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花鼓戏
戏曲剧种
今“通城花鼓戏”实为“通城提琴戏”,民间亦有“提琴花鼓戏”之称。提琴戏由湖南临湘花鼓戏(湖南花鼓戏系统中属“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和部分锣腔、小调演变而来,其名源于其主伴奏乐器“嗡琴”又称“提琴”(今改为“大筒”),故得名为“提琴戏”。
戏剧介绍
今“通城花鼓戏”是由湖南临湘花鼓戏(在湖南花鼓戏流派中属岳阳花鼓戏)与长沙花鼓戏融合发展形成。非指早年流行于通城的“天沔花鼓”即现今所谓的“通城打锣腔”。在湖南(长沙)花鼓戏并未流传到通城之前,通城曾一度同时流行天沔花鼓戏、巴陵戏、提琴戏(岳阳花鼓戏)、楚剧、汉剧等各大剧种。但其中属提琴戏流行最广,发展最快,流传最久,最受通城各地人民群众之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流传于通城的各个剧种早已销声匿迹,唯独通城花鼓戏(提琴戏)久传不衰,一枝独秀。提琴戏在经与之同属湖南花鼓戏且在湖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又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通常所称“湖南花鼓戏”)巧妙结合之后,更是广受各地戏迷群众的喜爱与支持。
发展历程
提琴戏原系湖南岳阳的花鼓戏,约于清光绪年间流传到通城、崇阳等地后,据说为了与当时流行于当地的“天沔花鼓”即今所谓“通城花鼓戏(打锣腔)”区别开来,故改称“提琴戏”。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率班来通城演唱,后来岳阳戏班解散,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落户通城定居,授徒传艺,当地遂出现业余的戏班。
提琴戏在形成初期,角色多为一生一旦或生、旦、丑各一人组成。随着大本头戏的增加,逐步发展成八个行当: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提琴戏在通城、崇阳形成之后,随着提琴戏的不断流传和兴起,更是由于地方戏曲艺术逐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过湘东北地区辐射至鄂东南地区。特别是在邻近湖南的通城、崇阳等地,长沙花鼓戏又与原本同属湖南花鼓戏系统的由岳阳花鼓戏演变而来的通城提琴戏”有机融合,发展形成了现今的“通城花鼓戏(提琴戏)”。
主奏乐器
通城花鼓戏(提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嗡琴”,因早期的“嗡琴”无“千斤”,而杆上安有钉子,演奏时,操琴者以左手拇指勾钉握杆,将琴筒抵在腰腹部站着演奏,形似提着琴拉,故俗称其为“提琴”,提琴戏也因此而得名。“嗡琴”过去为民间艺人自制,其发音低沉厚重,音色粗犷高亢。好似群蜂在蜂共鸣,其声“嗡声嗡气”,即在临湘当地发明之初将其命名为“嗡琴”,故“临湘花鼓戏”又称“临湘翁琴戏”。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无论是岳阳花鼓戏还是通城、崇阳等地的“提琴戏”都改用与“嗡琴”音色相似、且演奏效果更佳的湖南花鼓戏主奏乐器——“花鼓大筒”。现今采用的“大筒”即“提琴”均为湖南乐器厂制造。经改进后的新型大筒,全长约82厘米,琴筒用竹黄较厚的精选楠竹旋制,亦呈圆筒形。筒前口蒙以当地所产菜花蛇、乌梢蛇等蛇皮,琴杆改为红木杆,琴马由竹马改用高粱稻秸制作,丝弦改用钢丝弦,并在琴筒下增置底托。因此发音尖锐、明亮,富有特点。其声音低沉,音量巨大,可传数里,无固定音高。拉时发起伏不断的“嗡嗡”声,因此革新改进大筒的基础上,也一定程度上保持和继承了其原来的风格和特点。
声腔风格
声腔音乐
通城花鼓戏(提琴戏)的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结构,辅以板式变化。主要包括声腔曲牌、过场音乐以及打击乐。打击乐又分文、武场。
其中的“打击乐”则照搬岳阳花鼓戏中常用的“锣鼓经”,声腔曲调起初基本是以岳阳花鼓戏中“琴腔”为主旋律,部分剧目亦兼用“打锣腔”,因此声腔模式及锣鼓点子极为有限。而随着提琴戏的发展,大本头戏不断增加,根本无法满足剧情需要。众所周知提琴戏的主要声腔“琴腔”擅长演绎悲凄剧目,故从整体而论“琴腔”中曲牌多为哀调式。声腔曲牌是诠释剧中情节情绪、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手法。单一的声腔模式无法演绎出剧目中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变化。虽然“琴腔”的曲调有一百来种,但常用的曲调仅有十几种,且表现力不够,实用性不强,因此在排演大型剧目的同时显得异常吃力。后来得益于长沙花鼓戏的传入,彻底弥补了这一不足。
