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士升为人热情好客,未登第时与
顾宪成、
高攀龙等人倡导理学,精通
周敦颐、
朱熹之学说。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
状元),授
翰林院修撰。其时
阉党窃国,罗织善类,至天启年间更加猖獗,天启初,以养母乞归。遂以终养乞归,杜门十载。后进
詹事府左中允,未赴任。
魏大中、
赵南星被难,蒙冤入狱,钱士升竭力营救。
江西万璟受
魏忠贤陷害惨死,钱士升破产以恤其家,为
东林党人所推崇。
崇祯元年(1628年)起用为
少詹事,主管南京翰林院,总裁《实录》。次年,值业师
钱龙锡被捕,即告病归里。
崇祯四年为南京
礼部右侍郎,代理尚书职务。任内奉旨祭告皇陵,见土地多荒芜,上疏建议减旧欠,招流亡,广开垦。
崇祯六年九月,召拜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年二月,进为
太子太保、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筹划国家大事。
曾连续提请停事例,罢鼓铸,严惩赃吏,停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等事,崇祯帝全部听从,责成抚按操办。其时
崇祯帝急于求成,阁臣
温体仁又以刻薄佐助,上下嚣然。钱士升因撰“宽、简、虚、平”《四箴》以献,主张“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其建议切中时弊,以此失崇祯帝意,崇祯帝虽然采纳其言,渐不满,心殊不悦。以“沽名”为罪,引罪乞休。不久,武生
李琎请求推行搜刮江南富民的籍没法,钱士升以为“此横议动摇人心”,拟旨下刑部提问李琎,崇祯帝不许。钱士升抗疏力辩,并以去就相争,触犯崇祯帝,于
崇祯九年四月称病求归,
致仕归乡。
他在
嘉善东门外景德讲寺大悲阁之西,营建放下庵,以更雨堂作祠堂,并捐祠田120亩。
甲申之变后,与
嘉兴知府钟鼎臣、
给事中马嘉植、
翰林屠象美等举兵反清,事败,削发为头陀。钱士升精研易学,病危时,犹有“易学垂成,遽尔永诀”之语。
钱士升著有《表忠记》、《易揆》、《逊国逸书》、《增削南宋书》、《论扉奏章》、《赐馀堂集》、《五子近思录》、《庄子四篇诠》、《楞严外解》等。清《
嘉善县志》收录其《定人心消乱萌疏》、《敬抒积悃疏》等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