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博物馆,位于河北省
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北路181号,于2023年5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市级综合博物馆。
建设沿革
2012年2月12日,邢台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建筑设计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馆担纲主创。
2014年12月31日,邢台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5月,邢台博物馆主馆完成主体封顶,同年5月底,辅馆主体封顶。
2019年10月,《邢台博物馆展陈大纲》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市图书馆报告厅召开。
2020年3月,《邢台博物馆展陈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市图书馆报告厅召开。
2020年4月,邢台博物馆项目展陈及精装工程设计—施工EPC工程总承包一标段项目设计方案经邢台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20年第三次会议审定。
2020年8月,邢台博物馆项目展陈及精装工程设计—施工EPC工程总承包二标段项目设计方案经邢台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20年第五次会议审定。
2020年12月30日,邢台博物馆举行开馆揭牌仪式。
2023年5月5日,邢台博物馆正式开放。
2024年1月1日,邢台博物馆《邢国史迹》展厅正式对外开放。
2024年10月,邢台博物馆加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
建筑布局
邢台博物馆是河北省布展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以契合邢台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外形为“唐风元韵”、一主四辅的仿古形式,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810平方米,四周分布着四座辅馆和三道连廊,是一座空间舒适、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市级综合博物馆。邢台博物馆包括广场、序厅、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陈列馆、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咖啡厅、文创商店、文物保护中心、办公区和地下车库等部分。
邢台博物院地上4层、局部5层,地下1层、局部2层,总高度约37米,设井地长风、千年邢窑、邢国史迹、 宋金明墓、镌石昭华、百年大业、邢襄记忆等7个常设展陈,共17个展厅。
负一层(B1)分布有邢台博物馆报告厅、E1展厅(邢国史迹展)、E2展厅(宋金明墓展)、E3展厅(镌石昭华展)。
一层(1F)分布有邢台博物馆序厅、服务台、咖啡厅、文创商店及D1展厅、D2展厅两个临时展厅。
二层(2F)分布有A1展厅、A2展厅、A3展厅、A4展厅(井地长风展)。
三层(3F)分布有B1展厅、B2展厅(千年邢窑展)及B3展厅、B4展厅两个交流展厅。
四层(4F)分布有C1展厅、C2展厅(百年大业展)及C3展厅、C4展厅(邢襄记忆展)。
五层(5F)为邢台博物馆办公区,不对外开放。
陈列展览
序厅位于邢台博物馆主馆入口处,正面为四块高9.9米的大型浮雕,展示了邢台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长达万余年时间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风貌,从左至右依次为:
第一块浮雕展示了牛城传说、祖乙迁邢、邢侯建国等内容。
第二块浮雕展示了巨鹿之战、刘秀登基等内容。
第三块浮雕展示了邢窑兴盛、大唐祖籍等内容。
第四块浮雕展示了紫金山五杰、明清府城等内容。
除此之外,浮雕上还展现了邢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宋璟、刘秉忠、郭守敬等,以及部分重点文物如邢侯簋、商代玉戈、“盈”字款邢窑白釉罐等。
序厅顶部,装饰有数十盏方形装饰灯,装饰灯中间有一“井”字,“井”是邢台最早的名称,这个“井”字是西周时期的金文字体,造型来源于出土于邢台市后流失海外,现藏于
大英博物馆的
邢侯簋铭文。共同构成“井方”这一历史元素。
《井地长风——邢台历史文化展》位于邢台博物馆二层,由A1、A2、A3、A4四个展厅组成,是邢台博物馆展出文物最多的陈列,以时间为主线,通过文物来讲述邢台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清朝末年,长达数万年的历史。有史前文化、商周文明、战汉风云、隋唐史迹、宋元瑰宝、明清风采等6个单元。
邢台历史文化(一)展厅,主要展示旧石器时代至商王祖乙迁邢时期邢台的历史文化。
邢台历史文化(二)展厅,主要讲述的是邢台在两周到两汉时期的邢台的历史文化。
邢台历史文化(三)展厅,主要展出后赵石勒政权至宋代邢台的历史文化。
邢台历史文化(四)展厅,主要展出元代至清末邢台的历史文化。
《千年邢窑——邢瓷文化艺术展》位于邢台博物馆三层,由B1、B2两个展厅组成,有邢窑兴起、白瓷鼎盛、邢器传承和窑工之谜4个单元。
邢窑是我国白瓷的发祥地、“南青北白”的代表窑口,烧制于北朝晚期,鼎盛于唐,终于元明。邢窑白瓷的成功烧制打破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在中华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一单元邢窑兴起,主要展示北朝和隋代时期邢窑由兴起走向成熟的历史。
第二单元白瓷鼎盛,主要展示唐朝时期邢窑全盛期的历史,史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第三单元邢器传承,主要展示宋代、金代和元代时期邢瓷发展传承的历史。
第四单元窑工之谜,主要介绍邢窑的烧制工艺和流程。
《百年大业——邢台近现代历史展》位于邢台博物馆四层,由C1、C2两个展厅组成,展示了邢台地区自1919年(民国8年)5月4日,
五四运动起至今的发展史。
第一展厅主要讲述了邢台红色革命历史的发展传承。从五四运动爆发到邢台地区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从九一八事变到邢台解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英勇的人民用意志和热血书写了伟大的革命史诗。