长沙花鼓戏除了具有类似于“琴腔”粗犷高亢、豪情奔放、善于抒情的唱腔特点之外,又有提琴戏与之无法媲美的欢快明朗、生动活泼音乐的特点。加之长沙花鼓戏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优美朴实、通俗易懂的表演风格又与提琴戏不谋而合。长沙花鼓戏与岳阳花鼓戏(通城提琴戏)大同小异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正是长沙花鼓戏与岳阳花鼓戏同属湖南花鼓戏系统的充分体现。因此长沙花鼓戏在传入通城地区后,即深受通城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通城花鼓戏(提琴戏)在后来发展改革的同时,充分综合地吸收了岳阳花鼓戏与长沙花鼓戏的风格特点,将岳阳花鼓戏的“琴腔“与长沙花鼓戏“川调”的巧妙地融为一体,集“琴腔”与“川调”之长。也仿照长沙花鼓戏中文武场的“锣鼓经”整理创作了一套适用于通城花鼓戏(提琴戏)的“锣鼓经”。过场音乐则多以岳阳花鼓戏中的过场音乐为主,亦兼用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通时在为了能使“通城花鼓戏(提琴戏)”更加回归于本土化,更加凸显通城地方特色,故而积极发掘传承了过去通城提琴戏的曲调音乐风格和声腔演唱风格。较多地运用了通城本地的民间山歌小调,道教音乐使其穿插其中使用。使其形成了独具通城本土特色的文化艺术底蕴。
声腔特点
通城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是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琴腔“是在保留梁山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与湘东北地区的语言、民歌、风俗音乐有机融合,发展成为极具特色,为湘鄂赣毗邻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声腔。板式结构上“琴腔”除保持单、夹句子基本形态外发展产生了“两板半”,类似“快板”的“紧板”和类似“导板”的双凄头单凄头,以及梢腔的首尾扩大变化形式。从而增加了新的节奏层次和新的板式变化。故在湖南花鼓戏系统中独树一帜。
提琴戏的“正调(单句子)”长于叙事,亦善抒情,是使用得最多的一个曲调,在其结构上有重复与其承转合两种形式。它为五声宫调式演唱哪个时演员根据唱词,结构临时转调,这种唱法艺人们称为“败韵”,在湖南花鼓戏系统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由于“正调(单句子)”板式灵活,唱法变化多端,后又派生出了哀调、梦调、数板、一字调 等。通城花鼓戏“西湖调(夹句子)”是一个叙事性较强的曲调,虽与长沙花鼓戏西湖调同宗,并且句式结构、调式相同,但由于各自强调的骨架音不同,故而行腔各异,加之不同的语言特点,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无论从广泛与否、唱法和风格乃至给人的直接感受个实际效果等方面都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提琴戏中的凄头导板,有双凄头和单凄头之分,多用于表现悲痛欲绝的情绪,故称为哀调子。唢呐领奏,锣鼓伴奏并有叫头,常用于转换气氛,或作为正调转入哀调以及梦调、一字调、数板的过渡形式。最具特色的是男腔“尾音翻高收腔”最为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剧种特色。“锁斗”是通城花鼓戏唱段的结束形式,通城花鼓戏中“琴腔”中的曲调基本上都用“锁斗”形式梢腔。它是唢呐接腔,锣鼓伴奏来结束唱段。在“锁斗”中结束的后三个字不唱用唢呐包腔,这种梢腔形式为通城花鼓戏“琴腔”特点之一。根据剧情和人物特点的需要“锁斗”又有梢全斗和锁半斗之分。
演唱特点
通城花鼓戏(提琴戏)的演唱特点分为:小音(即假声)、本声(即真声)、童子音(似半声)、冷音(炸音)。正旦、花旦、闺门旦均用小音演唱;小丑、婆旦用本声演唱;奶声用童子音演唱;小生以本音演唱,小音结束;老生以本音演唱,小音过渡,冷音结束。
