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山(1915年8月5日—2000年5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今属河南省新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5年8月5日,郑维山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现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一年
私塾,放牛为生。
黄麻起义前,受父辈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替父为
地下党送信。1927年,
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站岗放哨查路条。
土地革命
1928年,13岁的郑维山投身革命,担任乡少先队中队长。
1930年1月,郑维山加入
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赤卫队副指导员,同年6月带领70多名赤卫队员编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参加红军后,郑维山担任红一军副军长
徐向前的传令兵。后调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队,历任班长、分队长、指导员,参加了花园、新集、双桥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及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进攻战役。
1932年秋,随主力西征,参加了
枣阳、新集、
漫川关等战斗。
1933年春,参加了反敌三路围攻作战、仪(陇)南(部)、营(山)渠(县)等战役。9月,由于表现突出,郑维山由连指导员调任红9军27师81团
政治委员。同年底,又被调任红9军27师政委,成为威震川陕的少年猛将。
1934年春,调任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反刘湘“六路围攻”的西线中部防御作战。6月,奉命率两个团过雪山迎接
中央红军。在达维率先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8月,随主力过草地北上,率部参加包座战斗。红四方面军发起仪(陇)南(部)战役,郑维山反田颂尧“三路围攻”,率部向四川军阀田颂尧盘踞的盐井发起进攻。他以猛打、狠追之势横扫南部以东地区,夺取了盐井,歼敌3000余人,打垮
田颂尧4个团。11月,红30军为加强突击围剿,将本军三个有荣誉称号的
主力团;即“能攻钢军”第263团、“夜老虎”第265团、“能守钢军”第268团,编为第88师,郑维山调任该主力师任
政委,先后率部参加了
广元昭化、
陕南、
强渡嘉陵江、
北川土木、
江油中坝等战役。后随红四方面军返回草地南下,先后参加
绥靖、
崇化、
丹巴、
懋功战役和
天全、
芦山、
名山、
雅安、
邛崃、
大邑战役及百丈关决战。
1936年4月,奉命率一个团西出绒坝岔藏民区,执行迎接
红二方面军的任务,最先与
任弼时、
贺龙红二方面军实现会师。同年8月,第3次过草地
长征北上。10月,在
甘肃会宁再次与
中央红军会师。在
红军长征途中,他三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两次率部迎接兄弟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3月,西渡黄河,随30军编为西路军,血战
河西走廊。西路军失败后,只身讨饭回延安,入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注:战争时期的郑维山图片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郑维山先后任
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教导团政委、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行唐指挥所总指挥、司令员,领导该区军民参加了
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等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
察哈尔军区司令员、
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
石家庄市卫戍司令员、
华北军区第二
兵团三纵队司令员、
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与政委
胡耀邦成为“文武佳配”,参加了攻集宁、战张家口、出击平汉线、三战涞易满、鏖战清风店、解放石家庄和涞水庄町、察南、冀东热西、察绥、
平津等战役、战斗。华北解放后,奉命第十次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
建国以后
1949年10月,郑维山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
1950年,郑维山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
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
彭德怀点将郑维山到20兵团接替回国养病的
杨成武,出任代理
司令员。1953年5月,在金城反击战中,亲自策划指挥三千人大潜伏,开创了现代化条件下白天大规模潜伏作战的范例。20兵团阵地被美军突入战线成了“凹”字形,而美军阵地明显成了“凸”字形。且突进来的阵地宽约20公里,纵深约9公里,美军可以俯视
志愿军纵深和前沿部队,情况十分危急。6月10日,郑维山指挥2个团的前线指挥所、4个营部、15个半步兵连、4个机枪连共3500多人,发起总攻,200多门大炮齐吼,3500多名战士突然出现在美军阵地前沿。经70分钟战斗攻克美军阵地,歼美军27团3个营及师搜索连。此后又苦战4昼夜,打退美军190余次反扑,歼美军7812名,巩固了东线阵地。为
金城战役胜利,迫美军全面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表彰郑维山的功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1年2月,郑维山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与司令员杨得志率部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参加第5次战役、
开城保卫战等。
1952年6月,郑维山调任20兵团代司令员,组织指挥了兵团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
1955年至1971年,郑维山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对部队的战备训练和各项建设,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十年“文革”动乱期间,郑维山同
林彪、
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遭迫害,被幽禁8年。
平反后,于1982年第三次进大西北,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为西北边防建设和西北地区的
绿化工作作出了贡献。
2000年5月9日1时10分,郑维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注:金城反击战图册来源
人物轶事
敢于担当
郑维山18岁就任红88师政委。这支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铁拳。二过草地,两翻雪山,再取懋功,西征“二马”……凡大战、险战、恶战,战战离不开郑维山和他的部队。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他敢于挺身而出,大胆负责。
在围歼敌35军战役中,按命令,郑维山的“任务是在新保安的西面围堵,东面、东南面如有敌人不归他管”。但当时敌104军西进接应敌35军,他果断下令分兵东进阻敌,断其两军会合。这不仅要两面受敌,且属“自作主张”、“擅自行动”,一旦有什么闪失,“要担负违令抗命的罪责”。但郑维山说:“杀头杀我的!”
