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校歌
胡庶华作词、许可经作曲的校歌
《重庆大学校歌》是重庆大学的校歌,1936年由胡庶华作词、许可经作曲。
词曲作者
词作者
胡庶华先生,生于1886年,湖南攸县人。胡庶华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北京译学馆毕业,1912年公费留学德国,获铁冶金博士。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件,曾任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校长,192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庆大学校长。
曲作者
许可经先生,1904年9月出生,四川三台人,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高等教育先驱者,1936年任重庆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歌曲歌词
江汉思禹功,教化溯文翁。
学府宏开,济济隆隆。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研究科学,振兴理工。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歌词详解
校歌歌词作于1936年,共55个字。歌词从历史动态发展的角度,概括了重大的文化渊源、办学思想和目标要求。它和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是这一办学理念的诠释与延展。这首距今70多年前创作的校歌,是一首高唱爱国精神的歌,是一首立足巴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歌。
歌词中字和句的注解
1.“江汉思禹功”
江汉可注为长江、汉水,也可借喻为江汉平原或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思——怀念的意思。
禹——大禹。大禹,据考是四川人,是距现在4200多年的部落首领。
功——指的是功劳、功业、伟绩。
校歌一般从学校的地理位置或者是从学校诞生时的背景入手。《重庆大学成立宣言》对重庆地理位置描述的第一句话就是“重庆外受江汉委输...
“思禹功”道出了重庆最早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大禹是4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人物。
“教化溯文翁”
指的是四川学校的开办,起始于距今2100多年的蜀太守文翁(名党,字仲翁,一说翁仲)。
溯——就是追溯,寻求事物本源的意思。
“学府宏开,济济隆隆”:
讲的是重庆大学的开办,气势不凡。
“考四海而为俊”:考——即考核、考察、选取。而——连接词
为——做,行。俊——才智超群的人、出色的人才。
“考四海而为俊”的意译就是从各个地方选取才智出色的可造之才成为重大学生。
“障百川而之东”
障——捍卫、保护。
“障百川而之东”这六个字可以作这样理解:选取的学生具有民族的气节和爱国的情怀。胡校长用的“障百川而之东”是有出处的,出自唐代韩愈散文《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挡住纵横奔流的各条河流,引导它们向东流入大海。
“研究科学,振兴理工”
这八个字涵盖的意思是要科技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要培养科技人才。
“启兹天府”
启——开发,发展之意。
要开发四川,发展四川。这与办学理念中的佑启乡邦、造福四川民众是一个意思。
“积健为雄”
积——聚。
健——强也,有力也。
雄——杰出的人才。
这四个字讲的是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杰出人才。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兮——加重语气的感叹词
意思是我们宣誓,一定要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前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8 10:19
目录
概述
词曲作者
歌曲歌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