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湖隧道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隧道
金鸡湖隧道(Jinji Lake Tunnel)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隧道,也是中国国内最长的明挖法城市湖底公轨共建隧道。
建设历程
2017年7月3日,金鸡湖隧道开展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勘察等前期工作。
2018年2月9日,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发布《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工程部金鸡湖隧道工程项目的环保审批意见》。10月,金鸡湖隧道进行第一期交通导改、管线迁改及临时便桥搭设的施工作业。
2019年2月13日,金鸡湖隧道开工建设。5月,金鸡湖隧道绿化移植完成。6月1日,金鸡湖隧道湖西段打下首桩。12月1日,金鸡湖隧道一期围堰合龙。12月6日,金鸡湖隧道一期围堰开始抽水。
2020年2月21日,金鸡湖隧道复工。5月,金鸡湖隧道工程一标段一工区(星海街至星汉街段)主体结构浇筑完成,拉开了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的序幕。5月20日,金鸡湖隧道湖中段进入土方开挖阶段,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6月18日,金鸡湖隧道湖中首节隧道主体底板浇筑完成,金鸡湖隧道湖中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展开。9月19日,金鸡湖隧道首段主体封顶。
2022年9月18日,金鸡湖隧道主体工程全线封顶。12月29日,金鸡湖隧道(主线隧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2月31日,金鸡湖隧道投用运营。
2023年6月30日,金鸡湖隧道星湖街匝道、长乐街匝道开放通行,标志着金鸡湖隧道全线所有出入口全部开通。
隧道位置
金鸡湖隧道起于星海街,自西向东沿中新大道西、中新大道东布设,下穿星港街、星州街、金鸡湖、环洲路、星湖街、长乐街后,金鸡湖东岸接入中新大道东,止于南施街西侧。
隧道设计
隧道结构
金鸡湖隧道的道路规模为双向六车道,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金鸡湖段隧道位于金鸡湖隧道北侧且共通道建设,采用四孔一管廊断面布置,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湖西主线出入口采用错位布置,星汉街进、星海街出,同时在星港街东侧设一对进出匝道。湖东主线出入口布置在南施街西侧,另外在星湖街设一对进出定向匝道,长乐街设一出口匝道,湖中桃花岛设置排风亭。陆地段与已建成的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中的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规划中的苏州轨道交通12号线存在多处交叉。
隧道参数
金鸡湖隧道全长约6.04千米,主线长约5.4千米。其中,隧道段长约5.345千米。湖西陆域段长度1.045千米,湖中水域段长度3千米,湖东陆域段长度1.3千米。道路规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主线50千米/小时,匝道40千米/小时。
运营情况
金鸡湖隧道每日0时至6时,隧道将进行封闭管养。
建设成果
金鸡湖隧道是国内首条穿越5A级湖泊景区的公轨共建超长明挖法隧道,道路隧道和轨道交通空间平面相邻。一次性开挖两个隧道,采用‘四孔一管廊’的方式,四个独立仓位结构空间完全独立,较大程度上减少了隧道在湖底所占用的面积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节省了造价。相比独墅湖隧道阳澄湖隧道、春申湖路下穿隧道和独墅湖第二通道,金鸡湖隧道最大的建设难点在于这是苏州首次在城市核心区域建设湖底隧道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是采用的公轨共建模式。独墅湖隧道建设时,也采取了围堰抽水的施工方式。但当时苏州工业园区还处于大发展时期,现如今湖东、湖西区域已经成为苏州的核心商圈。因此堪比“在苏州的心脏上动手术”。为了不影响周围生活环境、交通出行,施工方采用了分段施工建设,完工一段开放一段,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周遭市民交通出行、休闲生活等带来的不便。此外,独墅湖隧道从开工到通车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而难度高、体量大的金鸡湖隧道工期需要三年多。
金鸡湖平均水深约1.8米,有南北向深沟,最深处达5米,湖底地质复杂。因此,水上大跨度的围堰施工,对围堰稳定性、渗漏变形风险都是很大的考验。经过多次尝试,将原先设计的围堰材料,由钢管变成钢板桩加钢管,这对环境施工的影响更小,施工速度更快。为了防止围堰渗水,施工中采用了三道防渗准备。围堰外侧采用的是锁扣将钢板桩之间进行结合,内侧使用了土工布做防渗处理,内部还有填土作业,三道防水完全满足6米高的防渗。每根钢管插到水下十几米深,环环相扣,可有效防止渗漏。由于金鸡湖与附近水域是连通的,围堰内的水抽出后流往其他河道,也不会出现因围堰内水面下降导致围堰外湖水上升的情况。
价值意义
金鸡湖隧道作为苏州市“八纵八横”板块间主干路系统和苏州工业园区“十三横十二纵”主干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缓解东西向跨湖交通压力、提升苏州工业园区整体交通承载能力、加强湖西湖东CBD(中央商务区)的联系、方便出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江苏网 评)
开车从湖东到湖西仅需3分钟,将有效分流现代大道、金鸡湖大道、独墅湖大道的交通流量,缓解园区东西向的跨湖交通压力。(扬子晚报 评)
参考资料
金鸡湖隧道开工.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9-02-14
金鸡湖隧道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7-07-0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3 20:56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