第二展厅主要讲述了邢台自建国初期至今的发展成就和历史事件。发展成就展示了邢台的早期城市规划,工业的起步和蓬勃发展,城市面貌的变迁、旅游业及农业的发展等内容。历史事件展示了
1963年海河特大洪水、1966年
邢台大地震等内容。
《邢襄记忆——邢台民俗和非遗展》位于邢台博物馆四层,由C3、C4两个展厅组成。
第一展厅民俗展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处燕赵文化、运河文化交汇点上的邢台,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俗文化。
第一单元为“邢台农家”,主要展示邢台地区典型的传统古村落建筑模型。邢台地区有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这些农家文化是中国北方传统农业文化的缩影,勤劳朴实的邢襄百姓在这片土地上世代耕耘,演绎着从古至今悠久岁月的邢台人家故事。
第二单元为“春种秋收”,主要展示了邢襄大地上春种和秋收等农业场景,展示的实物有犁铧、镰刀、锄头、铁锹和耙子,这些都是平原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典型农具。
第三单元为”邢台传统集市“。主要展示了展示顺德府南关,以步入式场景和沙盘展示邢台传统集市,复原老街的原貌及五大行业的老字号店铺。邢台地区商业的繁盛历史悠久,明清时期,邢台境内的传统市集商业达到鼎盛,其中以顺德府南关为最,被誉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除此之外,本展厅还展示了传统家具民间物品。
第二展厅非遗展厅。主要展示了邢台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包括秧歌戏、威县土布纺织、乱弹,广宗太平道乐、柳编技艺,平乡梅花拳、隆尧招子鼓、宁晋工笔画、内丘神码、沙河皮影戏、开发区藤牌阵等。
《邢国史迹——邢候墓出土文物展》位于邢台博物馆B1层(负一层)E1展厅,重点展示了两周时期邢侯所建的邢国留下的文化遗存。展览了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以及复原了邢国墓地发掘现场,展览了邢国墓地实景图片及介绍,为研究西周时期邢国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宋金明墓——邢台古墓文化展》位于邢台博物馆B1层(负一层)E2展厅,重点展示了近年来邢台考古发掘的三座古代墓葬,分别是广宗县大王村宋代砖室墓、信都区柳林村金代壁画墓和临城县明代李席吾墓。
邢台自古以来为人文荟萃之地,多年以来,境内屡有古墓葬被发现,走进古墓——邢台宋金明墓展通过展示近年发现的宋代、金代和明代的古墓,揭开地下世界的神秘面纱,让观众近距离一睹真容。同时辅以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现古代墓葬内部的细节,从而了解邢台地区的墓葬文化。
《镌石昭华——邢台石刻文化展》位于邢台博物馆B1层(负一层)E3展厅,汇集了邢台地区部分古代较为有名的碑刻、石造像、墓志三大类石质文物,共百余件。由佛教造像、碑刻墓志2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佛教造像。邢台地区佛教历史悠久,古代佛教造像以邢台南宫后底阁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为代表,后底阁遗址出土文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各具姿态。部分造像还带有题记,并有明确纪年,是河北继20世纪50年代曲阳县修德寺之后佛教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对推动佛教考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碑刻墓志。碑刻和墓志是带有铭文的石刻,具有文献、书法、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意义。邢台境内的碑刻墓志,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以明、清两代遗留的数量最多,此外唐代墓志也不在少数。
建筑特色
邢台博物馆整体建筑风格为唐风元韵,由“中央殿堂、四隅崇楼”建筑群组成,内部大厅形成一个高度空间变化的内部中庭空间,主要展厅环绕中庭布局,自然光由顶部洒入中庭,形成灵动宜人的大厅,高20米的“珍宝盒”悬浮在中庭上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空间形式,既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元素又有所创新,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馆藏文物
邢台博物馆展陈内容丰富,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时期的各类文物,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石器、木器、金器、雕塑、书画、近代工业器物、红色革命文物等类型。
馆藏文物11454件(套),珍贵文物1355件(套),以陶、玉、瓷、石、金、铜器为主,精品文物有商嵌兽首直内玉戈、商“耳为父癸”兽首鋬兽面纹铜爵、唐邢窑“翰林”款白釉罐、错金四神几何纹长颈铜壶等。
文化活动
2020年12月31日,邢台博物馆迎来首批学生团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022年3月29日,邢台博物馆举办了邢台博物馆讲解词优化提升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上,讲解词执笔人顾成立老师结合对博物馆的认识和邢台博物馆现有的解说词,以及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学术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对现有解说词进行分门别类和查漏补缺,根据从史书中找出对邢台的重大记载,阐述了邢台在中国都城发展史的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从秦至清代邢台地区行政建制讲起,梳理邢台地区历史上行政建制的关键点,表明了邢台作为中原北部的关键地理位置,在历代封建王朝治理、统一中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2年5月9日~13日,邢台市第一届“邢博杯”讲解员大赛在邢台博物馆成功举办,大赛以“讲邢台历史、亮邢台名片、显文化自信、展个人风采”为主题,通过竞赛的形式来发掘邢台优秀的讲解员。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二个阶段进行,77名报名选手中有来自在校大学生、教师、导游、媒体工作者及博物馆爱好者等多个行业领域,经过激烈的选拔,最终,大赛共评选十名优秀讲解员、十名金牌讲解员、冠军、亚军和季军选手在金牌讲解员中产生。此次比赛达到了深入挖掘邢台历史文化,打造邢台城市文旅名片,推动讲解员队伍建设的目的。接下来将继续办下去,使之成为邢台博物馆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金字招牌”,使邢台博物馆展现新作为,储备新力量,树立新形象。
