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由来
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城关钧台。遗址东西长 1100 多米,南北宽约 350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2米以上。1974年
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
钧窑初创于唐,盛于北宋末年,衰落于元,明代停烧,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它的技艺成就对各地瓷窑产生了影响,成为中国一大瓷窑系统,即钧窑系。钧台窑址是北宋后期的官办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集贮宫中,被历代皇室所珍藏。
文物保护
钧台钧窑遗址,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分布
窑址的分布面积十分广阔,达30多万平方米,瓷窑排列密集,堆积一般在1米以上,厚者可达2米以上。
钧台窑址应是一处官营的
手工业作坊,共发现11座窑炉及作坊、灰坑等遗迹。窑炉排列一线,作坊位于正中,从瓷坯的成型、上釉、入窑到烧成瓷器,各道工序可持续进行。
瓷窑炉是从半侧焰式陶窑炉发展而来的,为就地挖筑的半地穴式土壁窑,一般是单火膛,只发现一座双火膛。窑炉的结构及装烧方式便于控制火候,使温度达到1200度。
种类繁多
瓷器的种类繁多,既有钧瓷、汝瓷、
影青瓷,又有
天目瓷、
白地黑花瓷等。 产品的造型端庄厚重,釉色光亮莹润,特别是
钧瓷窑变,红紫相映,光彩夺目。
钧瓷的釉色千变万化,主要有天青、豆青、月白、紫红、碧蓝、米黄诸色。器表多有自然形成的裂纹,称为“
蚯蚓走泥纹”或
开片。造型有各类
花盆和盆奁几,如葵花式、
莲花式、海棠式、六角形、方形、长方形等,还有
出戟尊、敞口尊、
碗、
盆、
炉、钵、洗等。
钧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全盛于北宋末年。钧窑中以铜红铜釉最为著名,它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
烧瓷工艺的一项创新。到了金元时期,各地仍竞相仿制,元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明代停止了烧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承钧瓷传统艺术,已在
钧台建厂恢复了生产。
经过近年的考古调查发现,除钧台窑址外,在河南
禹县神垕镇、临汝、
郑县、
新安、
登封、
安阳、
鹤壁和河北、山西等地都发现了宋代钧窑的窑址,但规模较小,均属
民间瓷器窑场。
遗址发掘
半倒焰式窑炉,已发现11座由
陶窑发展而来的半倒焰式窑炉,皆为就地挖筑,全系土壁,有的在窑门或
烟囱口部砌筑少量小砖。窑门多数向北,个别向西,可能是为利用自然风加强火力。窑多为圆形或马蹄形,是单火膛窑,长方形的双火膛窑只发现 1座,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设计3 个扇面形烟囱。
窑室内燃烧温度达1200℃以上,可利用
氧化焰转
还原焰,使复杂的
钧釉产生特殊的
窑变。这些窑炉分布比较集中,有的排成一线,有的三窑鼎立,中间设有作坊。
出土窑具
窑区内出土很多窑具,其中有筒状
匣钵、漏斗形匣钵和锯齿状圆形支烧具等;另有修理瓷坯用的铜刀、鹿角抿子等工具和瓷土、
釉药、彩料等原料。出土的钧瓷釉色多变,有天蓝、紫红、月白、豆青、米黄等色。器形有各式花盆、奁、尊、碗、盘、炉、钵、洗等,
胎质坚硬致密,造型端庄大方。盆、奁的底部,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刻有从一到十的
汉字编号。还发现有用钧瓷泥制作的“
宣和元宝 ”钱模。
遗址内还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汝瓷、
影青瓷、白地黑花器和
天目瓷,器形有碗、盘、钵 、罐、盆、盒、瓶、枕、灯台、炉、
高足碗、壶、器盖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小玩具。
宋代钧瓷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
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
铜红釉,对后世的陶瓷工艺有深刻的影响。元代的
釉里红、明清时期的
宝石红、
霁红、
郎窑红和桃花片等,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发展成的。
遗址保护:钧台钧窑遗址发掘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1986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拨款为 1号和 7号窑炉修建了
民族形式的保护房和围墙。
主要特征
一、特征
钧窑瓷器
钧
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
还原气氛中烧成
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 、如蓝天中的晚霞。
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
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烧制色釉“
窑变”为其特色。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
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
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
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钧窑瓷胎在
上釉前先经
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二、评价:浑然天成,绝世无双
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钧瓷,其色可赏,其声可闻。钧瓷
开片裂
纹之声,如铃如泉,虚妙清冷;如琴如涧;静夜闻之,令人浑然忘我。其开裂之纹路,似蟹爪,似蛛网,似冰裂,釉面晶莹剔透,而纹理清细可观。釉中更有点如珍珠,星溪银河,光泽润目,此乃钧瓷舍色彩以外,另具神韵之处。人间有五色,尚且千变万化,何况钧瓷色彩天成,更是变幻无穷,故世上绝无相同之两件钧瓷,所谓“钧无双”也。加之钧瓷烧制极难,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珍品,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中国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其它瓷上可供于贵宦高堂,下可用于布衣陋室,唯钧瓷自帝室之下,民间罕见,莫知其祥。故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盛誉。
钧窑瓷器
此神钧瓷惟河南
禹州(
钧州)
神垕镇方能烧成,必与当地水土关。 如今,钧瓷已渐为世人所珍视,钧瓷之神妙瑰丽越来越为人们了知赞赏。在中国昆明
世界园艺博览园,中国馆大厅设了珍藏的极其贵重之钧瓷制品“玉龙腾飞”大瓶(神后
苗家钧窑出品),而题赞辞曰:“举世珍宝,永存世博”。引起海内外人士之关注赞赏。
事因人兴,物以人存。
神垕苗家钧窑传人
苗长强为弘扬
钧瓷文化,颇尽心力,多有巧思,为保护钧瓷珍品之流传,特设钧瓷收藏证书,作品分为珍品级、极品级两种,作为收藏品。示瑰宝之难得而使之得传于世,亦以彰显收藏者能鉴物会真,而有大雅之好也。
语云:“天地生物,天赋之以精,而地受之以形,物皆神妙内含而形质外彰,能
明神妙于外现天地变化之象者,天下之宝物也。 钧瓷,真宝瓷也。” 三、史料点评,文献记载
清代道光年间
《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
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
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
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
《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泑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
蚯蚓走泥纹,是
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民国许之衡《
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民间传说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
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
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
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
牢落增悲辛。”
五大名窑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的八卦洞。
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
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
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
钧釉名闻天下。其成就在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
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汝窑
汝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
磁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
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
汝州,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
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
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
其器物多仿
青铜器及
玉器造型,主要有
出戟尊、玉壶春瓶、
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
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
支钉痕迹。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
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
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
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
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
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
宗政和至
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
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
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
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
修内司窑,也称“
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
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
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
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
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
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
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
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
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
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
哥窑则以细碎的
鱼子纹最为见长。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
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
莲花、
牡丹、
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
定窑除烧
白釉外还兼烧
黑釉、
绿釉和
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
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
覆烧,有
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
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
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
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
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
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
曹昭的
《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
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