次,
妊娠期9~11个月,
哺乳期大约6个月。性成熟期随地区不同也有差异,一般而言,雄性可能需要2~7年,雌性需3~12年。初生仔豚体长80~100厘米,重约10公斤。最大预期寿命40岁。
亚种分化
注:表格资料来源参考。
种群现状
中国
1987年5月在东山湾捕到2头热带真海豚。
1994年在黄海、东海鲸类调查时,东海温台渔场发现约30头的种群,舟山渔场东部发现约20头的小群。
2002年10月福建石狮市伍堡海滩搁浅1头长吻真海豚。
2006年12月,福建海滩搁浅1头长吻真海豚。
2007年6月,台湾搁浅2头长吻真海豚。
2007年9月,浙江普陀发现1头长吻真海豚。
2008年6月福建搁浅1头长吻真海豚,救助后返回海洋。
2011年4月广西北海搁浅1头长吻真海豚。
2011年6月广东湛江海域救助搁浅长吻真海豚1头。
全球
尚无该物种全球总数的统计。各地区种群丰度如下:据1999年和2005年调查资料,加利福利亚北部海域种群数量约11,000~49,000头(CV = 50%),平均22,000头。加利福利亚南部至
墨西哥湾海域,据1995年估算,墨西哥湾有55,000头,南加利福利亚沿岸有69,000头。2007年在
俄勒冈和华盛顿沿海的种群约15,334头。1990年南非沿岸估计有15,000~20,000头。广布于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亚种群(D.c.tropicalis),至今仍无其种群丰度的数据。
威胁
在中国海域的长吻真海豚常被拖网误捕,在其他国家有被刺网、拖网、围网误捕的报道。
保护级别
列入《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海豚科所有属种)
(注:长吻真海豚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