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灶镇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辖镇
金灶镇,隶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地处榕江中游南岸,小北山北麓,潮阳区西北部,东接关埠镇,南连潮阳区谷饶、贵屿镇;西界普宁市麒麟镇;北临揭阳市仙桥街道,与揭阳市渔湖开发试验区隔江相望,是潮、普、揭三地交会处。行政区域总面积78.9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金灶镇户籍人口155111人。
历史沿革
民国十年(1921年)起,属潮阳县第八区。
1951年,改为上八区,
1952年,属第十六区,
1956年,称金玉乡。
1957年,与灶浦合并称灶浦乡,
1958年,易名为金玉乡。同年9月成立先锋公社。
1959年,属金玉公社。
1961年,分出灶浦,仍称金玉乡公社。
1983年12月,改称金玉区,
1986年11月,改为金玉镇。
1993年,被评为老区镇。
2003年11月,原金玉、灶浦两镇撤并成立金灶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灶镇辖金溪、玉浦、灶市、金玉4个居民委员会;新林、新陈、花园、桥前、桥陈、宫山、径头、潮美、鼓美、柳岗、邹阳、大吴、舒荣、东坑、芦塘、官坑、乐安、下寮、波头、大联、新寨头、金沟、东仓、新荣、沟头、前洋、玉路、溪路、港内、旗头、东里、河下、河尾、新基洋、广美、涂寨、人家头、新庙、仙阳、华岗、灶内42个村民委员会;有63个自然村。
截至2021年10月,金灶镇辖4个社区、4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金灶镇渠南路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灶镇地处榕江中游南岸,小北山北麓,潮阳区西北部,东接关埠镇,南连潮阳区谷饶、贵屿镇;西界普宁市麒麟镇;北临揭阳市仙桥街道,与揭阳市渔湖开发试验区隔江相望,是潮、普、揭三地交会处。金灶镇行政区域总面积78.90平方千米。
水文
金灶镇境内有榕江、潮水溪、榕南水三大水系。
自然资源
金灶镇有瓷土、锡、稀土等自然资源。
人口
2011年末,金灶镇辖区总人口1429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44人;农业人口136464人。
截至2018年末,金灶镇辖区总人口154468人。
截至2019年末,金灶镇辖区总人口155111人。
截至2020年11月,金灶镇辖区常住人口12185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金灶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金灶镇工商税收306万元。
农业
2011年末,金灶镇耕地面积为3.1万亩。山林面积5.18万亩。发展1万亩橄榄(其中8000亩三棱橄榄)、1.5万亩杨梅、6000亩玻璃油甘、2万亩香蕉、5000亩生柑、3000亩桑果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年水果总产量5.32万吨,创值2亿多元,是汕头市潮阳区特色农业生产镇之一。也是粤东地区特色水果的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1990年8月,金灶镇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从1990年起,金灶镇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奖共14项。2001年,金灶镇被广东省评为无公害绿色水果基地。2003年,金灶镇注册“三棱橄榄”绿色食品商标,荣获汕头市农业标准化项目单位奖。2008年9月5日,金玉三棱橄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监总局评审认证。这是汕头市首个获得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金灶镇农业总产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工业
2011年,金灶镇有工业企业27家。产值上1000万的有2家,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内资企业26家,外资企业1家,规模上企业1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五金制品、服装加工、水泥制品生产等。金灶镇水果加工业持续发展,在山区形成了以鲜果为原料的柿钱和柿饼加工产业,年加工量3200吨,创值1500多万元。2011年,金灶镇工业总产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5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9.4%。
截至2019年末,金灶镇有工业企业28个,规模以上的企业4个。
商业
2011年,金灶镇有金玉综合市场、金玉老市场、灶浦综合市场、芦塘水果市场、东坑水果市场、玉路香蕉市场。2011年,金灶镇有个体工商登记共1205家,批发零售1160家。