主体声腔
通城花鼓戏的曲调声腔为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和长沙(益阳)花鼓戏中的“川调”两类。主体声腔为“琴腔”。部分剧目兼用岳阳花鼓戏中的“打锣腔”(岳阳花鼓戏分琴腔、打锣腔、散曲)。
岳阳花鼓戏“琴腔”(即通城提琴戏):
代表曲调有正调(单句子)、哀调其次有:梦调、数板、一字调 、阴调、岳阳西湖调(湘阴调)、杨乃调、游春调、出门调、思夫调、相思调、岳阳辞店调等数十种常用曲调。以及有荷花调、回门调、出门调、把奶调、十绣调、卖胭脂调、梅花引、佛陀调等几十种小调。
湖南花鼓戏“川调”(即长沙花鼓戏):
代表曲调有反十字调(打采专用)、长沙西湖调(一、二、三流)其次有:宁乡正调、过江调、渔鼓调、道情调、花石调(花石烂板子)、辞店调、南数板、反西湖、南数西湖、阴告状、六音神调、和调、嫂子调、十字调、采茶调、梁山调、木马调、讨学钱调、四六调、罗汉调、放羊调、还魂调、等等几十种常用曲调。以及有放风筝、雪花飘、洗菜心、瓜子红、三炷香、望郎调、等等小调。
岳阳花鼓戏过场音乐(曲牌部分):
引子、大挑子、小挑子、扭丝、大开门、小开门、大牌子、小牌子、哭相思、一爪风、哭皇天、朝天子、传茶扫地等等。
长沙花鼓戏过场音乐(曲牌部分):
大开门、小开门、南进宫、哀哀调、游花园、风送云、得胜令、浪淘沙、照花台、步云霄、小桃红、伴妆台、柳叶金等等。
“琴腔”和“川调”大多 长于叙事,亦可抒情。上下句结构,两句间均有过门。另有丰富多彩的通城民间小调。
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初期,通城花鼓戏(提琴戏)角色单一,多为一生、一丑,后经过艺人的,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表演增至三生四旦,即“老生、小生、奶生”,“正旦、闺门旦、花旦、老旦”。通城花鼓戏多为民俗风情戏,宫廷武功戏较少,因而没有专业的武生行当。
语言艺术
“唱腔”“念白” 用通城方言(书面语)略带“长沙官话”的味道。湖南花鼓戏已规范成为六个不同特点的剧种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和岳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流行地区最广、艺术发展比较成熟, 影响较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 流行湘乡、新化、浏阳、安化等地的长沙花鼓戏和流行岳阳、汨罗、临湘的岳阳花鼓戏, 这些地方各县土语乡音彼此不通, 益阳、宁乡、湘潭等市方言四声音调也有千差万别, 但一到舞台表演, 演员们统一按要求讲规范的长沙官话。
传统剧目
通城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当地传统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其中早期的“二小”、“三小”戏,大都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爱情,泥土气息浓厚,生活情趣丰富。一些多角色的大本戏,具有反抗封建道德、追求婚姻自由以及惩恶扬善的内容。这些传统剧目,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大剧目有:《柳明英下海》、《香魂恨》、《七姐下凡》、《母女讨饭》、《慈母泪》、《三子贵》、《三子争父》、《赶春桃》、《双合莲》、《张广大上寿》、《刘海砍樵》、《卖茂郎》、《二姐下凡》、《朱买程卖柴》、《金钗冤》、《韩湘子》等。
小剧目有:《补缸》、《讨学钱》、《药板凳》、《小姑贤》、《驼子回门》等。
流传保护
除通城相关部门对外宣称通城本地流传的是所谓”通城打锣腔“之外(实则附会通城花鼓戏),在全县境内乃至周边县市基本广为流传。
通城县虽然成立了“通城县花鼓戏剧院“,但对应的剧种概念模糊,因其一贯对外宣称通城流传的地方剧种为所谓由天沔艺人流传至通城的“天沔花鼓”,即其称之为“通城打锣腔”也名“通城花鼓戏”,故无法确切知其指明哪一剧种。但通城实际流行的确为本词条所述之由提琴戏与花鼓戏融合形成的“通城花鼓戏”。
参考资料
通城提琴戏.中国通城网.
通城花鼓戏.红色通城.2016-10-02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4 16:05
目录
概述
戏剧介绍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