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书院,位于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
串城街南段,是当时知县魏楠始建于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为
冀南豫北一带最高学府。后历任知县都有人为它筹资捐款,扩建校舍,添加设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时
邯郸县知县龚彦师呈请将邯山书院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小学堂,这是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修建历史
书院产生于唐代,是拥有较多书籍的文化教育组织。明代全国有书院1962所,出现文人依托书院议论朝政的现象。邯山书院的建立是应运而生。清初朝廷担心书院聚集反清力量,采取抑制政策。社会趋于稳定后,开始加强书院建设。乾隆着力构建上下一统、制度完善、定性明确的官办书院体系,寓控制于支持。
邯山书院始建于
乾隆十年(1745年),当时知县魏楠为了振兴邯郸的文化教育事业。便在县治西南,孔庙之西选址“得官地一区,东西若干丈,南北若干丈”。他又认为该书院乃“吾邑创见之举,亦吾邑人士之责也。”相率捐资三百金助役,有山右邢子有条富而好义,慨然金为佐,余亦捐百金以要其成。资金备齐之后,便开始了兴建。
当时邯山书院建有讲堂三楹,左右馆舍各五楹,堂后左右斋各三楹,前为重门,缭以周垣,竣工后,额曰“邯山书院”。书院建好后,深得邑人之欢喜,并接纳学子,培育生、童。
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书院,延师招生。嘉庆十年(1805年),因书院之设六十余年,院舍陈旧,邯郸知县江淑渠便筹资进行大规模的重新修缮,并始筹户村等庄车辆以作书院经费。
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卢昌辅嫌书院太小,他又捐筹资费进行了一次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建“左厢既举,复盖大门一间,北瓦屋五间,东瓦屋八间,并将旧有缺坏者补筑之,不数月一座邯山书院便焕然改观矣。”在这次增扩建后,于同治十一年(1873年),知县英棨又捐田亩钱文(田地二十六亩一分;制钱一千吊;发商生息),捐置其桌凳,使其更加规范化。之后数年间,历任知县不乏为之筹资捐款,不断进行增扩建,增添其设备,使邯山书院成了当时邯郸三座书院中(另外两座书院分别是:城东河沙镇的继志书院和城西户村的五星书院)建筑最宏伟,设备最完好的著名书院。
苏曹村的郭家出过进士郭家修,自幼聪悟过人,为文不假思索,千言立就,寺庙墓碑多出其手。郭家修曾为邯山书院撰写《增筹书院经费碑记》,该碑记中记载了北苏曹绅士倡同衿民为书院捐资津贴的事件。每岁计得剩钱一百八十千文,具呈禀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实施“
新政”,全国掀起举办新式教育的潮流。在这股潮流的波及下,邯郸开始举办新式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龚彦师呈请将邯山书院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学堂”,招生297人,这是
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开设国文、算学、修身(品德)、经书、格致(自然科学)、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废除了“八股文章”,使书院步入了一个新的教育征程。该校由王羹梅、葛昌庆主持创办,李蕴青任校长。
王羹梅和
王琴堂等人一起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不仅接受了新式教育,而且还受到了西方文化观念和开拓实业思想的影响。回国后,他们在邯郸积极介导“新学”,反对“旧学”,宣扬民主思想,在学校中推广新的文化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为邯郸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以后,邯山书院已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办公地点,书院门外矗立的清代咸丰二年的石碑上张贴了许多小广告,碑文已无法看清。
办学规模
邯山书院设有院长,院长由县延聘有名之
进士或
举人,并作为院的主讲;下设有斋长(斋长:书斋之长),斋长由院绅自邑廪生(廪生;明、清时、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生活补助的生员称廪生),充之。每年二月由知县亲自考选生、童入院肄业。生定为十五名,童(明、清科举、凡中学之前,无论老幼皆称童生)定为六名。每月三大课,即:初四日为官课,十四日、二十四日为斋课。生,以超、特、壹分为等级;童则以上、中、次分为等级。优者皆有奖赏,作为科举名进取之预备。邯山书院每岁考取生、童时,也是文、武兼学。
邯郸新式教育最早开办于光绪二十八年,在邯山书院旧址创办了邯郸第一完全小学校,光绪二十九年创办了邯郸初级小学。
建筑规模
邯山书院占地南北56米,东西52米,建筑面积863平方米,现存大殿面宽11.9米,深8.5米,高6.7米,为五架梁前后廊砖木结构布瓦顶。旧志及碑文多有载。
地理环境
邯山书院坐落于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典藏文物
邯山书院碑原十几块。立于邯郸书院,后流散。前后收集6块,将立于碑林。碑高109-157厘米,宽48-71厘米,厚14-19厘米。为同治及光绪年间立。记载县官绅士热心筹资办学,经费来源及开支。
旅游信息
邯郸道俗称串城街,位于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是一条战汉风格的历史街区,南起城南街,北到人民路,全长540米。作为邯郸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和文化地标,
邯郸道是古都
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
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武灵阁、玉皇阁、
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
朱家巷、
秦始皇故里)、
荀子故里(荀子诞生地纪念馆)、
蔺相如回车巷、
蔺相如府、
廉颇将军府、
古战役纪念柱、
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
武灵丛台、张国彦宗庙、
王琴堂故居、汉阙、司马相如题诗枕、
河北银行旧址等人文景观荟萃。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