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鲛目
脊索动物门下的一目
银鲛目,Chimaeriformes ,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全头亚纲的1目。
科学分类
包括2属24种。吻短而圆或圆锥形;雄性鳍脚2、3分支。银鲛属Chimaera有6种:古巴银鲛Chimaera cubana、乔氏银鲛Chimaera jordani、大西洋银鲛Chimaera monstrosa、欧氏银鲛Chimaera owstoni、黑线银鲛(银鲛)Chimaera phantasma、拟大西洋银鲛Species Chimaera pseudomonstrosa。兔银鲛属Hydrolagus有18种:大西洋兔银鲛Hydrolagus affinis、非洲兔银鲛Hydrolagus africanus、阿氏兔银鲛Hydrolagus alberti、深水兔银鲛Hydrolagus barbouri、科氏兔银鲛Hydrolagus colliei狄氏兔银鲛Hydrolagus deani、黑兔银鲛Hydrolagus eidolon、鬼形兔银鲛Hydrolagus lemures、大眼兔银鲛Hydrolagus macrophthalmus、间兔银鲛Hydrolagus media、暗紫兔银鲛Hydrolagus mirabilis、箕竹兔银鲛Hydrolagus mitsukurii、深海鬼兔银鲛Hydrolagus novaezealandiae、奥氏兔银鲛Hydrolagus ogilbyi、苍白兔银鲛Hydrolagus pallidus、紫色兔银鲛Hydrolagus purpurescens、韦氏兔银鲛Hydrolagus waitei、曾氏兔银鲛Hydrolagus tsengi。我国有2种:黑线银鲛(银鲛)Chimaera phantasma、曾氏兔银鲛Hydrolagus tsengi。
分布范围
本目有3科6属约30种。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栖息于深海2600米或更深处。夜间较活动,出水即死亡。
叶钩吻银鲛科有1属约4种,分布于南美、新西兰、南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沿海。
银鲛科有2属2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沿岸。中国有2属4种,分布于东海南海
长吻银鲛科有3属:新尖吻银鲛属约有2种,分布于西非,加勒比海南部;长吻银鲛属有6种,中国有太平洋长吻银鲛;产南海;尖吻银鲛属分布于大西洋、日本、新西兰、美国沿海;中国有1种,产南海和东海。
叶吻银鲛科
仅1属3种,即叶吻银鲛属Callorhinchus,包括叶吻银鲛Callorhinchus callorhynchus、南非叶吻银鲛Callorhinchus capensis、米氏叶吻银鲛Callorhinchus milii。吻端具弯向腹面的时状突起。两背鳍分离较远。歪型尾,尾椎轴稍上翘,有尾鳍下叶。臀鳍与尾鳍有一深缺刻分开。齿冠面有一系列横嵴突。鳍脚棍棒形,末端不分枝。腹鳍前鳍脚较复杂,呈匙形,内表面的盾鳞有数棘突,外被薄的皮肤,向外侧扩张,如两皱边叶突,其基部内侧有一腺体,有一短管开口于外。脊索外无环状钙化圈。
长吻银鲛科
包括3属7种。吻长而尖;雄性鳍脚棒状,不分支。扁吻银鲛属(尖吻银鲛属)Harriotta包括2种:黑氏尖吻银鲛Harriotta haeckeli、扁吻银鲛Harriotta raleighana;新吻银鲛属Neoharriotta包括2种:加勒比海新吻银鲛Neoharriotta carri、羽状新吻银鲛Neoharriotta pinnata;长吻银鲛属Rhinochimaera包括3种:非洲长吻银鲛Rhinochimaera africana、大西洋长吻银鲛 Rhinochimaera atlantica、太平洋长吻银鲛Rhinochimaera pacifica。
形态特征
体长60~200厘米,雌鱼较大于雄鱼。体延长侧扁。吻短而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钩状,如黑线银鲛。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背鳍棘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尾歪形,下叶比上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线形。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雄体除鳍脚外,还具腹前鳍脚及额鳍脚。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肠具3~3.5螺旋瓣。心脏的动脉圆椎具3列瓣膜。鳃丝与鳃间隔几等长。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上颌与脑颅愈合。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无泄殖腔。
生活习性
呼吸时水流主流主要经鼻孔的鼻口沟至口内,口一般闭合。游泳缓慢,依靠身体后部,第二背鳍和尾部波动前进。胸鳍起推进和平衡作用。体内受精。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
经济价值
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
参考资料
科学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5:43
目录
概述
科学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