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林,1946年1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金溪乡(今孟津县麻屯镇)。自幼随父母移居陕西省汉中市铺镇,在这里就读中小学。1970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毕业,1983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
黄永年先生,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
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86)、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1988)、教授(1992)。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兼任洛阳白马寺佛教文化研究会顾问(2007年)。
人物生平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佛教的教学、研究,以开辟新领域、创立新说、匡正谬误为务。个人著作五种:专著《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隋唐军事》、《隋唐洛阳》,以及将《
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多种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和合撰著作《谋士传》、《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中国牡丹大观》中自己所承担的部分集结而成的《隋唐历史文化》、《隋唐历史文化续编》;主编著作四部:《洛阳隋唐研究》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以及《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
主要成就
独撰:
《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台湾:
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西安:
三秦出版社,2006年(增补本)。
《隋唐历史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主编:
《洛阳隋唐研究》第一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7年。
《洛阳隋唐研究》第三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
《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与王双怀合编,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主要论文
1.《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载《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2.《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载《
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唐宣宗复兴佛教再认识》,载《洛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4.《论唐代的观音崇拜》,载《
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5.《龙门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说纠谬》,载《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
6.《论唐代社会对皇权的制约机制》,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7.《唐太宗与佛教》,载《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8.《陈寅恪先生元稹“休兵”即“消兵”说商榷》,载《洛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9.《驳唐代进士难明经易说》,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
10.《大背景下看甘露之变》,以《甘露之变新论》为题,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1.《解读盛唐须区分李林甫的小节和大节》,载《
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出版图书
人物经历
2002年,笔者求学于洛阳师院历史系,得以当面聆听郭师教诲。四年大学生涯,除郭师给我们开设的《中国古代史》、《佛教文化》两门课程之外,还多次聆听郭老的讲座。私下裏也多与郭师有所接触。郭师已近古稀之年,一生遭际无数,给人的感觉却是温文尔雅,为人也非常随和,平易近人。郭师在学术界辛勤耕耘了近三十馀年,在治学上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不断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见解,以贵在求新,诓正谬误为已任,发表了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论文及论著。而私下的多番求教,使我对郭师有了除学术之外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做为一名知识份子,郭老始终保持著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身上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知识份子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从闲谈中,时而流露出对社会现实,对民生问题的高度观注和真知灼见。
2006年6月,在我即将肄业离校,踏上读研之路之际,郭师以大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见赠,并在扉页上题诗一首:
退休
官家事了一身轻,六十因缘百感并。
唾面自乾难企及,与人为善总施行。
断无曲学阿骄世,可有真筌副薄名?
预卜来生操旧业,滋兰树蕙待新莺。
从中可见其对後学的殷殷之意,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