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是由刘知侠原著,
董子畏改编,
丁斌曾与韩和平共同绘制的一部连环画。该连环画根据刘知侠创作的长篇小说《
铁道游击队》中的内容编绘而成。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以刘洪、王强为首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日寇的烧杀掠夺和蹂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成一支精悍的铁道游击队。他们利用煤矿铁路的掩护,在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抢夺敌人的武器、物资,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他们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的战斗,机智灵活地与日寇捉迷藏,充分利用熟悉的环境和铁路作业、行车制度,让敌军火车相撞、脱轨,给当地的日寇和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创作背景
1954年底,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组的丁斌曾与韩和平两位画家开始了创作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准备工作。他们通过反复阅读原著小说《铁道游击队》,并结合和故事内容同一时期的文献资料,深入仔细地分析研究、弄通作品的主题思想,熟悉其中的各章情节和要表达的内容,掌握书中各个人物的特点,依其个性和出身经历所应有的特征,初步设计出人物造型绣像图,归纳出自己所不熟悉和难以形象表现的诸多问题,以便逐一解决。在创作准备的计划中,安排了多次深入生活计划,访问小说原著作者
刘知侠和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有关人员,到故事发生的山东地区去实地体验生活和采访写生。1962年,历时九年之久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出版完毕。
艺术鉴赏
丁斌曾与韩和平在创作连环画《铁道游击队》时采用了,为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单线白描的形式来表现这部连环画。二人还充分借鉴了京剧《
三岔口》的武打表现手法,克服了创作中出现的单线不易表现夜间战斗情节的棘手难题。
连环画叙事艺术创作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生成和转换关系的复杂、动态的系统。图像和文学脚本等要素只要加以合理运用,连环画的整个生成机制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得到较好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可以发现,连环画叙事脚本和叙事图像之间是叙述和第二次叙述的递进关系。如连环画《铁道游击队》(韩和平、丁斌曾画),其中第五册《巧打冈村》故事里的一段,对比该书原作的文字叙述和后来的连环画图像叙述,就会发现两次叙述之间的异同。
原著小说《铁道游击队》把《巧打冈村》这个故事情节的细节、关键点,叙述得清清楚楚,但是具体的环境、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还不得而知。画家根据这段文字,用了六幅图像来表现这一故事情节。
这六幅连环图像,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巧打冈村”这个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通过画面可以发现,画家在创作时既围绕文字脚本的基本内容,又作了适当的夸张和补充,如人物的动作、表情、室内的枪械、桌椅等道具安排,画家在原文不能充分提供和表现的情况下,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这种第二次叙述,比第一次叙述更完备、更详细、更充分。
不同文化背景艺术修养和政治信仰的人创作的图像,其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含义。连环画叙事图像是对文学脚本的二次叙述,这种相互生成和转换的特殊关系,体现了不同符号文化艺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征。
作品评价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樊星《永远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创作影响史话》:“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在塑造出了个性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说和原著小说一样是一部工程浩大的优秀‘长篇’。”
作品影响
截至2012年,由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制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10 册)是中国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自195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来,先后再版20次,累计印数达3652万册,为连环画出版史上所罕见。
1963年,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在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知侠(1918年—1991年9月3日),河南省卫辉人,中国作家。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代表作《铁道游击队》曾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还有连环画等。
董子畏,原名秉璋,浙江澉浦人,定居上海。1930年肄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中文系,曾任小学教员、企业文秘。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私营方向出版社经理,开始从事连环画编辑出版工作。代表作有连环画《屈原》《铁道游击队》等。
丁斌曾(1927.3—2001.2)浙江绍兴人,擅连环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中国连环画大系》美术编辑。作品《铁道游击队》(合作)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一等奖,《
沙家浜》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奖。
韩和平(1932.4—2019.1.7)吉林东宁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艺术研究所主任,擅长连环画、油画。 曾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作品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合 作)、《
红岩》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