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岩类
大陆壳中分布的深成岩
火成岩的一个大类。又称花岗岩类。SiO2含量在65%~78%,一般以含石英和具花岗岩外貌为其特征。浅色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总量>80%,暗色矿物主要为云母,有时伴有白云母,色率一般<15%,副矿物<1%,偶尔达3%。中国东南部花岗岩出露达20万km2,约占该区总面积的20%。
岩石成分简介
本类岩石化学成分的特点是SiO2含量高,一般超过66%,为硅酸过饱和岩石,习惯上称酸性岩类。K20和Na2o高,平均6—8%,而FeO、Fe203、Cao较低。本类岩石根据碱质含量的多少分为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以钙碱性系列岩石最常见。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碱性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最特征的是石英大量出现。暗色矿物较少,有黑云母、角闪石等,约10%左右。副矿物含量一般<1%,但种类繁多。
本类岩石分布甚广,绝大多数分布于大陆地壳,通常多分布于褶皱带和地台结晶基底上。这些特点恰恰和基性岩类相反。因此,有人把酸性岩类看成是伴随大陆地壳的形成物。
分类
侵入岩
包括深成相、中深成相和浅成相的各类岩石,其主要代表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凡是石英含量>20%,主要矿物由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组成,且三者含量之和>85%的侵入岩,都称做花岗岩类(狭义的)。花岗岩类随着石英含量的减少,斜长石含量的增加(An含量往往也升高)向闪长岩过渡;随着石英含量的减少,钾长石含昼的增加向正反岩过渡。人们把这种石英含量较低(在20%与5%之间)具有花岗岩外貌的岩石称为过渡性岩石,如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等。这些过渡性岩石与狭义的花岗岩类在成因和分布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同一个岩里,这几种岩石常共生在一起互相渐变过渡,因此有人把它们合在一起,统称为花岗岩类(广义的)。
矿物成分
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主要矿物有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更长石),含量85%。次要矿物有黑云母、普通角闪石及少量辉石,含量15%以下。常见的副矿物有锆石、榍石:磷灰石和磁铁矿。
碱性系列中则以大量碱性长石和含有碱性镁铁矿物为特征,代替酸性斜长石的是钠长石,代替普通角闪石及辉石的是碱性角闪石和碱性辉石。
碱性长石:指钾长石和An<5的钠长石。钾长石包括微斜长石、正长石、条纹长石及透长石。透长石是高温变体.出现于喷出岩中,也可在较浅成岩石中出现。在深成相及中深成相中常见条纹长石。
斜长石:常为钠更长石或更一中长石,一般An=10一35,聚片双晶发育,双晶纹细而密,有时有环带结构,尤其在花岗闪长岩中环带更发育。自形程度比钾长石和石英好。
石英:一般在侵入岩中是最晚完成结晶的矿物,多呈不规则它形晶体充填在其它矿物之间。有时与钾长石同时晶出,构成文象交生。在花岗斑岩或石英班岩等浅成相中,常有高温型六方双锥石英斑晶。
喷出岩
与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相应的代表性酸性喷出岩是流纹岩和英安岩.它们在矿物成分上与侵入岩基本相同。结构主要是斑状结构,构造主要是流纹构造、气孔及浮岩(多孔)构造。肉眼观察,有明显的石英及透长石斑晶,基质为隐晶质和玻璃质。常具瓷状断口。
矿物成分
由于喷出岩在低压、高温、氧化条件下形成,所以矿物表现为高温氧化的特点。但随着岩石形成后时间的增长,矿物的高温特征逐渐向低温特征转化。
石英 喷出岩中石英斑晶为高温β石英(假相),呈六方双锥状,常有熔蚀而呈浑圆状、港湾状。基质中的石英可能是鳞石英甚至是方石英。
碱性长石: 斑晶主要为高温钾长石一透长石,时代较老,则向正长石转化。碱性岩中为钠透长石、钠长石、歪长石。除变质火山岩外,不出现微斜长石。碱性长石是斑晶和基质的主要组份。
斜长石:呈斑晶出现,基质很少有,常有环带,成分为更一中长石。斜长石斑晶主要在英安岩中出现,流纹岩中较少。斜长石为高温变化时代较老的斜长石逐渐有序化向低温变体转化。
暗色矿物: 以黑云母、褐色角闪石为主,一般不常见,若出现则往往都是斑晶。黑云母和角闪石斑晶常有熔蚀及暗化边。在碱性酸性喷出岩中可见碱性暗色矿物。流纹岩中可以有铁橄榄石,如美国黄石公园的流纹岩中就有,但十分罕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04:50
目录
概述
岩石成分简介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