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执钟,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
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
铙,是蒙古、藏、
纳西、壮、土家、黎、汉等各民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
两广、
海南、闽浙一带最为盛行。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如
铙歌(军中乐歌;泛指军歌);铙挽(铙歌和挽歌)。
古代
击乐器,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如:
铙钹(一种
打击乐器。古称铜钹、
铜盘、
铜钵);铙管(鼓吹中的
横笛)。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且可用于祭祀和
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组合的铙,这是发现铙组合的最高数字,是为宫廷使用的乐器。《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
北宋和辽时,铙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
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
铜钹称为铙,宋代
马端临《
文献通考》载:“
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谓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代《
乐书》所载“铜铙”条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这种铙不是《
周礼》所载
金铙或
西周以来植鸣的大型铜铙或编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
戏曲伴奏,清人
李斗《
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
大铙。
铙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但有区别:铙的碗顶平而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的碗顶圆而大,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铙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大小相同的铙与钹,铙所发之音低于钹而余
音长。铙面直径大小不一,常见者27—55厘米,最大者达68厘米,碗径 7厘米以上,重1—2.5公斤。两面为一副,相击后发音,音色清亮,带有深沉的水音。延续音长。
演奏时,双手各执一面互击,有平击、侧击、闷击等手法。用于
苏南吹打等民间器乐合奏,
昆曲、粤剧等
地方戏曲和舞狮、舞龙等民间歌舞伴奏。
铙常用于佛教道教音乐和文娱宣传活动中,在舞狮、舞龙、各
少数民族歌舞、
藏戏、
壮剧、粤剧、
河北梆子等
戏曲伴奏和各少数民族器乐合奏中,都是离不开的乐器。
早在宋代,我国出现了一种与钹十分相似的乐器——铙。宋代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称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
陈旸《
乐书》中也同样记载
铜铙。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由此可知,铙最初用于
佛教音乐,它与我国
商代似铃无舌、有柄立置的铙同名异器,并从宋代起就已并存。据《宋史·仪卫志》 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已在宫廷仪仗中用于鼓吹乐。关于铙的形制,清《钦定大清会典》载:“铙,范铜为之,左右合击,面径一尺二寸,中隆起……径二寸四分五厘。”宋代以来,铙一直用于宫廷和民间,在鼓吹乐、
吹打乐、锣鼓乐和佛教、
道教音乐中,都是离不开的
体鸣乐器。
铙的构造与钹相像,为一钵形金属体,用响铜制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内凹进 ,铙面较薄并呈弧形,边部翘起,帽是铙的
固定点,帽顶中心钻孔系以
绸布,以便用手持握,两面为一副(图56),相击而发音。铙与钹的区别是:铙面薄而翘,帽小而顶平,帽径约当 全径的1/5~1/4;钹面厚而平,碗大而顶圆,碗径约当全径的1/2。故民间将碗大的称钹,帽小的称铙,大小相同的铙与钹,铙音低于钹而余音较长。铙有大铙和中铙之分,规格较多,各地大小不一。铙的制作与钹相同,要经过配料熔炼、锻打成型和冷砸剪边,最后在帽项 钻孔系以绸布完成。铙的音色、音量和传远度,取决于响铜成分、面积、厚薄、边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鉴别铙的优劣,以铙面光洁、弧度适度、
圆度准确、边缘厚度一致为佳,中间的帽形大小和两面的音高也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