截至2019年末,金灶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个。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金灶镇辖区设有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站各1个;村居文化室46个;老人活动室45个;农家书屋20个;民乐23个;敬老院2所。2011年末,金灶镇收集、整理和编辑了《金灶文化》。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金灶镇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33所,中小学在校生2.09万人,教职员工1268人。近年来,金灶镇投资3500多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中小学校舍20宗,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2011年,金灶镇投入300万元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提高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灶镇辖区内有卫生院1所,占地面积4300万平方米。金灶镇现有医务人员104人,设置床位32张,等级一级,村(社区)建立41个卫生站。2011年,全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邮政电信
1993年,金灶镇开通程控电话4000门。2011年,金灶镇电话普及率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金灶镇有中小型水库1座,小口型水库11座,塘堰11个,正常库容35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188亩。
金灶镇榕江水厂于2002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潮美取水站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日生产能力3万吨,解决居民自来水饮用。
交通运输
2011年末,金灶镇234省道(揭海公路)金灶路段和镇人民政府东西两侧路桥建成使用;完成里程57千米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完成里程26.1千米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等类型村道改造;完成辖区东谷公路路段水泥路面建设。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金灶镇因由原金玉、灶浦两镇合并,取两镇名之冠首,故名。
民俗风情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仪式。因各地习俗不同,比如,有些地区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要用12种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淋浴等等。
不再祭拜“公婆母”潮汕人认为,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公婆母”向来很重视。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而出了“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后的七月七将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
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他(她)的专利。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当出花园者属鸡时,应该以鹅代鸡。
宴请亲朋好友,收送礼物这天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宴请亲戚好友。席间,家人、亲人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愿望。“出花园”前几天或当天,亲戚们都会前来送礼,或是红包或是礼物,礼物是给“出花园”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办,进行回礼。
出花园这天,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甚至不能过桥。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图个好兆头,孩子说的话,提出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被拒绝。
金灶地处潮汕地区,其婚礼形式仍保留许多传统的潮汕特色,潮汕结婚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潮汕婚嫁习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当代大多已废弃旧俗,从简从新。旅行结婚、举行小型茶话舞会和参加集体婚礼成为时尚。部分恋旧者,则还保持旧婚俗。
风景名胜
综述
金灶镇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港内涵元塔、金沟麻田寺、柳岗圣旨亭、徐寮红军洞、玉云庵、观音庙、小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涵元宝塔
金灶镇港内村南河南岸龟山,与揭阳市区京冈街道隔河相望。由明朝揭阳知县冯元飚倡建,卜地于潮阳境内。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建成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属砖石结构的八角楼阁式塔。塔坐东南向西北,高43米,空心、八面七层,内有螺旋形石阶可登塔顶,每层有门户通出塔廊。
塔门刻有“涵元宝塔”四字。塔尖原有一铜质压顶,20世纪40年代中期遭雷击而残破。登塔顶可俯视榕江。塔南有石刻碑记5块,保存完好。
柳岗乡王氏祠堂
观音神庙
