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头真鲨
真鲨科真鲨属动物
枪头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macloti)是真鲨科、真鲨属鲨鱼。体呈纺锤型,躯干修长。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长而窄圆或尖突。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如窄乳头状;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窄三角形,边缘平滑,齿尖倾斜,底端两侧具小齿尖;下颌齿倾斜,齿尖平滑,基底宽。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无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内角相对,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稍后于臀鳍起点,后缘微凹,后角尖突;胸鳍中型,镰刀形,后缘凹入,外角钝圆,内角钝尖,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体背侧暗灰色或灰褐色,腹侧灰白;各鳍具白色缘。
形态特征
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45-50厘米。雄成鱼长69-81厘米,雌成鱼长76-89厘米。最大可达110厘米。体延长,躯干稍粗大。头长而平扁,头宽比头高稍大,头长约为全长的1/4。尾侧扁,比头和躯干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第一背鳍基后方背中央至第二背鳍基前有1低皮嵴。吻很长,吻软骨末端膨大坚硬呈球状,手摸感明显;吻部背视等边三角形,两侧直线剧窄,前缘钝尖,侧视延长尖突。眼颇小,圆形,上侧位,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眼径约等于第一鳃孔宽的1/2,比鼻孔长约大1.5倍。鼻孔颇狭小,外侧位,斜列,距口端比距吻端近许多;鼻间隔很宽,比鼻孔长约大4倍;前鼻瓣后部具一细小三角形突出,后鼻瓣不分化。口深弧形,口宽小于口前吻长,大于鼻孔内侧之间的距离,口长约等于口宽的3/5;下颌与上颌紧合,口闭时不露齿;唇褶不发达,只见于口隅处,上褶较明显,稍前延,下褶被下唇所盖,不外露。上颌齿侧扁,狭三角形,齿头稍外斜,边缘光滑,基底具1-4小齿头,1-2行在使用,正中齿尖直,每侧每行15齿,第一齿稍小,最后3齿不发达;下颌齿较狭而直,稍上弯,边缘和基底都光滑,2行在使用,正中齿尖直细小,每侧每行14齿,第一齿较小,最后4齿不发达。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大,中间3个稍宽,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第一背鳍颇大,位于胸鳍与腹鳍之间上方,稍靠近胸鳍,起点约与胸鳍里角相对,上角钝尖,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未伸达腹鳍起点上方;第二背鳍很小,起点约与臀鳍基底中部相对,上角钝圆,后缘浅凹,下角延长尖突,未到达尾基;第二背鳍前方有一低的正中皮嵴向前方延伸。尾鳍宽长,比头稍长,大于两背鳍之间的距离,尾椎轴上翘;上叶位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钝尖,后缘凹入。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大,起点距腹鳍基底与距尾基约相等,外角钝圆,后缘深凹,里角延长尖突。腹鳍比臀鳍大,位于背鳍间隔下方前半部,近方形,边缘几斜直,外角钝圆,里角钝圆微突。胸鳍宽大略呈镰形,外角钝尖突出,后缘凹入,里角圆形微突,揿平时鳍端几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
背侧面青褐色,腹面淡白色;各鳍深褐色,胸鳍、腹鳍、臀鳍后缘稍淡色(幼小者尤明显)。
生活习性
枪头真鲨属暖水性近海栖息小型鲨。栖息于大陆架或岛屿架的近、外海中。主要以鱼类、头足类及甲壳类为食。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西起非洲东岸,东至菲律宾,北至中国,南至阿拉夫拉海。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西部海域、南海。
国家: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缅甸、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越南。
繁殖方式
成熟的雌性可能有一个为期两年的繁殖周期,胎生,有卵黄囊胎盘,每产1-2仔。寿命为15-20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3年 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其整个范围内都被近海生计、手工和商业渔业捕捞。南部亚洲国家(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南部)的捕获量似乎最高。2002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捕获量很少,这可能表明该地区的数量已被过度捕捞。需要在此区域收集更多数据以调查这种可能性。在澳大利亚北部,该物种是刺网渔业(13.6%)和延绳钓渔业(4.0%)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似乎对种群没有重大影响。
主要价值
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可,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处理过后之残骸制成鱼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