在朝鲜金城反击战中,郑维山先打“883·7”高地的主张不符合“志司”意图。他又是那句话:“杀头杀我的!”“错了我一个脑袋顶着!” 时任志愿军政委、代司令员邓华知道情况后,立即电告郑维山:“打‘883·7’高地的条件不成熟。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打。” 他回答:“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事实证明,郑维山是对的。
严格教子
他的二儿子郑伟卫所在部队将要赴边参战,父子俩作了一次长谈。郑伟卫告诉他:“个别人,知道要打仗,老早就通过关系往外调。”郑维山告诉儿子:“临战脱逃,应该枪毙!大丈夫为国尽忠,天经地义。不要说调走,连这个念想都不能有!”此言足以证明什么是军人的血性。
病危时他拒绝治疗,说:“针别打了,那么贵,省下来造军舰比用在这儿强。印度还有两艘航母呢,我们到现在连一艘都没有啊!”对于军队思想建设更是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1996年,已经81岁的郑维山,对新任师长的大儿子郑勤清讲了很长一段怎样当好指挥员的话:“第一,带兵的人首先要爱兵,严就是爱。第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光喊‘给我上’不行,必须敢喊‘跟我上’。不然,部队不会有战斗力。”他还对孙子的“将有五德”发了一番议论,认为平时患得患失、怕负责任、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指挥员,战时就会犹豫不决,失去战机,总是被动。这些话凸显了郑维山对于军队建设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也是他一生带兵的经验总结,对于如何治军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笑对重病
1998年4月,郑维山将军在例行检查时,发现肺部有一块阴影,经过反复检查,确诊为
肺部肿瘤,需要做切除手术。开始人们不想告诉他病情,他说:“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是个死,我们这些人要死也早死过几回了,不要跟我打什么埋伏。”人们只好把病情告诉他,他不仅没有精神负担,反而能吃能睡,体重增加。当时,他已年过八旬,手术开始前他又提出要求,不要全身麻醉,以免日后影响记忆和恢复。进手术室前,他还谈笑风生,说:“战斗就要打响了,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按计划打下去就是了。”他还说:“只要从手术台上下来,胜利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手术后三天,他奇迹般地下床了。第五天出现在走廊里,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三个多月后,他来到老部队军史馆的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
两写遗嘱
一年后,病情发生变化,他不得不又住进了
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
化疗。2000年4月19日,根据他的病情,领导和医学专家都要他从北京军区总医院转到
301医院。那天他只提了一个条件:一定要回一趟家。医生和家人怎么也劝不了,他说,我有重要事情,一定要回去一趟。人们不知道,他是要回去写遗嘱。那天他写下的遗嘱大意是:死后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尸体火化,骨灰撒在大别山、
祁连山和河西走廊。
转到301医院后的一天,他对秘书说:“那次回家,写了个遗嘱,现在看还不行,要重写。除了三不外,还要加上一条,
遗体交医院解剖,还有,撒骨灰要给
兰州军区找麻烦,你和几个孩子把它撒在
老家村后的大山上就行了。”又过了几天,他把在部队当副军长的大儿子叫到床边,他口述,秘书记录,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
亲属成员
父亲:郑国麒,曾是村苏维埃农协主席,参加过黄麻暴动。
妻子:孙景波
所获荣誉
1955年,郑维山被授予
中将军衔,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八、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要著作
著有《从华北到西北》、《
郑维山回忆录:从华北到西北》、《郑维山作战笔记:
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等。
人物评价
毛泽东主席曾盛赞:“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周恩来说:“郑维山是个红小鬼,十四五岁参加红军,一直在前方作战,是有战功的”。
聂荣臻赋诗称赞郑维山:“打仗心细如绣花”。
邓小平对郑维山说:“你去兰州军区当司令,我是放心的。”
李先念说:“郑维山不是能不能打仗的问题,是能打大仗、打恶仗的问题!”
郑维山,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
共产主义战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革命前辈郑维山将军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高级将领,被誉为“铁血战将”、“霹雳战将”。
将军亭上的一幅长联精辟地概括了郑维山将军的一生:十三岁革命出生入死历经百战功勋赫赫垂青史,十五岁入党赤胆不改一身正气忠心耿耿昭后人。
人物纪念
将军故里
郑维山
故居位于新县
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有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三间和一个70余平方米的院落,占地158平方米。2003年,将军故居被公布为信阳市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位处屋脊洼自然村东南面,北靠山脊,面临一口大池塘,公路由门前沿伸至“
将军石”山上。
将军故里有将军故居、
将军石、将军亭、藏枪池、碑林、点将台、消息树、红军洞、蝴蝶洞、太平寨、花氏寨等。
注:郑维山将军故里图册来源
文学形象
长篇人物传记:《快马加鞭未下鞍——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
注:人物纪念图册来源
参考资料
郑维山.麻城市人民政府.2015\u5e7405\u670813\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