观音神庙位于金灶镇高斗村,创于明初,一直就有和尚来住。 民国十六年(1927年),武装斗争在全国暴发后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影响到潮汕一带,当时大南山潮、普、揭革命领导人阿纳、阿乐(惠来人)、和马义友(和平人)组织革命斗争,马义友来到高斗村动员罗又好、何木琴、罗文革、何明林等参加革命,和普宁后塘村叶戊戍、叶相益、叶陈兴,并以叶相益为领导,在高斗和后塘村活动时都长住观音寺。此后党内叛徒叶陈兴出卖地下党和革命同志,致使革命同志被杀害和观音寺被抢光、烧光,革命工作中途停止。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后,以孙明军为领导到高斗村前后开展游击战争,期间都住在观音寺,直到革命胜利。
郭浩墓
郭浩墓位于潮阳市金玉镇竹桥村蛇山。郭浩是宋代法学家,也是潮阳各地郭姓的二世祖,由于其当官为政时,秉公执法,廉政爱民,在广西各地广为称颂,现广西传统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就是根据郭浩的事迹编演的,所以郭浩墓也经常有海外人士前往瞻仰和祭祀。
郭浩,字元洪,号宣省,死后谥号端斋,生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卒于宝庆三年(1227年),享年6l岁。郭浩原籍福建省莆田县魏塘乡,其父郭正,是当地一秀才,所以郭浩少年时受到良好教育,绍熙元年(1190年)中进士,授户部郎中,因政绩显著,绍熙三年,升任广西提刑按察使。其时广西为西南边陲,被称为“蛮野之地”,朝内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前往,在任内“除弊政,倡清廉,锄奸恶,扶弱小”,百姓皆有口碑。相传绍熙五年,恶少张宏仗其父为当朝尚书,按察使原是其父亲的下属,因此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民众敢怒不敢言,郭浩微服暗访,在掌握充分证据后,顶住层层阻力,决然将张宏缉拿归案,并将其“斩首于市曹”,于是乡里治安好转,“蛮野之地,处处笙歌”。传说郭浩离任广西时,百姓沿街挥泪送别,场面感人。嘉定十四年(1221年),郭浩告老归田,但他没有回原籍,而举家迁居潮阳,从此成了潮阳郭姓的开基祖。据说郭浩生有四子,分别居于潮阳西胪镇泉塘村铜盂镇铜钵盂村,西胪镇泉塘村和贵屿镇南阳村,其后代散居潮汕各地,不少还旅居海外东南亚—带。
郭浩墓淑人孺人李氏墓”,碑顶有“诰封”匾额。墓前百米处保留着完整的墓道碑,刻字:“宋赐进士加授正议大夫,广西提刑按察使宣省郭公墓道。”墓道碑侧残留有旗杆石夹。近年该墓经过修缮,墓地基本完整。
地方特产
潮汕牛肉丸
汕头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点嚼头。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 汕头牛肉丸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地方小吃,它以柔、润、鲜、爽而驰名。其制作技艺源自2000多年前的官廷菜肴“捣珍”,这种制作技艺在潮汕地区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汕头牛肉丸是潮汕地区的特色地方小吃,口感柔、润、鲜、爽。其制作技艺源自2000多年的官廷菜肴“捣珍”,这种制作技艺在潮汕地区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金灶鱼丸
鱼丸和肉丸一样,也是金灶著名小吃之一。吃鱼丸子之俗,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楚平王喜鱼,每餐无鱼则饭食无味。楚平王生性残酷,一旦不慎梗了鱼骨、鱼刺,就下令杀了厨师。一天,有个新厨师自忖难以幸免,就狠狠地用刀背剁鱼泄愤,谁知这一剁,却奇迹般地使鱼肉与鱼骨分离。新厨师就用这些无骨的鱼肉泥搓成丸子给楚平王吃,竟得到楚平王的赞赏,从此厨师得以免除厄运。后来,随着楚平王南迁,这种食俗便流传到金灶。
金灶民间做鱼丸向来都是手工。一般比较大的鱼,都能做鱼丸,但是上乘的材料当首推肉质松厚的大白鳗。鳗鱼洗净上砧,斩头去尾,切肚起皮,用牛耳刀把晶莹的鱼肉细细刮下,再铲落陶钵,用手频频拍打。因此,制鱼丸又叫“拍鱼丸”。拍打技术是制作鱼丸的关键,拍打动作要均匀有力,次数要多,一般拍打上千至数千下,鱼丸才会爽脆。拍打完,加上适量精盐,少许雪粉拌匀,然后抓起一把鱼酱握在手心,用力把鱼酱从食指与拇指箍成的小圆圈中挤出来。鱼丸表面必须光滑才算拍打功夫到家。
潮式肠粉
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的制作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酱便成。
金灶粿品
金灶的小吃中,有各种各样的粿品,如香脆的韭菜粿,晶莹的无米粿,甜蜜的豆沙粿,富有野趣的鼠曲粿等。鼠曲粿又称为红壳桃粿,在潮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位置。此品来源于仙桃,古人曰:天上有桃,名曰蟠桃,闻此桃可活百年,尝此桃可活千年。故此,人间才有寿桃一说。潮汕人民引用米浆做成果皮,香糯米饭做陷,蒸过后再煎,吃起来酥脆馅香。
金玉三捻橄榄
广东省汕头市金灶镇特产,2008年12月10日经国家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8年第133号)。因原产于该镇前身之一的金玉镇,又其果皮黄蜡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捻状,因此得名。其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光滑、肉质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无涩味,嚼后满口生香。
荣誉称号
2019年,金灶镇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6 00: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