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斑躄鱼
躄鱼科躄鱼属动物
钱斑躄鱼(学名:Antennarius nummifer)是躄鱼科、躄鱼属的一种鱼类。一般个体的体长在50-60毫米左右,最大的可达90毫米。体粗短,侧扁,长卵圆形,背缘弧形隆起。尾柄短,尾柄长为尾柄高0.4-0.6倍。头高大,头高和头长几相等。第二、第三背鳍棘间有一凹窝区吻较短,约为眼径1.6倍。眼小,侧上位。鼻孔每侧2个。口大,上位。鳃孔小,圆孔状。鳃耙退化。体无鳞片,但密被细绒状皮棘,棘双叉形。胸鳍前方的头侧面和腹面具有一些皮须状突起。背鳍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七至第八鳍条下方,均为分支鳍条。胸鳍位于体侧下方,假臂状构造发达,埋于皮下,均为不分支鳍条。腹鳍喉位,最后一鳍条分支,余均不分支。尾鳍圆,均为分支鳍条。液浸标本浅棕色,腹部淡色,体侧隐具暗褐色网状斑纹,背鳍第九至第十一鳍条基部具一明显的黑色睛状斑。各鳍具细小褐色斑点。
形态特征
背鳍Ⅲ,12;臀鳍7;胸鳍10-11;腹鳍Ⅰ-5;尾鳍9。
一般个体的体长在50-60毫米左右,最大的可达90毫米。体长为体高1.5-1.9倍,为头长1.6-2.2倍。头长为吻长4.1-6.2倍,为眼径6.2-10.5倍。
体粗短,侧扁,长卵圆形,背缘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短,尾柄长为尾柄高0.4-0.6倍。头高大,头高和头长几相等,前端圆钝。第二、第三背鳍棘间有一凹窝区吻较短,约为眼径1.6倍。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而隆突,眼间隔宽为眼径1.7-2.7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鼻瓣,圆形,后鼻孔较大,椭圆形。口大,上位,口裂几呈垂直状,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腭骨均具齿;颌齿尖锐细长,呈梳状;犁骨齿丛为2横列;鳄骨齿丛每侧1块,呈纵列带状。唇发达。鳃孔小,圆孔状,位于胸鳍基部下方。第一鳃弓背部无鳃丝,腹部仅前半部具鳃丝,鳃丝发达。鳃耙退化。
体无鳞片,但密被细绒状皮棘,棘双叉形。第二背鳍棘的前面及侧面覆有皮棘;第二、第三背鳍棘间的凹窝区光滑,无皮棘。侧线不甚明显,由一些侧线孔相连而成。胸鳍前方的头侧面和腹面具有一些皮须状突起。
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细竿状,位于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其支鳍骨的前缘位于上颌联合的后方,吻触手长为体长8.8-14.7%,约与第二鳍棘等长;拟饵体由一大形皮瓣及一些细丝状突起组成;第二鳍棘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较粗强,基部为皮膜覆盖;第三鳍棘位于头的后上方,粗强,全为皮膜覆盖,呈三角形隆突,其长约为体长的18.1-27.9%,距第二鳍棘及第二背鳍均较远。第二背鳍较长大,起点在胸鳍基部卜方偏前,大多数鳍条不分支,仅最后少数鳍条分支。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七至第八鳍条下方,均为分支鳍条。胸鳍位于体侧下方,假臂状构造发达,埋于皮下,均为不分支鳍条。腹鳍喉位,最后一鳍条分支,余均不分支。尾鳍圆,均为分支鳍条。
液浸标本浅棕色,腹部淡色,体侧隐具暗褐色网状斑纹,背鳍第九至第十一鳍条基部具一明显的黑色睛状斑。各鳍具细小褐色斑点。
栖息环境
钱斑躄鱼为热带近海小型底层鱼类,栖息水层自表层到176米,多数栖于50米以内的海域中。
生活习性
钱斑躄鱼会引诱猎物靠近,鱼饵在它的头顶,就在它非常大的向上的嘴上方,鱼饵是由背鳍的第一根脊椎组成的。脊柱被修饰成杆状或茎状(称为刺毛),顶端有一个类似蓬松的肉质,这个吸引人的钓饵(Esca)还会扭动、抽动和挥动,因此看起来像是无助和美味的小杂菜。而钱斑躄鱼本身却一动不动,看起来就像另一块石头或其他无害的东西。不知不觉试图吃下钓饵的生物反而被钱斑躄鱼吃掉。猎物通常被钱斑躄鱼的大嘴一口吞下。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张大嘴巴,成为动物界捕捉速度最快的鱼之一。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红海,东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至新西兰;东大西洋区。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部、南海及台湾沿海。
繁殖方式
钱斑躄鱼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躄鱼家族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将挤出的卵包裹在带状浮力的粘液团中,称为“卵筏”。这种结构可以作为在远距离上运输大量卵的一种手段。在产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别穿过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后部。雄性的鼻子通常与雌性的排气口直接接触。在此期间,雌性鱼会因产卵而肿胀,通常会膨胀到正常大小的两倍。两鱼冲向水面,卵块从雌体中排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这种鱼可能会产卵好几次。
主要价值
钱斑躄鱼鱼体小型,除学术研究外,不具食用价值。或有人将其展示供人观赏。
参考资料
Antennarius nummifer.fishesofaustralia.
钱斑躄鱼.国家动物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