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拼音:huán、há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还”的本义读作huán,指返回,由此引申为使事物回到原有状态,又引申为归还。由返回又另外引申出回转、环绕的意思。又表示回头或回身进行某一动作,虚化为副词,用在动词前。还表示转折,用在谓语前面。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持续或动作的重复。此外“还”也表示选择或更近一层。现代“还”也表示程度加深之义,或勉强过得去。
文字源流
“还”字繁体写作“還”。“還(还)”字在金文中写作图1、2等形。在图1的金文中,左部是一个“彳(chì)”,表示与行动有关;右部是表示读音的“睘(huán)”,表示“還(还)”的读音与此接近。在图2的金文中,字的下部增加“止”,“止”是脚的意思,也是与行动有关的意符。“彳”与“止”结合成“辵(chuò)”字,在隶书、楷书中,“辵”连笔简写为走之儿“辶”。
“還(还)”与“环”“寰”“鬟”等一组字同源,这些词古音相通,意义具有圆转特征,所以是同源的。
“還”在现代简化为“还”,早在唐代的敦煌写本中,就有将“還”草化简写成“还”的。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和1935年《简体字表》都收入了“还”字,《
简化字总表》将“还”定为“還”的简化字。
“还”字本义与行走有关,本指返回,即往而复回。《广雅·释诂二》:“还,归也。”《说文解字》:“还,复也。”从《诗经·
小雅·何人斯》的“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晋代陶潜《归去来辞》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唐代李白《
早发白帝城》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到现代的“还家”“生还”“告老还乡”“衣锦还乡”等,“还”字的“返回”义古今相传,既是本来的含义,也是基本的含义。
返回原来的地方叫“还”,恢复原来的状态也叫“还”。如官复原职叫“还职”;和尚、尼姑或出家的道士道姑恢复普通人的身份叫“还俗”;使事物恢复原状,或让曾经移动的物品回复原来位置,或使化合物回复为原质,或使数学演算式回复为原式,都叫“还原”。
返回、交回、偿付也是返回的一种形式。如还书、还钱、还账、有借有还、买椟还珠等,其中的“还”也都表示返还的意思。
“还”又指回报,既可表示报仇报怨,也可表示报恩报德。如顶嘴、回嘴叫“还口”或“还嘴”;因挨打或受到打击而回击对方叫“还手”“还击”;回请对方、回赠礼品或回答别人的敬礼叫“还礼”。其他还有“还价”“还骂”“以牙还牙”等,其实回报也是返回的一种形式而已。
“还”又可以当环绕讲。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今人‘还绕’字用‘环’,古经传只用‘还’字。”“还”字义为环绕,古籍中不乏其例。如《左传·襄公十年》的“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战国策·燕策三》的“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其中的“还”义均为环绕,同时也可以证明“还”与“环”形、音、义关系密切。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二】【辵部】還(还)·户关切(huán)
复也。从辵瞏(睘)声。
说文解字注
“复也”注:《释言》:“還(还),复,返也。”今人还绕字用環(环),古经传只用還(还)字。
“从辵,睘声”注:户关切,十四部。
广韵
户关切,平删匣 ‖ 睘声元1部(huán)
还,反也。退也。顾也。复也。户关切。又音旋。二十。
似宣切,平仙邪 ‖ 睘声元1部(xuán)
还,还返。
康熙字典
【备考·酉集】【辵部】 还;部外笔画:4
《篇海类编》音浮。
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酉集下】【辵部】 還(还);部外笔画:13
《唐韵》户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並音环。《说文》:复也。《玉篇》:反也。《诗·小雅》:尔還(还)而入,我心易也。還(还)而不入,否难知也。注:反也。
又《正韵》:退也,归也。《仪礼·乡饮酒礼》:主人答拜還(还),賔拜辱。注:還(还),犹退也。《前汉·高帝纪》:還(还)守丰。
又《灌婴传》:還(还)定三秦。
又顾也。《左傳·昭二十年》:无所還(顾)忌。注:還(还),犹顾也。
又偿也。老子《道德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还)。
又大還(还)、小還(还),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鸟次,是谓小還(还)。至于女纪,是谓大還(还)。
又与环同。《前汉·食货志》:還(还)庐树桑。
又《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並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還(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還(环)相始,如環(还)无端也。
又《正韵》:转也。《礼·玉藻》:周還(还)中规,折還(还)中矩。注:周旋圆转,折旋方转也。
又便捷貌。《詩·齐风》:子之還(还)兮。
又速也,即也。《前汉·董仲舒传》:此皆可使還(还)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並胡惯切,音患。绕也,围也。《仪礼·既夕》:祖還(还)车不易位。司马相如《子虚赋》:旋還(还)乎后宫。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辶”3画,第二笔楷体是㇋(横折折撇),一笔写成。
【写法】“辶”从左、下包围“不”,顶部“不”“辶”大致齐平。“不”,首笔横起笔“辶”点侧,撇笔穿过田字格中心伸向“辶”内下侧;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长点斜跨横中线。“辶”,㇋(横折折撇)的横段在横中线上侧。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