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沉积物就是沉积在大洋底表面的物质。在沉积之前,长期悬浮于海水中;沉到海底之后,成为一层软泥。它的主要成分是红土的微粒,含钙和硅质的浮游生物(放射虫和硅藻)的残骸,火山灰、宇宙尘埃和化学物质等。
大洋
沉积物由生物组分(钙质和硅质)及非生物组分(陆源、自生、
火山及
宇宙尘埃)组成,它们的相对丰度是大洋沉积物分类命名的基础。
按大洋沉积物的成因将其分为
远洋粘土、钙质生物、硅质生物、陆源碎屑和火山碎屑沉积五种主要类型。
远洋粘土因其颜色主要呈褐至红褐色,又称褐粘土或红粘土。褐粘土主要由粘土矿物、石英和长石细碎屑、自生和宇宙源组分组成,平均粒径小于0.005mm。粘土矿物由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及其
混层矿物组成。褐粘土分布区往往是气旋、反气旋式环流中央的低生产力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它覆盖了洋底总面积的49.1%。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布局限。
钙质生物沉积是指含CaCO3大于30%,而陆源粘土、粉砂含量小于30%的远洋沉积物。按固结程度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
钙质软泥、白垩和石灰岩。钙质软泥(有孔虫软泥约占98%、还有少量
钙质超微化石软泥和翼足类软泥)是主体,分布也最广泛,约覆盖世界洋底总面积的47.7%。钙质软泥的分布主要受生物生产力、骨屑的溶解、其他沉积物的稀释作用及全球气候和环流变化的影响,现代远洋钙质生物沉积主要集中在南北纬60°之间。
硅质生物沉积是指含生物骨屑50%以上、硅质生物遗骸大于30%的远洋沉积物。按固结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硅质软泥、硅藻土、放射虫土及燧石等。硅质软泥是主体,主要由
硅藻、硅鞭藻、
放射虫及硅质
海绵等浮游生物残骸组成,矿物成分为蛋白石(非晶质SiO2)。影响硅质软泥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硅质骨屑的供给量和溶解作用。现代大洋中的硅质软泥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带,即太平洋
赤道带、环北极的不连续带和环南极的连续带。此外,各大洋东侧的沿岸上升流区也有硅质沉积。极地以硅藻软泥为主,赤道及上升流区为
放射虫软泥。
红土(Red clays),亦被称为远海土(pelagic clay),在海洋最深及最远处累积。它含有少于30%的生物物质,其成分为不同份量的幼细
石英及
黏土矿物质,自生的(authigenic)沉积物由海水及
微流星体累积而成。虽然它被称为红土,但其实它亦间中含有
氧化铁的矿石,发出棕色的颜色。它的来源不明,但它似乎是由远方河流及风吹的尘埃而来。它占海床38%的地方,并为累积速度最慢的
远海沉积物,为每1000年0.1-0.5厘米。
大洋沉积物中占绝对优势的钙质
软泥、硅质软泥和褐粘土在三大洋分布的面积频率有很大差异。大西洋
钙质软泥的频率最高,
印度洋次之,太平洋最低,硅质软泥在印度洋的面积频率最高,太平洋次之,大西洋最低;褐粘土分布的面积频率以太平洋最高,大西洋次之,印度洋最低。这种差异是由于各洋盆的环流格局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