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令
政治学术语
通令又称“职务训令”。行政长官关于某一法律和条例的解释和某项公务的实施办法,根据层级指挥权所发出的命令。适用于其管辖下的全体公务员和机关,具有普遍性质,通令对公务员具有拘束力量,不服从命令可能受到处分。通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性的通令,一类为条例性的通令,前者对外界人员不具有执行力量,属于内部行政措施,后者对外界人员具有执行力量,适用关于条例的规则,二者的区分根据通令的内容确定,一切对于法律秩序增加新规定的通令,属于条例性质,具有对外界执行的力量,一切对法律秩序没有增加新内容的通令,属于内部行政措施,只在内部行政关系中产生下级服从义务。而不能以通令所使用的名称或形式判断。
基本解释
1. [issue a general order]∶上级机关把同一命令发到所属的若干地方、部门,也指发往各处的同一命令
2. [transmit an order]∶传达命令
引证解释
1. 传达命令。
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2. 把同一命令发到若干地方。
徐迟 《凤翔》:“这条法令已由 华北 人民政府通令了各行署省府及 天津 海关。” 树棻 《姑苏春》第六章四:“﹝司令﹞通令各地特务机关一定要负责好各个城市的治安警备。”
3. 发到若干地方的同一命令。
阿英 《关于古物》:“前几天 广东 固已发出读经通令,而某方面也说教材务必注重礼义廉耻,孝弟忠信……即此一端,可以想见古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沙汀 《还乡记》十一:“这个倒是根据通令办的呵!”
写作要点
通令的写作一般包括三部分:
(1)标题
通令的标题通常要求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类别三部分齐全,不可省略。
(2)正文
通令的正文一般由如下内容构成:即主要执行这项命令的机关、发文的目的、通令的内容等。还要在正文的结尾,写上“以上通令,应公告全体公民周知,切实遵照执行”等语。
(3)落款法定作者、日期。
通令是需要全民皆知的行政法令,所以行文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是极其重要的。
运用例文
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
国发[19××]××号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百分之十以上。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台湾猴、羚牛、白唇鹿、黑麂、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褐马鸡、雉鹑、黑颈鹤等一百多种是闻名世界的我国特产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此外,还有丹顶鹤、白鹤、黑鹳、天鹅、黄腹角雉、绿尾红雉、白冠长尾雉、多种长臂猿、叶猴、毛冠鹿、雪豹、野骆驼等珍稀濒危种类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这项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保护及合理利用这项资源,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学、卫生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不少地区仍发生猎捕珍贵稀有野生动物,严重破坏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事件,以及违章出口这些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
为了坚持制止上述违法行为,加强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特通令如下:
一、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要加强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求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爱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和美德。为了把这项工作搞好,各地应结合“爱鸟周”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集中一段时间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坚决制止乱捕滥猎珍贵稀有野生动物。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关于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规定,对违反这些规定,私自猎捕珍贵稀有野生动物,买卖、走私出口这些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彻底追查,依法惩办。要抓住典型案件,从严从速处理,并在报刊上公布,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与此同时,对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三、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狩猎生产和猎枪、猎具的管理。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准擅自生产、销售猎枪和气枪。国家关于禁猎的地区和时间以及禁止使用的狩猎工具和方法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违者依法惩处。
四、禁止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如有特殊需要出口时,必须按国家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核准,发给允许出口证明书。
五、加强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工作,有计划地开展这些动物的资源考察和人工驯养繁殖等工作。为了驯养目的需要捕捉国家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六、注意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繁殖地区应按国家规定划为保护区或禁猎区,加强管理和建设。对于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应禁止一切影响其繁殖生存的生产活动。
以上通令,应公告全体公民周知,切实遵照执行。
×××
19××年×月×日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11 13:03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