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贯公
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
郑贯公(1880—1906),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广东中山人。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16岁因家贫辍学,东渡日本太古洋行横滨支店佣工,业余时间自学维新派书报,受知于梁启超,准其免费入大同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他接受了卢梭、孟德斯鸠、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的学说,同时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交往,遂倾向于革命。离校后,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并与冯自由、冯斯栾创办《开智录》半月刊。由清议报社附印发行,曾以倡言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开智录》亦停刊。1901年春,经孙中山介绍,去香港担任《中国日报》记者。在《中国日报》上尽力阐发新思想,新学说,使该报面目为之一新。1903年,脱离《中国日报》,参加《世界公益报》工作,以言论受资本家限制辞职,另创《广东报》发刊年余,以资本不足停刊。1905年,创办《惟一趣报》,进行反美拒约宣传,给省港人民正在进行的抵制美货运动很大支持。1906年染疾逝世,年仅26岁。
人物履历
郑贯公,原名郑道,字贯一,1880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他小时候在家乡私塾他小时候在家乡私塾读书,颖悟好学,过目破诵,有神童之目”,最终却因家境清贫,1896年,16岁的他不得不辍学随乡亲东渡日本,在太古洋行当了一个普通佣工。帮佣之余,郑贯公关心时局,经常向友人借《时务报》、《知新报》等阅读,正是在此期间,他开始萌发救国救民的思想。机缘巧合下又认识了梁启超、徐勤等人,被介绍到保皇党人创办的横滨大同学校免费读书。在校期间,他以“中国之摩西”自居,结识了蔡锷唐才常秦力山、林述唐等进步同学,和当时寓居日本的孙中山也有来往,其革命思想在这段时间有了迅速发展,最终影响了他短暂而绚烂的人生历程。
1900年7月,郑贯公被梁启超聘为《清议报》助理编辑,为这张保皇党机关报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个时期的郑贯公还存有一定的改良主义思想,对《清议报》的主编梁启超也十分崇拜。《清议报》是当时顿有影响力的保皇党报纸,在国内和日本、南洋、美洲的华人中广为传阅。但是受到改良主义和革命思想双重影响的郑贯公,随着《清议报》保皇思想的逐步显露,越来越认识到该报与自己的思想差距,并很快从改良主义的漩涡中脱身而出。
1900年11月,郑贯公联合冯自由、冯斯栾等人创办了一个报纸性质的半月刊《开智录》。这是他创办的第一个以鼓吹革命为主旨的报刊。《开智录》批判改良主义,鼓吹革命,显示了鲜明的进步色彩。正由于这样,《开智录》触怒了保皇派。先是《开智录》被禁止在《清议报》社印发,接着郑贯公也被逐出《清议报》。《清议报》的这一次逐客使郑贯公进一步认清了保皇党的真面目,客观上促使他向革命靠拢,一个不可多得的新闻人才由此时诞生并逐渐成熟起来。
离开了《清议报》的郑贯公,默运天地之气,暗穷生死之理,努力寻求其他的救国救民之策。恰逢1901年初春,传闻清廷将把广东割让给法国,在日本的广东省留学生大为震惊,郑贯公、冯斯栾、冯自由等人组织了广东独立协会,提出“广东独立,脱离清廷”的宣言。孙中山对此极力赞扬,广东独立协会得以和兴中会合作共事。郑贯公也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兴中会,并且通过孙中山的介绍,从日本回到香港,任《中国日报》的记者,并担任该报旬刊的主编。至此,一代英才正式加入了革命宣传阵营。
可惜不久,郑贯公和《中国日报》的主编陈少白意见相左,最后在1903年底辞去了该报职务。离开《中国日报》的郑贯公并没有停下,他继续以报为营、以笔为兵,不久他就在香港创办了《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并担任它们的总编辑。
1904年3月,《广东日报》创刊。当时正处于广西人民起义斗争的高潮时期,它发表了很多抨击两广总督岑春煊武力镇压屠杀人民,谴责法帝国主义乘机侵略的社论,使岑春煊之流寝食不安,昼夜寒胆。同时《广东日报》创办文艺副刊《无所谓》,自称“陈言尽扫,宣传革命之军;妙想自由,雅尚娱情之作”。设有俗话史、谈风、舞台新籁、社会新声、灯前卜、诗潮等专栏,刊载带有强烈民主革命色彩的文艺作品。其中的舞台新籁和社会新声,采用广州方言民间说唱班本、龙舟、南音、粤讴等形式演唱民族历史故事,力在揭露清政府专制统冶的黑暗腐朽,反映人民的疾苦。副刊日出两页,随报附送,广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有所谓报》全名《唯一趣报有所谓》,1905年6月4目创刊,是香港第一张通俗小报。《有所谓报》是郑贯公创办的最好的也是最后的一份报纸,在创刊号上他撰写了《开智社有所谓出世之始声》表明该报的立场和宗旨:“……报纸者,以言论寒异族独夫之胆,以批评而褫民贼之魂,芟政界之荆榛,培民权之萌孽……察人情之趋向,激社会之热肠……以寓言讽时,讴歌变俗,因势利导,化无用为有用……此有所谓之由命名。”《有所谓报》既不同于文言大报,又不同于一般通俗小报,内容包括庄谐两部。谐部占五分之二篇幅,分《题词》、《落花影》、《滑稽魂》、《官绅镜》、《金玉屑》、《新鼓吹》、《社会声》、《风雅丛》等;庄部分《博议》、《短评》、《访稿》、《广东新闻》、《要闻》(国内新闻)、《电音》(外国新闻)、《港闻》、《来书》等,融雅俗于一炉、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于一堂,是独具特色的时事性报纸,一跃成为当时港粤报中读者最广、发行量最高者,甚至超过了《中国日报》。这张报纸显示了郑贯公革命思想的进一步成熟,否定了以前不够积极的“无所谓”态度。
