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教育运动
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亦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 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性质与欧洲新教育运动相似,二者遥相呼应。为美国南北战争后适应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量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源自欧洲历史上的教育思想,尤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影响为大,亦深受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影响。批判当时美国沿袭的欧洲形式主义课程,反对因循守旧的教材教法、繁多的清规戒律以及教育与生产严重脱离的倾向。
运动简介
进步教育运动背景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Movement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其性质与欧洲新教育运动相似。是美国19世纪末为适应工业革命 、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量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该运动反对当时美国沿袭欧洲形式主义课程、因循守旧的教材教法、繁多的清规戒律以及教育与生产严重脱节的倾向,而代之以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
昆西教学法
进步教育的奠基人 F.W. 帕克于19 世纪70年代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首先进行了新教学方法的实验 ,创立了昆西教学法 ,其教育改革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的新起点 。尤其是他强调儿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精神的、道德的活动有赖于儿童的自我活动的思想成为J.杜威教育思想的直接源泉之一 。
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开办实验学校,他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被认为是对进步教育运动的一大贡献。20世纪初,M.约翰逊在亚拉巴马州费尔霍普开办了一所与 J.-J. 卢梭的设想类似的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强调不得桎梏儿童的兴趣及能力的发展,取消教师主导、固定课程及考试对学生的束缚。自20世纪20年代始,各种进步学校大量建立。
影响
进步教育运动不仅影响初、中等教育,而且还影响到高等教育。1919年,美国成立进步教育协会,1920年公布改进初等学校的7 条原则 :自由发展儿童本性;以兴趣作为一切作业活动的原动力;教师是教学中的指导者,而不能包揽一切;科学研究儿童的发展;注重所有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因素;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有密切的配合,以满足儿童生活的需要;确认进步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地位。30年代后期,进步教育运动达到鼎盛期,进步教育协会会员多达万余人,影响极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教育运动因被认为不能提高教育质量而逐渐衰落。1955 年进步教育协会的解体和1957 年《 进步教育》的停刊,标志着美国教育学一个时代的终结。但进步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对美国当代教育仍具有一定影响。
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19世纪末,美国为适应工业化、都市化和大量移民的需要而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运动,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个有控制的、合理化的社会改革的过程,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进步教育运动就是这一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它反对当时美国沿袭欧洲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学校教育。
美国教育家F.W.帕克于19世纪70年代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首先进行了新教学方法实验,他被认为是进步主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进步主义教育”一词,在当时美国已散见于报章杂志,泛指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师学校和教学方法。如F.艾德勒在纽约所进行的手工训练和幼儿园的教育;E.亨廷顿在纽约对年龄较大的女孩采用幼儿园的教学方法,用家庭厨房器具代替幼儿园的“恩物”(见F.W.A.福禄贝尔),并提出一种家事活动课程;以及作为示范中心而出现的霍瑞斯·曼学校等。1896年教育家J.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开办实验学校。他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这被认为是对于进步教育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20世纪初,M.约翰逊在亚拉巴马州费尔霍普开办了一所与J.-J.卢梭的设想类似的有机教育学校。他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学校里, 应当有台子和椅子, 而不应当有书桌;对于9~10岁以下的儿童不应当教读和写,而应当为儿童的劳动和游戏提供“无限多的题材”;音乐、舞蹈、游戏、手工和讲故事等,应成为早期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建立了许多新的学校,许多旧的学校也转向进步主义教育。特别在一些大城市的学校里,更广泛地采用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法,以及核心性质的课程(见核心课程)。1919年进步教育协会成立。1930年进步教育运动达到全盛时期,到1938年进步教育协会会员达 10500人。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名誉会长是化学家与教育家、哈佛大学的C.W.埃利奥特,1928年由杜威继任。
进步教育协会在成立时宣称,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的和自然的发展,以及为了这个目的研究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并以儿童的兴趣作为他们的教育活动的根据。后来许多进步主义教育者对后一个原则作了修改,即教育应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根据。美国的进步教育协会并不是一个牢固的团体,它的成员对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解并不一致。如教育家W.H.基尔帕特里克根据杜威关于经验和思维的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教育家H.O.拉格提出了“儿童中心学校”;教育家G.S.康茨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主张学校应担负起社会改造的责任,应敢于建立社会新秩序。
人们一般把杜威教育哲学看作是进步主义教育的同义词。其实,杜威对这个运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一开始便进行批评。他一直反对“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他主张一切从经验出发,并详细阐明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原则。他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最显著的成就,在于带来了课堂生活情况的变化,即对于儿童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认识,师生间关系变得更亲切和民主化了。但他指出,这主要是气氛上的改变,旧教育最根本的权威主义还以多种形式继续存在着,他着重地指出,进步主义教育的弱点在于知识性的教材的选择和组织问题,等等。由于这个运动事实上是以杜威教育哲学为指导。因此,它的成就和失败也看作是杜威教育哲学本身所带来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教育运动由于被认为不能提高知识质量而逐渐衰落。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的解体和两年以后它的刊物《进步教育》的停刊,标志着美国教育学的一个时代的终结。但由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于是70年代起一些学校转而移植在英国流行的“开放课堂”(即“开放教育”)。这种教育,强调儿童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见彩图)。这一教育思潮,被许多人称为“新进步运动”。进步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在当前美国学校中,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衰落原因
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有:
1. 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2. 理论和实践本身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局限,如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3.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导致内部的分裂;
4. 改造主义和保守主义抨击,很大程度上击中其要害,加速其衰落的进程。
参考书目
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81。
Lawrence A.Cremin ,The Trɑnsformation of theSchool ,Alfred A.Knopf,New York,196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3 06:42
目录
概述
运动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