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粤北采茶戏),广东省
韶关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粤北采茶戏又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大茶戏、采茶戏,是在群众欢度节庆时的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其流行于粤北地区和粤东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后逐渐交融,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府县志书及文人著作多有“唱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尤妙丽”等记述。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装雕》《夫妻采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人们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
清嘉庆、道光年间,采茶歌和采茶戏流行愈烈,屡遭官绅查禁。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兴宁县知县立碑“禁歌舞采茶”,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海丰、陆丰两县的边界立起“禁乡村不许演唱采茶戏”的石碑。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刻福建《永定县志》载:“永邑界邻广东之嘉庆、大埔,彼处有采茶戏,男扮女装,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入于乡村街市,就地明灯,彻夜奏技。”后来官绅“立约趁逐”、“严行禁止”。江西萍乡人黄启衔也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刻的《近事录真》中写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根据调查,清朝已有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的里溪灯班,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
清末民初,粤北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市镇,甚至走出广东省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等地区剧种的交流,粤北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表演艺术方面,生、旦、丑三行具有各自的功架、程式和身段,还逐渐形成净行,并从其他大戏剧种吸收了水袖功和把子功等。唱腔音乐则更多汇纳本地的山歌小调、民间说唱和民俗音乐,形成采茶调、灯调、小调三大类。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三十多个,职业艺人二百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
1943年后,由于战乱动荡,经济萧条,粤北采茶戏渐趋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文化部门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1959年改名为粤北采茶剧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和平等县也建立了专业采茶剧团。这些采茶剧团对粤北采茶戏这一传统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共整理出传统剧目两百多个,音乐曲调两百多首。
20世纪50至60年代,粤北采茶戏的演出剧目愈加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整理改编、具有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装画眉》《王三打鸟》《睄妹子》《钓蛤》《借亲配》等;另一部分是为了扩展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而移植改编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刘三姐》《红叶题诗》等;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刘介梅》《马脑山》《血榜恨》等。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继承革新,广泛借鉴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长处,粤北采茶戏艺术获得了全面的提高。
1966年,粤北采茶戏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动,直到1976年之后,才恢复正常的演出活动。此后几年,出现了一批新的剧目,如《女儿上大学》《称心花》《阿三戏公爷》《人生路》《青峰山传奇》等,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又在广东省的多项评奖中屡屡获奖。舞台上也涌现出燕城、陈联凤、蓝兴朗等一批中青年演员。
文化特征
唱腔特点
粤北采茶戏唱腔由采茶调、小调和灯调三部分组成。
采茶调是粤北采茶戏主唱唱腔,是在农民民俗活动茶灯的歌舞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唱腔,常用曲调有130多种,分为“北路”“南路”两个系统。采茶调的曲调名称多取自唱词内容,如劝郎调、送郎调、绣花调、打鞋底、哭调、骂调等。同时,采茶调曲调多具有专用性和特定的情绪特征,艺人们常根据剧情和人物思想情绪选用相应的曲调。曲调的词曲结构主要是四句式和五。
小调一部分是各地广泛流传的曲调,如到春来、照花台、玉美人、四季相思、小梅花等,其曲调比较固定,地方特点不明显。另一部分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如北词、西宫词等。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剧种的古老唱腔,如尼姑下山、小和尚下山等。再有一部分则是民歌说唱,如莲花曲、双娘带子等,地方特色浓郁。在传统剧目中,小调常穿插使用,多用于某个角色自唱自娱。
灯调源于粤北地区的花灯、龙灯、狮子灯、纸马灯、推车灯等民间歌舞,是粤北采茶戏初创时期的唱腔,有齐唱、一唱众和(伴唱)、对唱等。通常用唢呐伴奏,配以十点梅花锣鼓,音调热烈粗犷,适合表现节庆的气氛,多用于剧中闹花灯、迎亲、酬神等特定场景的歌舞表演。
演唱特点
戏剧语言民间化、本土化
