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农业学校是1986年前全省唯一的一所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遵义农业学校于1955年经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1956年9月24日正式成立于
贵州省遵义市
湘江河畔汇川坝,开始向全地区招生。1958年秋,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师资不足百人的学校升格为“遵义农业专科学校”。三个月后,学校根据遵义地委决定搬迁至遵义县南白镇,不少专业建在遵义市(现红花岗区) 、
遵义县、
湄潭县等地。在1991年办学评估、1992年水平评估中顺利通过。1993年选优评估中,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中等学校。
学院由原国家重点中专遵义农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和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四校一所”合并。学院2002年4月18日成立。 1、原遵义农业学校 贵州省遵义农业学校是1986年前全省唯一的一所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遵义农业学校于1955年经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1956年9月24日正式成立于贵州省遵义市湘江河畔汇川坝,开始向全地区招生。1958年秋,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师资不足百人的学校升格为“遵义农业专科学校”。三个月后,学校根据遵义地委决定搬迁至遵义县南白镇,不少专业建在遵义市(现红花岗区) 、遵义县、湄潭县等地。1959年,全省各地区农专统一合并为遵义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春,遵义农业专科学校根据有关精神下马停办,1963年春,“遵义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遵义农业学校”,于同年借用遵义市忠庄水泥厂厂址复办。1966年春,因遵义市忠庄水泥厂上马,遵义农业学校被迫再易校址,迁至遵义县新蒲镇(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办学。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经磨难的遵义农业学校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80年,教育部11号文件,确定遵义农业学校为全国重点中等学校。1986年,省地投资260万元,兴建教学楼、实验楼、食堂、礼堂、澡堂等教学及生活设施。在1991年办学评估、1992年水平评估中顺利通过。1993年选优评估中,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中等学校。 2、原遵义财贸学校 1958年4月经遵义地区专署批准建立遵义财经干部学校,在现遵义市汇川区汇川坝(今遵义师院校址),开始向全地区在职干部招生,1958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义财经干部学校升格为遵义财经专科学校。根据有关精神,1961年7月~1962年6月,遵义财经专科学校停办,1962年7月根据省政府、遵义专署有关精神将遵义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遵义财经干部学校,校址从汇川坝迁到官井路(现遵义职院西校区)。1967年12月,遵义地革委决定将遵义财经干部学校、遵义供销合作干部学校、遵义供销合作学校、遵义商校合并为遵义财贸学校。 在“文革”中遵义财贸学校从未间断办学。粉碎“四人帮”后,遵义财贸学校在省、地(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学校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学设施得到极大发展,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98年评为省级重点中专,2001年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3、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于1958年经遵义
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成立。原名遵义行署
工业科学研究所,74年更名为贵州省遵义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1997年,撤地设市后,经市编办下文,更名为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000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呈报《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请示》(遵府呈〔2000〕98号),2001年8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黔府函〔2001〕423号),“同意遵义农业学校、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和遵义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18日,学院挂牌成立。2003年3月,学院正式运行。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系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原国家重点中专遵义农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学校、遵义市农机学校和遵义农机研究所等“四校一所”强强组建。学院2002年挂牌成立,2003年正式运作。现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坐落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业科技园内,西校区紧邻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学院设立的教学机构有:农学系、会计系、动物科学系、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人文科学系和基础部等;科研机构有:农业机械研究所和植物组培中心。学院拥有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汽拖培训中心、会计及商务模拟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工1346人,专、兼职教师12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80人,讲师487人。2004年共有600余篇科研学术论著、论文在全国各类杂志、期刊上出版和发表。
学院以学生为本,实行多证书制。大专坚持“有文化,学技术,会应用”和本科坚持“懂理论、高技能、会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方式灵活,学院办学方式灵活,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贵州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基本形成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各类在校学生36590人,其中高职生25300人,本科生6390人。
学院实验实习设施完善。实践教学大于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行学生成绩综合形成考核评定办法,全面客观地肯定学生的成绩。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增设社会急需专业,为学生创造成才和就业的理想平台。
学院视学生就业为生命线,与环卫和劳动力等单位实行订单式办学,连续两年举办校园人才交流会。贴近市场培养人才。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基本都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成都、重庆、苏州、贵阳、遵义等大中城市就业。
学院教学机构设有:农学系、会计系、动物科学系、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人文科学系和基础部。科研机构有:农业机械研究所和植物组培中心。学院拥有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汽车驾驶培训学校、会计及商务模拟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院设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贵州省第九十九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现有教职工248人,教师166人,行政人员72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政工师47人;讲师、实验师、政工师95人。拥有一支由注册会计师、
注册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农艺师、研究员和工程师等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馆藏图书16万册。在校生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