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8年一场关于 “热钱”的中国癔病》:比起那些对冲基金一类的金融工具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还属于很低的水平,为什么那些金融更开放的国家反而不害怕“热钱”呢?全世界现在大概只有中国人对“热钱”这个话题如此热衷。
7. 《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自己花钱》: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他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最善于挣钱的人,未必是最善于花钱的人,而这个道理就是西方国家民间公益力量得以发育的基石。
8.《另类
屈原》:当然面对妥协不妥协的选择还是要慎重,这是你唯一必须要注意的,因为所有代价都需要你自己一肩承担,就像屈原爷爷一样。
9.《印度就缺一次“
文化大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想正是那些“革命力量”的长期存在,以及明智的领导者的不断妥协改革,才使得印度这个和中国一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不会彻底走上“
暴力革命”的道路。
10.《警惕“中国新左派”》:我郑重建议学界和媒体工作者,在提到中国打着新左派旗号的中国学者时,不能图省事,简称为新左派,而必须完整的称呼“中国新左派”才不会造成误会。
12.《宁愿光脚趟出路来——对话导演李扬》:
李杨:我还比较乐观,我离开中国的时候,过去人道主义甚至民主这样的概念都被当成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今天我们在主流媒体上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谈论。但在电影领域,我们国家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于电影的理解停留在看了《保尔科查金》;《
乡村女教师》,一感动就参加革命这种水平,所以会简单把电影当成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好在社会进步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