2023年5月4日下午,邢台市举办第一期“太行泉邢台市举办第一期“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文化讲堂,邀请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广播电视台“金话筒奖”获得者白燕升作专题辅导。白燕升以《审美,一座城市的“变力”》为题,从审美与艺术、城市品牌打造、审美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审美与生活、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讲堂以视频直播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邢台博物馆,邢台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设分会场。
2023年5月18日下午,参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大型集中采访活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者来到邢台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邢台悠久历史文化魅力,助力宣传推广“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
2024年2月2日,值此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之际,邢台博物馆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60多家文博机构策划的《龙行中华—— 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于2月2日在邢台博物馆拉开帷幕,为广大公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本次展览以“祥龙”为主题,汇聚了众多与龙相关的文物艺术品影像,涵盖了陶瓷、玉器、绘画、雕塑、服饰、青铜器等多个艺术门类。展厅内,文物龙与艺术家们书写的各种艺术字“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这是“龙行中华”龙纹文物展在邢台展览的一大亮点。同时,一楼序厅两侧还布置了文物龙纹红墙和2024龙年打卡点,在序厅内营造出浓厚的春节氛围。
作用价值
邢台博物馆位于邢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区,是河北省布展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以契合邢台市的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力求打造一座空间舒适、功能完备、设施齐全、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建筑。极大提升了邢台市文物的保存和展示条件,同时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振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将为弘扬邢台优秀传统文化、燕赵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以邢台博物馆建成为契机,邢台市将重新策划新的城市品牌,打造新的城市形象;大力开展文物活化工程,让文物“活”起来、让非遗“活”起来;着力做好后期布展工程,精心组织上展文物,提升智慧化、数字化水平,使之真正成为文化展示、研究、交流的中心,成为对外开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所获荣誉
2020年1月,邢台博物馆被评为“邢台十大新地标”之一。
2022年,邢台博物馆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公共建筑装饰类)。
2022年7月,邢台博物馆被命名为邢台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2年12月,邢台博物馆荣获河北省建筑工程装饰奖。
2023年12月,邢台博物馆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邢台博物馆位于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北路181号。
开放时间
2023年8月19日,邢台博物馆官微消息,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大家的中午参观需要,8月20日开始,邢台博物馆开放时间调整为全天开放,正常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预约方式
据邢台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参观便利,满足人民群众节假日期间文化生活需求,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邢台博物馆取消预约参观机制,观众可直接刷有效身份证件进馆参观。
交通线路
公交:可在博物馆站(24路)、开元卫生街口站(2路 ; 9路 ; 20路 ; 109路 ; 903路 ; 905路)、开元寺站(906路 ; 907路)、红星开元路口站(24路)、九璟台站(2路 ; 9路 ; 20路 ; 109路 ; 902路 ; 903路 ; 905路 ; 906路 ; 907路)下车,步行至博物馆西广场。
自驾:可驶入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北路181号邢台博物馆南门(红星街)地下车库,根据导引牌乘坐直梯或走步行梯到达地面广场,由西门入口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