粤北采茶戏戏剧语言清新朴素、通俗流利、诙谐生动,大量运用客家方言、谚语。唱词格式以七字句较多,五字句次之,十字句较少,也有一些不整齐句式。它通过抑、扬、顿、挫和许多衬字的点缀,表现人物活泼、愉快、诙谐、逗趣、喜悦、抒情或愤慨、忧愁、悲伤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男女声演唱均采用“大本嗓”
传统的粤北采茶戏演唱均采用“大本嗓”(真声),有时结合使用“二本嗓”(假声)。粤北采茶戏的定调不高,唱腔多在中音区,正好接近人声的自然音域,所以其演唱发声都采用真声。这种唱法与大自然、与生活、与老百姓很贴近,便于传唱,符合粤北采茶戏朴素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男女对唱
男女对唱这种演唱形式是粤北采茶戏演唱的又一特征,在传统唱腔中常用来表现生动活泼的对话和激烈的争辩,既富有戏剧效果,又是载歌载舞表现形式的具体体现。演唱这种对唱形式的曲牌,要求演唱者有较好的乐感和节奏感,配合要默契,有的演唱处理可略带口语化,以增强戏剧色彩和丰富人物形象,使演唱诙谐幽默,更具感染力。
以客家语韵吐字行腔
粤北采茶戏演唱中的吐字归音是依据客家地方语言的声调、语势、语气、语调的特征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有些方言的发音特点在粤北采茶戏唱腔中也常被用来增添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么”唱成“柬”(jian),“不”唱成“晤”(wu)等,都具有典型的粤北采茶戏唱腔风格。
伴奏乐器
粤北采茶戏在清末以前的“三脚班”时期,专职的乐师只有1人,主要伴奏乐器是“勾筒”(胡琴类乐器,声音比二胡硬朗,音色有点沙哑),其余乐手均由演员兼任,后来发展到专职的乐队有3至5人,分为打鼓兼小锣1人,大锣、大钹2人,胡琴1至2人,兼吹笛子和唢呐,民国初年,许多班子开始借鉴和吸收民间的“八音班”体制,分为右场和左场。右场掌板打鼓1人,大锣、大钹2人,小锣1人;左场二胡1人、三弦1人、笛子1人、月琴1人、唢呐1人。演出前闹台,乐队横排坐在舞台前,面向观众演奏一番,然后返回台侧伴奏。
采茶戏乐队伴奏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创新,由“三件头”“五件头”发展到有弓弦乐器、弹拨乐器、吹打乐器的民族乐队伴奏,有的剧目伴奏增加了小提琴、长笛、大提琴、低音提琴、部分铜管乐器、键盘乐器和电声乐器。按音乐表现的需要,使用不同的乐队。大中型乐队伴奏为分声部演奏,设乐队指挥。实践中对伴奏的主胡进行了改革,将音色沙哑的勾筒改成比广东高胡音色稍微暗淡的胡琴。广东深圳南山区文化局刘显龙先生改革制作了表现力较强的主胡“凤头琴”,受到采茶戏表演团体和专家的好评。
舞蹈特色
粤北采茶戏的表演形式融合了丰富的民间舞蹈,它除了吸取湖南花鼓、江西采茶、广阿花灯等民间舞蹈的营养外,还将韶关地区流行的“春牛”“纸马”“狮子舞”“船灯舞”“龙灯舞”“打花棍”“龟蚌舞”和瑶族、壮族的“花鼓舞”“师爷舞”等民族民间舞移植到采茶戏的表演中,按照粤北人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欣赏情趣进行改造利用。粤北采茶戏的舞蹈表演充满生活气息,以美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内涵,有些舞蹈表演还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形态,以夸张、变形和美化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成为采茶戏特有的表演艺术,有的还借鉴武术中南拳的动作,使采茶戏的丑角表演独树一帜。
代表剧目
从内容上来看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反对封建礼教,向往恋爱自由的爱情戏,如《补皮鞋》《装画眉》《老少配》《双双配》《拜同年》《王二打鸟》《小下南京》《补瓷缸》《钓鱼》《磨豆腐》等,这些剧目,写的都是农村生活中常有的事情,但却能以寻常之事震动人们的心弦。
鞭挞贪官污吏或社会上的盗骗行为的讽刺喜剧,如《壶瓶记》《打面缸》《夜偷寒衣》《背包过河》《张古董借妻》《亚三看相》《小卖杂货》《真假上吊》《双看花》等。
惩恶劝善社会家庭伦理戏,如《假报喜》等。
反映劳动人民热爱生产劳动,边劳动边互相逗趣的农村生活戏,如《蠢子卖纱》《打狗劝夫》《打赌博》《小功夫》《女卖,纱》《打柴头割鲁箕》《两嫂摘桃》等。
此外,粤北采茶戏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
解放后,除加工整理传统剧目外,也改编创作了一些现代剧,如《马溜山》《晒茶》《朝阳沟》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粤北采茶戏发源于粤北,根植于粤北客家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土壤中,包含了粤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内涵,表现了粤北客家人的生活风貌、劳动状态、真情实感,具有历史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教育事业和文艺采演出市场的不断发展,粤北采茶戏演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由于条件差、待遇低等原因一直无法进吸引高素质演艺人才,粤北采茶戏出现了演艺人才断代的尴尬局面。
随着流行音乐、影视艺术、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粤北采茶戏逐渐被挤出娱乐消费市场,其观众和传承人物也多局限于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主动学习了解采茶戏这门艺术。
传承人物
吴燕城,女,汉族,1949年9月29日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采茶戏(粤北采茶戏)”,广东省韶关市申报。
保护措施
韶关市专门成立了粤北采茶戏研究组,编写出版《粤北采茶戏传统剧本汇编》共六册,同时编著出版粤北采茶戏唱腔教材。
1958至1960年,韶关市先后创办了留关戏曲、南雄文体等学校,为粤北采茶戏的传承提供了人才。
1963年,韶关市文化局创办了粤北采茶戏训练班,培养了专业的采茶剧团工作者。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获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演
1984年,粤北采茶戏《人生路》参加了首届广东省艺术节展演。
2019年9月23日晚,由韶关市粤北采茶剧团创作的大型粤北采茶戏《51号信箱》在广东艺术剧院演出。
荣誉表彰
2018年,粤北采茶戏《扶贫路上》在全国小戏艺术邀请展中获得优秀剧目等4个全国奖项。
2019年,粤北采茶戏《阿三戏公爷》在第五届中国·宜兴梁祝戏剧节中获得一等奖。
重要活动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粤北采茶戏下基层——送戏下乡展演活动在陈村文体广场开展。
2020年7月11日,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粤北采茶戏进乡村演出活动在仁化县大桥镇政府文体广场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