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摩缕波国
古时南亚诸国之一
迦摩缕波国(东辉国)为古时南亚诸国之一,其故都位于今天的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Gawahati)。
迦摩缕波国为古代南亚诸国之一,迦摩缕波是梵语Kamarupa的音译,意为“美丽的”,中国古籍还译做:缕迦摩波国、个(箇)没卢国。
该国约存于公元350-1140年间。公元4世纪左右,阿萨姆人建立迦摩缕波国,13世纪来自缅甸阿霍姆人(泰族的一支)征服迦摩缕波国,建立阿霍姆国。
领土面积,根据七世纪玄奘和十世纪《卡莉往世书》的记载,迦摩缕波国的西部边界是卡洛多瓦河(Karatoya River);东部边界是今阿萨姆邦萨地亚县(Sadiya)的东端;南部边界在现今孟加拉国的达卡迈门辛之间;北至不丹,该国的中心地带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玄奘记载,:“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经考证,该国都城故址,位于现今印度西部的高哈蒂(Gawahati)市,该市也是阿萨姆邦坎如普县(Kamrup,译名似以古代译法“迦摩缕波”县更为妥当)的行政首府。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Tsangpo)流经此地,在阿萨姆境内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进入孟加拉国境内后称为贾木纳河(Jamuna),与恒河汇流后称为帕德玛河(Padma,意译为博多河)进入大海。
迦摩缕波国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今人尊崇湿婆的化身克里希纳神和其配偶卡莉女神,部分人信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温和。
迦摩缕波国是最早与我国交往的国家之一,《史记.大宛列传》中的“滇越”可能就是该国,《魏略》、《后汉书》中的“盘越”即是此国。约贞观九年间(公元636年),玄奘法师应国王拘摩罗(一译鸠摩罗)的邀请,到达迦摩缕波国,这是玄奘西游印度的最东端。在玄奘之后王玄策曾出使此国。
《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了玄奘在该国的见闻,其中所述“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二月行,入蜀西南之境。”玄奘的文字,记录了南丝绸之路的存在,现今的高哈蒂市就是这个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按照玄奘的行进路线,自此向南行至三摩呾吒国,再向西行到古代恒河入海口的耽摩栗底港(东晋时,法显高僧从印度回国时的登船地),与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因此这是研究古代国际贸易和交通史的宝贵的资料。
(玄奘进出迦摩缕波国行进路线示意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08:1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