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汉语词汇
郊野,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o yě,意思是周代王城周围土地统称。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解释
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出处
《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 郑众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汉·王符·《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说、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阙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
三国·魏·曹植《文帝诔》序:“百姓吁嗟,万国悲伤若丧考妣,恩过慕唐;擗踊郊野,仰想穹苍。”
唐·韩愈《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孙枝蔚《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宁。”
王汶石《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 郑玄 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 贾公彦 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现代定义
郊野是城市板块与农村板块的交汇衔接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中心区服务上。郊野的功能内涵会随城市中心区整体功能的演化而演化,在工业化过程中,郊野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疏菜水果、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郊野的旅游度假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相对来说,郊野旅游功能有内容广泛性,层次的多样性、较强参与性的特点。
郊野度假
(1)旅游需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及旅游观念的日渐成熟,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形式,而渴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休闲和身心的彻底放松,休闲度假这一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产生了。以城市居民为典型代表,他们希望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小住、离开城市到大自然中获得休闲,于是郊野度假屋应运而生。
(2)城市环境的恶化和都市生活的压抑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水泥沙漠现象、严重的环境污染、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淡薄的人际关系等等都使城市居民感到身心疲惫,而产生了所谓的“都市文明病”。尽管城市有种种便利及优越条件,但实际上城市已非人类生存的最佳空间。如此而来,郊野清新的空气、优良的环境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对都市居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人们调剂生活、消除疲劳、恢复健康的理想选择。郊野度假屋便成为市民们旅游行为的载体,为人们提供食、住、娱乐等服务。
(3)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休假制度的重新调整。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小长假,为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郊野度假屋的兴起,从动力机制上看,是来自于城市居民躲避恶化的城市环境和都市较大的生活压力、旅游开发商规避城市中心区高昂的地租及其他费用的排斥性内驱力与郊野丰富旅游资源、较低的开发成本及可能获得的优惠政策产生的诱导性吸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郊野发展条件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郊野存在着各种旅游吸引物,首先,郊野空间宽阔,空气清新,有江河湖泊、绿草森林、鲜花烂漫等市区缺乏而市民向往的自然环境;其次,郊野的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也是让城市居民舒心驰神的景物。最后,郊野同样也是众多风景胜地、庙宇古刹、名人陵墓等景观的集聚地。此外,一年四季郊野景色各具特点,春天可踏青、夏天可避暑、汽秋天可采摘、冬天可滑雪,不同时令有着不同的旅游内容,对旅游者具有持续的吸引力。
所以,依托郊野发展旅游度假屋,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二)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
过去郊野交通和通讯条件的不便限制了其发展,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郊野交通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郊间具有良好的可通达性。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移动信号覆盖面越来越广,旅游者即使在郊野也可以保持全方位的通讯畅通,不必担心因旅游休闲度假而耽误业务联系。
(三)充足和稳定的客源市场
郊野度假屋的拥有较充足的客源,主要是短途的城市市民。城市人口的文化层次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相对较多,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激发了市民的休闲度假需求,这种需求比较稳定。新假日制度调整带来的五个小长假,也给郊野度假屋带来了充足的客源。
(四)适当的城郊距离
郊野的位置既能使市区居民摆脱城市背景而有一定的回归自然之感,离家距离不远也能使人有很强的安全感,同时郊野也是市区居民有限可支配时间、资金与时常的休闲出游欲望实现的最佳切合点。
(五)较低的开发成本
郊野没有城市中心区高昂的地租,开发旅游房地产的成本较低。除建设成本外,郊野度假屋管理的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对低廉。此外,郊野旅游的开发,特别是与农业观光和乡村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利于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郊野度假开发
郊野休闲度假旅游因其距离近、路途耗时少、滞留时间长、可重复消费等特点,倍受我国居民的青睐,郊野度假屋从而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上的新亮点,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郊野度假屋的客源主要定位在城市中心居民,基于以上特点,郊野度假屋的开发要把握以下原则:
(1)保持郊野自然特色
首先,在选址上,建设郊野度假屋的区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环境条件,能让客人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宁静的环境,其次,整个区域的建设要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郊野度假屋的建设在体量上不宜大,数量上不宜多,要与整体环境融洽、协调。
(2)多层次原则
现代城市居民收入相差很大,游客的旅游行为和消费行为都分高中低档三个层次。为满足不同层次旅游度假要求,郊野度假屋的设施档次可拉开,高档场所的建造一定要以详细的市场调研为依据,不能滥建。
(3)参与性原则
城市居民前往郊野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是调剂生活、消除疲劳、恢复健康,郊野度假屋的建设在最基本的住宿和餐饮外,开发的其他配套娱乐类项目要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并且这些项目要与当地居民的休闲行为相适应。
商业发展模式
目前, 我国郊野度假屋的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
(1)旅游企业开发,如安徽宁国市恩龙世界木屋村
(2)个人开发,如紫藤花开湖边小屋
(3)农民开发,农民利用郊野农林水资源等开发
(1)景区拉动型
郊野度假屋为服务于人们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产生。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游客休闲度假大多选择风景优美的郊野度假区为目的地,所以,郊野度假屋依附于景区而产生。
(2)市场驱动型
市场驱动型郊野度假屋是指建立在大城市附近(2—3个小时车程),为满足该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而出现的郊野度假屋。此种类型郊野度假屋的建设依托于一定的客源市场,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有要求。
(3)休闲、娱乐设施带动型
比较典型的如紫藤花开湖边小屋,最初产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休闲娱乐等需求,后来逐步发展壮大为郊野度假屋群。
参考资料
郊野.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5 23:46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