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邹(拼音:zōu)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邑(后演变为“阝”),刍(chú)声。“邹”本为古国名,原称邾(zhū),故地在今山东邹城一带。后世多用作姓氏。
文字源流
形声字。“邹(鄒)”,战国文字作图1,左部为“刍(芻)”,作声旁;右部为形旁“”,“邑”可表“国家”“国都”“行政区划”等,“邹”的本义是古国名,故从“邑”。发展到隶书(图4),“邑”旁变化为“阝”。此外隶书“刍(芻)”字中的“屮”偶有写成“十”字形的。偏旁“芻”简化为“刍”,“鄒”也据此类推简化为“邹”。
“邹”有异称异文:也称“邾娄”,省称“邾”。汉时写作“驺”。据段玉裁的解释,“邹”、“邾娄”是由于发音缓急不同,因而写法不同;而“邹”与“驺”则是古今用字的差异。从古代文献材料看,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战国策·赵策三》:“将之薛,假塗于邹。”这里用“邹”。《荀子·仲尼》:“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这句用“邾”。《公羊传·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此处改用“邾娄”。至于用“驺”作国名的例子,见于《汉书·地理志下》:“驺,故邾国,曹姓。”
邹是儒家学派“亚圣”孟子的故乡;鲁国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因此人们又用“邹鲁”指称文化昌盛之地,礼仪之邦。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寇盖,家都邹鲁。”
“邹”有一个假借用法,指“狭小;有村气不冠冕者”。据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考·邹陬》,《史记·项羽本纪》:“鲰生说我。”《集解》引汉服虔:“鲰,音浅,小人貌也。”所谓“邹”,实际当写作此“鲰”字。“鲰”本指小鱼,引申指人的渺小愚陋。“邹”的上述用法应与声符“”的意义有关。“刍”本义指割草,引申而有“卑微,浅陋”义。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側鳩切(zōu)
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从邑芻聲。
说文解字注
“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注:魯國騶、二《志》同。二《志》作“騶”,許作“鄒”者,蓋許本作魯騶縣。如“今汝南新息”、“今南陽穰縣”之比,淺者乃刪去騶字耳。周時或云“鄒”,或云邾婁者,語言緩急之殊也。周時作鄒,漢時作騶者,古今字之異也。邾婁,各本無“婁”,今依《韵會》所據正。《左》《榖》作“邾”,《公羊》、《檀弓》作“邾婁”,婁如字,邾又夷也。邾婁之合聲爲鄒,夷語也。《國語》《孟子》作鄒,三者鄒爲正,邾則省文,故邾篆下不言春秋邾國,此必依公羊作邾婁國也。漢時縣名作騶,如《韓勑碑陰》“騶韋仲卿”,足證。《鄭語》曰:“曹姓鄒莒。”韋云:“陸終第五子曰安,爲曹姓,封於鄒。”《杜諩》云:“邾,曹姓。顓頊之後。有六終,産六子。其弟五子曰安,邾即安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俠爲附庸,居邾。”《前志》曰:“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爲楚所滅。”按《左傳》顓項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祝融之後八姓,妘、曹其二也。然則上文“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此云“帝顓頊之後”,互文錯見也。今山東兖州府鄒縣縣東南二十六里有古邾城。趙氏岐曰:“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此未知其始本名鄒也。
“从邑,芻聲”注:側鳩切,三部。
广韵
側鳩切,平尤莊 ‖ 芻聲幽1部
鄒,縣名,屬兖州。又姓,漢有鄒陽。側鳩切。十四。
康熙字典
【备考·酉集】【邑部】 邹;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5
《龙龛》:俗邹(鄒)字。
【酉集下】【邑部】 鄒;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10
(zōu)《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甾尤切,音驺。《说文》: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徐曰:《孟子题辞》邾国,至孟子时,鲁穆公改曰邹。
又通作驺。《史记·孟轲传》:孟子,驺人也。
又姓。《广韵》汉有邹阳。
(jù)又《字汇补》从娶切,音聚。《史记·孔子世家》:如颜浊邹之徒。正义:邹,音聚。俗省作邹。互详前邓字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22:07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