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905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美术流派。野兽派的代表画家为
亨利·马蒂斯、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
安德烈·德朗等。
概念简述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是西方
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以
马蒂斯为首的野兽主义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从主观情感的需要出发,运用强烈对比的纯色和平面的表现方法作画,彻底推翻了色彩作为绘画装饰物的固有观点,真正确立了色彩在绘画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
亨利·马蒂斯、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
安德烈·德朗等,他们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其中尤以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或《奢侈·安静·愉悦》)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
此外,
马尔凯、
鲁奥、芒更、卡莫昂、
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家。
野兽主义首次露面之后,引起了一致的注目,到了1908年间发展达到顶端。此派实际上不过盛行三、四年间,到1908年已趋消沉,之后被
立体主义取代。但野兽主义带给其后的现代美术影响甚深。
历史发展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画家
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为“
立体主义”作命名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
马尔凯(Albert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
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
多那泰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这一最初带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艺术风格
艺术特点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
梵高﹑
高更﹑
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画风不再特别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透视与明暗关系,采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纯粹的写实,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对色彩进行平面性、装饰性、设计性的创新
19世纪后,西方绘画色彩表现具有二维的平面性和设计性的特点,与传统
中国画的色彩有相似之处。野兽主义绘画在
后印象主义的基础上汲取
原始艺术、
非洲艺术、
象征派等艺术表现方法,追求形体的表现力,用平面表现物体,从而使画面具有东方艺术的装饰意味。明亮的色彩、狂放的线条的搭配组合,更增加了画面的设计感。野兽主义画家以平面的组合、设计的理念营造装饰效果,从而给人形式上的审美感受。
马蒂斯采用大块的平涂和阿拉伯式纹样线条作画,追求画面的平面性和装饰性,以平面为主。在马蒂斯的作品《蓝衣女人》中,物象均用平面色块表现,简练的白色方格线条既丰富了画面,又使作品具有向内伸展的效果。马蒂斯让主观色彩在平面上发挥作用,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用光影描绘物体,并且有意减弱画面的立体感,将高纯度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形成音乐般的节奏,追求平衡与和谐。
用鲜明的纯色塑造形体
野兽主义画家在表现对象时不再用传统的写实手法,而注重色彩本身的表现力,使用鲜明的纯色和狂放、自由的线条塑造形体,经常用颜料管中的颜料直接作画,通过纯粹色域的组合,构成画面的整体感。马蒂斯尤其喜欢用纯色直接创作,在作品《
生活的欢乐》中,马蒂斯直接用纯色塑造人物形象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欢快、自由、幸福、安逸的景象。看似简单的色彩元素,经过组合、对比、搭配,形成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野兽主义画家把色彩本身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光影、营造空间效果,改变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野兽主义绘画作品中没有具体的明暗关系,也没有明确的造型,仅仅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大块面的色彩平涂构成艺术形象。野兽主义画家用纯色代替
透视,以色彩元素作为画面的主要基调,致力于色彩的解放,将色彩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用色彩表现主观感情
西方绘画从
后印象派开始强调作品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野兽主义继承了后印象派的绘画观念,但与后印象派不同的是,野兽主义画家借助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主观情感,将色彩作为主观情感的表现元素,最终达到外部结构和内部思想的统一。
