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之夜
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长篇小说
《里斯本之夜》是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62年。
内容简介
《里斯本之夜》主要讲述了约瑟夫由于反对纳粹政权,被他的妻弟,冲锋队长格奥戈尔告密,关进了集中营。释放后他逃离祖国,在欧洲过了五年多难民生活。他偶然结识了奥地利难民施瓦茨,并在施死后冒名顶替,潜回祖国探望妻子海伦。二人双双逃离法国、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人又被关进法国难民集中营。后来,他们终于逃出来,到了马赛,却又落入法国秘密警察之手,受到非人的折磨。约瑟夫终于杀死了一再迫害他的格奥戈尔,逃出虎口,经过西班牙,最后来到里斯本。他们希望能去美国,但当船票和签证都已办齐,身患晚期癌症又一直瞒着丈夫的海伦,因不愿拖累丈夫, 自杀身死。约瑟夫把护照和船票送给了别的难民,毅然投奔反法西斯的外籍兵团,与法西斯战斗下去。
创作背景
1933~1945年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希特勒推行极其野蛮的法西斯专政,疯狂摧残进步文化。许多作家被逮捕,投进集中营,残遭杀害。进步书刊被拿到广场上焚毁。绝大多数进步作家被迫流亡国外。纳粹分子搜罗了一小撮无耻文人,不断炮制鼓吹军国主义、种族主义的所谓“热血和土壤”小说以及煽动仇恨人类和煽动屠杀的诗歌等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作品被投入火堆,罪名是“对参加世界大战的士兵的文学上的背叛”,1938年被剥夺国籍。雷马克自30年代就多半时间住在国外,1931年起居住在瑞士。1939年他流亡到美国,战争与流亡—反法西斯,是雷马克一生文学创作的两大基调,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流亡生涯为他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他的多部作品都是流亡—反法西斯这一基调的不同旋律。
人物介绍
约瑟夫(施瓦茨)
约瑟夫本来是个编辑,他热爱祖国和故乡,热爱生活,珍视爱情,有着光明磊落、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意志和品格。由于遭到法西斯统治者的迫害,只好流亡在外。但是祖国使他梦魂萦绕,妻子使他放心不下。他得到假护照,就立即潜回祖国。约瑟夫作为一个小资产者,一个普通的法国人,有过消极绝望的时刻,想到过自己将可能达到的厄运,并为之感到恐惧。然而,他始终没有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没有妥协。他以一个普通人的方式向法西斯进行斗争,他杀死格奥戈尔,报了仇。但他十分清楚,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复仇——消灭了他就可以救出几十个无名的受害者。妻子的爱情,是他生存的重要特神支柱。如果说在妻子自杀前他还是一个不十分自觉地进行斗争的普通人,那么,妻子的死则使他成了一个为复仇而生的战士了。他放弃了去美国求生的机会,从此将这条生命用来同法西斯战斗,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法西斯的迫害和战争的阴影下,如何由个人反抗走向集体斗争的经历和遭遇。尽管这个人物带有某种消极的受害者和某种宿命色彩,但还是能够表现出普通人对幸福生活的依恋和追求。
海伦
约瑟夫的妻子,海伦的形象更为鲜明动人。她美丽动人,敏感大胆,出身于法西斯家庭,但深明大义,心地善良。她厌恶弟弟格奥戈尔的暴行,深以为耻。海伦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约瑟夫逃离法国五年中,她没有听从于家庭的压力与之离婚。约瑟夫回来找她,她勉强支撑着患了不治之症的身体,同丈夫一起出生入死,度过了艰难的逃亡岁月。在马赛当弟弟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她毅然顶住了弟弟的威胁,愤慨地斥责了格奥戈尔。约瑟夫杀死了她的弟弟,她对此十分理解,非常冷静。在进步人类与法西斯对垒中,她背叛了自己的出身, 自觉选择了正确的立场。她在脱险之后,怀着对丈夫的深切的爱,怀着十分矛盾和痛苦心情自杀了。海伦自杀表明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信念,也表现了她性格中十分复杂而深沉的一面。海伦性格中另一个闪耀着光芒的方面,是她极富于同情心。她在个人生命危难之际,勇敢地帮助逃亡者逃离法西斯魔掌。海伦的形象也体现了作家的道义、善良和意志等观念,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灵魂的毁灭,本身就是对法西斯和侵略战争的有力控诉。
格奥戈尔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里斯本之夜》的主题,仍然是作者在不少作品中一再表现过的爱与恨。只是这里的爱,当然并不局限于小说主人公约瑟夫对他的妻子海伦,而是包括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热爱;这里的恨,也远远超越于约瑟夫对他的妻弟格奥尔格的个人恩怨或家庭嫌隙,而是应当看作广大人民对纳粹法西斯的大恨深仇。该小说的进步意义首先在于它深刻地揭露了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暴行,在于它无情地嘲讽了当时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雷马克借已经被迫流亡了五年多的约瑟夫的嘴,回顾1938年秋天在巴黎的情况。雷马克对纳粹法西斯暴行的揭露和对绥靖政策的嘲讽,是从“仁慈”,“人道”的角度出发的,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在揭露与批判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动统治者的同时,又描绘和颂扬了一些“好心肠”的警卫、军曹,典狱长乃至省长,在对被希特勒残酷迫害的流亡者怀着满腔同情的同时,又对那些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逃亡国外的帝俄贵族和白卫军官表示了无限的惋惜。正因为他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怀着真正的仇恨,而对社会主义革命又抱着怀疑乃至敢视的态度,他对消灭战争、改造社会必然会缺乏信心,他所塑造的正面人物便只能是一些消极的受害者,是某种宿命论的化身。即使给他无限同情的小说主人公约瑟夫安上一个参加外籍志感兵团与纳粹战斗到底的结尾,也很难改变弥漫在整个作品中的那种忧郁的气氛和低沉的调子。
艺术特色
《里斯本之夜》是以“我”和改名为施瓦茨的约瑟夫的对话构成的,在对话之间插入对谈话环境的描写和对谈话者心理活动的刻画,融抒情、哲理、讽刺、描写于一体,富有艺术感染力。故事虽发生在深夜至清晨的短暂时间,却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历史画面,揭露了纳粹德国的反动统治和法西斯暴行。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在雷马克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雷马克在这部作品中仍然保持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用简炼而又幽默的文笔,辛辣而又深刻地讽刺了纳粹德国口喊和平而实际上到处挑起战火的丑恶嘴脸,嘲笑那个疯狂的年代的军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纳粹党徒的愚蠢,雷马克还运用简洁、生动的对话,动人的抒情,道出了生活和命运的哲理,令人深思。
作品评价
前德国足球运动员弗朗茨·贝肯鲍尔:“来到里斯本之前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是因为我大概20岁时就阅读了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小说,经过反复阅读,《里斯本之夜》让我尤为钟爱。”
作家朱雯:“这部小说从总的来说,反法西斯的政治倾向是鲜明的,思想意义是积极的。”
作者简介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1898~1970),德国小说家。生于工人家庭。曾求学于天主教教会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当过会计、邮差、墓碑经纪人、小学教师和报社编辑、记者。1929年因出版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而蜚声文坛。1931年为避法西斯分子的迫害迁居瑞土。1988年被剥夺国籍,后流亡美国,并于1947年加入美国籍。其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以反法西斯为内容。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凯旋门》《生命的火花》《生死存亡的时代》《黑色方尖碑》《里斯本之夜》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14:1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