《有所谓报》是在轰轰烈烈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刚揭幕时创刊的,昕有办报经费全由同志慷慨捐集。1905年爆发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起因是当时美国执行的排华政策。1880年,美当局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续修条约》,对华工的人数和拘留年限加以限制。接着国会又颁布了《限制华工条约》。1894年,又胁迫清使签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排华浊浪愈演愈烈。《有所谓报》一问世,就以虎虎生气,坚定地站在这场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前沿,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和民族正义感投人到这场斗争中去,彻底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在排华运动中“有强权无公理”的罪恶行径。在运动开始,郑贯公便力主广州反美拒约会要办一份专门宣传反美拒约的报纸,并在《有所谓报》上连载了他专门为此而作的长篇论说《拒约需急设机关日报议》。
此后《有所谓报》又号召群众起来抵制美货——它是南方最先拒刊美货广告的报纸,并迅速联合《广东日报》开专栏表扬抵制美货的积极商号和个人,揭露和打击破坏运动的奸商。在拒绝禁约的过程中,《有所谓报》起了很好的宣传指导作用。郑贯公还进一步联络香港、广州两地报纸,一直声援反美斗争,使运动的声势不断壮大。在这场运动中,《有所渭报》还讴歌了人民的反帝精冲,揭露了封建官僚助纣为虐、自弃其民、取媚美国、破环运动的罪行,鞭挞了保皇党士绅摧抑民气,破环运动的丑恶面目,对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06年夏天,郑贯公夫人马氏突然患了恶疫。自此,郑贯公昼夜服侍在枕侧,衣带渐宽。也许自古天妒英才,等到夫人病体痊愈,他自己反而因为照顾夫人染上了疫症,结果不治,在香港去世了。他的夫人马氏因为他的去世而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不久也服毒殉情了。
作品赏析
《瑞士建国志》是郑贯公的一部重要革命宣传作品。
《瑞士建国志》为章回体,共分l0回,每回前有词一首。正文前的前言部分有赵必振所作《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序》,李继耀校印《<瑞士建国志>小引》和郑贯公的《自序》、《例言》、《目录》、《瑞士国计表》(1900年)及瑞士地图一张。小说作者署名为郑哲(即郑贯公),由中国华洋书局出版,出版时间虽未注明,但据李继耀小引所作时间为壬寅桂月(1902年9月),郑贯公所写《自序》时间为壬寅八月二十日(1902年9月21日),则可推断此书大约出版于1902年下半年。
人物成就
办报十项建议
郑贯公具体提出了十项如何办好报纸的建议:报律不能不先认定也:调查不能不周密也:翻译不能不多聘也;讴歌戏本不能不多撰也:文字不能不浅白也;门类不能不清楚也;报费不可不从廉也;校对不可不小心也;告白不可不选择也:图画不可不多刊也。
轶事典故
“三自”
郑贯公(号自立)、冯自由(号自由)和冯斯栾(号自强)于1900年创办报纸性质的半月刊《开智录》,《开智录》是日本第一个由中国留学生创办的政冶性刊物,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刊物。这是郑贯公创办的第一个以鼓吹革命为主旨的报刊。因为三人分别号自立、自由、自强,故世人称之为“三自”。
1901年初春,传闻清廷将把广东割让给法国,在日本的广东留学生大为震惊,郑贯公、冯斯栾、冯自由等人组织了广东独立协会,提出“广东独立,脱离清廷”的宣言。孙中山对此极力赞扬,从此广东独立协会和兴由会合作共事。
人物评价
郑贯公这位年轻有为的“民族界巨子”,在致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事业中,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显露了多方面的才华,撰写了大量庄谐并具的文章和作品,脍炙人口,风行一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思想之新颖深刻,笔锋之泼辣犀利,语言之诙谐生动,在港粤报人中一时无两”。郑贯公办报生涯虽然短暂,却为革命报刊宣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革命派早期为数不多的杰出的报刊宣传家之一。
郑贯公满怀“热心救世”的爱国激情,挚爱并献身报刊宣传事业,从20岁到辞世,心无旁鹜,6年编辑了6个报刊,其中4个是由他艰苦创办和主编的。在这些报刊上,他“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进行了大量开发民智、唤起民众的宣传。他去世的时候年仅26岁,新闻界同人及他生前好友2000多人为他举行了规模很大的追悼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1 22:45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