野兽派画家尤其注重色彩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因素,对色彩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大量的研究。在作画时,画家根据当时情感的需要选择色彩组合,心情欢快、兴奋时,使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心情郁闷、低沉时,使用暗淡的色调;不同的色彩组合有着不同的感情倾向。野兽主义画家利用色彩的这些情感因素表现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在马蒂斯的作品中,色彩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画家的主观情感也通过色彩表达出来。马蒂斯曾经说:“色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把世界作为一种物体的现象来表达,而是作为一个现实中唯一存在着的世界——画家脑海中的世界来表达。” 从中可以看出,野兽派的色彩革命,将情感放在画面的首要位置,将所有的情感都转化为色彩符号。
野兽主义对
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艺术原则
野兽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
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
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
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
代表人物及作品
亨利·马蒂斯
野兽主义运动中最核心的人物是马蒂斯。他与
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早期绘画曾受到
毕沙罗、
西涅克、
塞尚、
高更等人的影响。
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马蒂斯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马蒂斯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
马蒂斯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国王的悲伤》
马蒂斯的艺术不是对自然对象的复制,而是画家的内心情感在画面上的一种凝固。随着野兽派的发展,20世纪初使用强烈绘画色彩语言创造出来的独到艺术形式被宁静的、和谐的、平衡的画面形式所替代。他曾说:“我梦寐以求的就是一种协调、纯粹宁静的艺术。”暮年的画家找到了自我表现最单纯最直接的形式——剪纸,他在各种色纸上剪出一个个生动的形体,并将它们似乎很随意地拼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奇妙无比的画面。《国王的悲伤》就是这样一幅作品,纯粹的造型语言给人以心灵的感应,透过画面缤纷的色彩和装饰的形象,人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动荡的情绪。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进入野兽派与他粗放的性格有关,他宣称自己从未去过卢浮宫,他反对一切唯美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精确高雅的绘画。他以绝对的自由主义为骄傲,狂热地迷恋着色彩。
在《
夏都的住宅》这幅风景作品中,画家对色彩的运用随心所欲、毫无节制,在画面的构图和造型上,画家强化了构成的因素,增加了画面的块面感、力量感。这幅作品借鉴了
梵高式的短而不连贯的笔触、扭曲的线条和造型、强烈而缺乏过渡的颜色,给画面以一种惊人的动势,给人以炫目的震撼力。他曾宣扬要以钻蓝和朱红摧毁
学院艺术。从这幅画中不难发现,许多地方是用油彩管中直接挤出的原色画成的,他的画与马蒂斯作品相比,显得鲁莽而缺乏协调,却有一种遏制不住的激情和感染力。
安德烈·德朗
安德烈·德朗是野兽派主要画家之一。他早年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19岁时结识马蒂斯,曾与马蒂斯在法国南部一带旅行作画,深受其影响。德朗首先发现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丰富想象力;他还注重研究
原始艺术、
庞贝绘画、中世纪
哥特艺术和
文艺复兴初期的大师们的艺术奥秘。德朗想把
梵高、
高更、
塞尚的因素与
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因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这使他的野兽主义带有明显的折衷成分。
他善于赋予色彩以独立的地位,多以明亮的红、黄、蓝、绿等色彩构成画面强烈而和谐的对比,色调火热响亮,具有独特的风格。这一幅是他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之一,画面结构有高更的影子,不求形似的概括造型和近似平涂的色彩及图案,带有象征和神秘的因素。画面色彩单纯、强烈,对比度极强,其艳丽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乔治·鲁奥
《
老国王》是
乔治·鲁奥45岁时的作品,画风上比早期有了变化,具有神秘神圣的宗教倾向,带有
象征主义的意味。画面具有耀眼的色彩以及由分割的空间和黑粗线构成的形象,显然受到了
哥特式彩色
镶嵌画的影响。
人物形象的外轮廓以非常重的粗黑线勾画,用来限定形式和控制结构,即在镶嵌画的框架结构中依然保持了绘画上的自由表达。色彩很厚重,用伦勃朗的厚涂笔触,以底色来衬托画面闪亮的光彩。老王内心充满痛苦,脸上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幅画鲁奥反复修改了多次,技法和画风的变化是画家情感的真情流露,虽然作品的基调是悲剧和忧伤的,但其中隐含着宁静和悲悯的基督教精神,画面浮现出一种虔诚的救世愿望。
后世影响
野兽主义绘画始于1905年,衰于1908年, 作为社团存在的时间祗有二三年,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色彩作为画面补充物的固有观念,将色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野兽主义掀起的色彩革命,不仅为西方艺术运动开创了先例,也为世界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野兽主义是20世纪在欧洲第一个
现代主义流派,它摆脱了物体固有的色彩特征,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夸张的颜色来实现色彩在画面中的完全释放和独立。野兽派的出现把欧洲从几百年的传统的自然色彩概念中释放了出来,野兽派的产生意义,就在于色彩不必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以及他们的真实性,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品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