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河镇,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处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南部,东邻
十里村乡,南连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接
勐拉镇,北与金河镇相连,距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38千米,区域总面积42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属勐拉土掌寨领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法勘界结束后,为边境特区,属河口督办那发对汛。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金平县政府新编乡镇,成立金水河乡。
1950年,全县解放后,仍沿用金水河乡,为金平县第三区(勐拉区)。
1987年12月,原城关区的龙骨与勐拉区的金水河、乌丫坪、南科、普角、老刘等村合并新组建金水河乡。
1994年5月,由金水河乡改为金水河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辖金水河、乌丫坪、南科、普角、老刘、龙骨共6个行政村,下设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金水河镇辖6个行政村:金水河村、老刘村、普角村、南科村、乌丫坪村、龙骨村,镇人民政府驻那发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水河镇地处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南部,东邻
十里村乡,南连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接
勐拉镇,北与金河镇相连,距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38千米,区域总面积4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水河镇地处哀牢山脉东南端,藤条江流域,为热带湿热河谷地区,处在长60千米、宽5—20千米的溶岩区内。南部为山区,山高箐深,沟谷纵横,北面大部为喀斯特地貌;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峰有草果坪山、刀家山、坪河山、保山、八家山等,境内最高点刀家山位于南科坪河山,海拔2320米;最低点位于藤条江出境处,海拔290米。
气候
金水河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海拔高低悬殊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5.6℃,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4℃(1974年2月1日);7月平均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40℃(1966年4月30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5℃;生长期年平均341天,无霜期年平均351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34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7小时,年总辐射123.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883.3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5天;最大雨量3598.8毫米(1971年),最少雨量1423.1毫米(198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7月最多。
水文
金水河镇境内拥有大小河流7条,主要河道有藤条河、南科河、坪河、南宋河、金水河、金平河和勐拉河;河流总长度98千米,径流总量125.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金水河,流经全境,长42千米,流域面积346平方千米,流量1.4—123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金水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暴雨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6—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3月15日,受西北气流影响,降冰雹最大直径69毫米,最重800克,持续时间10分钟,有16个自然村受灾,受灾人数242户、2480人,经济损失80.9万元。
自然资源
金水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铜、锡、镍、锌、铁等,尚未开发;有林地6765亩,森林覆盖率43.3%;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长蕊木兰,二级保护植物千果揽仁、云南拟单性木兰、桫椤、滇南风吹楠、金毛狗、苏铁蕨等2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印度虎、印度野牛、豹、蜂猴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短尾猴、猕猴、黑熊、羚羊、斑林狸、褐鸦、翅鹃、虎纹蛙等。2011年,金水河镇有耕地40000亩;林地6765亩。
人口
2008年,金水河镇共有4139户1908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9.1%。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总人口有2244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0人,城镇化率2.4%;另有流动人口1180人。总人口中,男性11735人,占55.28%;女性10713人,占47.72%;以苗族为主,达6819人,占30.4%;哈尼族5289人,占23.6%;瑶族3844人,占17.1%。2011年,金水河镇人口出生率23.3‰,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长率1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人。
截至2017年末,金水河镇常住人口为23542人。
截至2018年末,金水河镇户籍人口为23615人。
2019年,金水河镇居住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布朗等民族;金水河镇莽人已被归族为布朗族,曾过着原始部落生活,走出原始森林定居前,生活在高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猎集生活,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截至2019年末,金水河镇户籍人口为23882人。
经济
综述
2008年,金水河镇完成财政收入277万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14353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18元。
2011年,金水河镇财政总收入109万元,比2010年增长1.87%;财政总支出351万元,比2010年增长15.46%人均财政收入48元。
截至2018年末,金水河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截至2019年末,金水河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金水河镇农业总产值6679万元,比2010年增长6.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8.89%。金水河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金水河镇生产粮食9351吨,其中水稻1700.4吨,玉米2341吨。金水河镇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橡胶、木薯、蔬菜等。2011年,金水河镇香蕉种植面积14771亩,产量15486吨;橡胶种植面积3529亩,产量5499吨;木薯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8856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6000吨。金水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金水河镇生猪饲养量31449头,年末存栏10449头;牛饲养量4789头,年末存栏3789头;家禽饲养量19066羽,上市家禽12500羽。2011年,金水河镇生产肉类1731.5吨,禽蛋5.2吨,鲜奶95吨;畜牧业总产值536万元。2011年,金水河镇水果种植面积15823亩,产量17569吨,其中香蕉产量15486吨。
2018年底,金水河镇共有甘蔗24200亩。
工业
金水河镇形成以矿产开采、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金水河镇工业总产值为592万元,比2010年增长0.3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5.68%。2011年,金水河镇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129人,实现工业总产值为592万元,比2010年增长0.34%。
商贸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商业网点49个,职工68人。2011年,金水河镇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达434万元,比2010年增长9.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2011年,金水河镇进出口总额381.1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1.8%;其中进口375.162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23%,主要产品有矿产品,木薯;出口1.4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92%,主要产品有生石膏,销往越南。金水河镇有国家级口岸—金水河口岸,金水河口岸与越南马鹿塘口岸仅一水之隔。在金水河镇隔界、上田房和南科3个行政村有边民市场。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1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为152.2万元,比2010年增长4.5%;人均储蓄678元。
邮电业
2011年,金水河镇邮政业务收入为12.3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80.0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80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9所,在校生267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1%;初中1所,在校生593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金水河镇教育经费达399.2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56.24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90.5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2.38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8.89%、27.56%;15.04%、18.2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7.69%,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6月,金水河镇有学校11所点,其中村中心完小6所,教学点5个,6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12人;校舍建筑面积22166.67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3所,附属学前班4个,学前在园(班)幼儿476名,学前三年入园(班)率48.56%;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新增特岗教师10人,其中本科学历29人,专科学历72人,中专、中师及高中13人,高中以下1人。
2019年2月21日,金河镇举行捐助助学金活动,由上海市周家桥街道爱心企业、人士向金河镇100名优秀贫困学生每人捐赠3000元,共计30万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科技示范基地2个,农业科技协会1个,科普书屋6个;各类科技人才3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36人,经营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5人,农村实用人才233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30.65平方米;农家书屋6个,建筑面积128平方米,藏书9560本;有村文化艺术团体8支,会员130人,创作完成的艺术作品有舞蹈傣族《傣家情》、瑶族《竹鼓舞》、彝族《响巴舞》、哈尼族《阿博马》、布朗族《莽人阿婆们》;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2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2%,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哈尼族、瑶族刺绣。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体育场地1处,篮球场47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8%。2011年,金水河镇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6.87%。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个;设病床3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9张,固定资产总值12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执业(助理)医师0.01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金水河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26人次,住院手术15台次,出院病人180人次。2011年,金水河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8.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380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9.21‰、6.98‰、4.1‰。
2019年7月,金水河镇已通过分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社会保障
2011年,金水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7户,人数91人,支出16.5万元,比2010年增长3.58%,月人均151元,比2010年增长2.5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1人次,共支出4231元,比2010年下降4.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85户,人数7485人,支出736.6万元,比2010年增长12.21%,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1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人,支出0.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6人,支出11.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4586人次,共支出45.35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临时救济135人次,支出5.88万元,比2010年增长2.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4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6.988万元,比2010年增长5.65%;社会福利费14.342元,比2010年增长1.7%。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88人,比2010年末增加2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人,比2010年末增加22人;参加失业保险182人,比2010年末增加12人。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94.89%;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336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4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713件,全年征订报纸468份、期刊368册;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576户,比2010年增加51户,电话普及率11.56%,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021户,比2010年增加98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互联网端口总数202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02个,宽带接入用户410户,比2010年增加57户。
基础设施
2008年,金平县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开始实施,在金水河镇的各莽人村寨开展公路通达、水利、通电、安居、教育、卫生等12项工程,投资9000多万元。
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2万千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3千米,用电负荷596.5万千瓦。2011年,金水河镇售电量累计完成46.7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5%。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有液化气用户56户,燃气普及率2.24%。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公园面积0.3公顷,绿化覆盖率30.15%。
2012年6月止,金水河口岸房屋、道路和场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总投资2308.59万元。
2018年,金水河镇通过安装
太阳能路灯、添设绿化盆栽、新建林间步道、拆除违建等方式,提升人居环境,投资547万元。
2019年6月,金水河镇已完成危房改造工程,该工程的实施让1484户农户住上了安全房。
交通
2011年,金水河镇客运总量3.3万人次,货运总量14万吨。县乡公路15条,总长471千米,客运汽车10辆、70个座位,日均发送7辆客车,日均客运量98人次,年客运量3.75万人次。截至2011年末,金水河镇道路总长度4.5千米。
2012年5月29日,个旧市蛮耗镇至金水河国家级口岸的蛮金二级公路试通车。
2013年至2018年,金水河镇新开挖蔗区道路129千米,改扩建原有生产路98千米,投资382.5万元。
历史文化
金水河镇因境内有河流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河镇主要有
伉缅节、泼水节、扁米节、
花山节、火把节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节日。
金水河镇的“赖笼”是莽人特有的一种竹管乐器;主体是一根长约一米的竹管,在靠近嘴吹的位置凿出一个小孔,并插入一个竹制的吹口,通过吹口向竹管内吹气,能发出悠扬的声音。2007年,金水河镇龙凤村陈自新被列为红河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音乐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