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猪笼草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
迈克猪笼草是苏门答腊岛的潘丘卢保山(Mount Pangulubao)和班达哈垃山(Mount Bandahara)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上位笼和下位笼具有特征性的黑色斑点。下位笼的基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为卵形,上部近似圆柱形;上位笼类似于下位笼。该物种与昂嘎桑猪笼草多巴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其种加词“mikei”来源于其共同发现者及正式描述作者——迈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
植物学史
1989年9月,布鲁斯·萨蒙(Bruce Salmon)、迈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和里基·毛德(Ricky Maulder)在苏门答腊岛潘丘卢保山(Mount Pangulubao)发现了迈克猪笼草。在这次考察中,该团队还在潘丘卢保山上发现了另外两个在当时尚未被描述的类群——卵形猪笼草(N. ovata)和似刃猪笼草(N. xiphioides)。似刃猪笼草之后被认为是裸瓶猪笼草(N. gymnamphora)的一个同物异名。
1990年刊登于《食虫植物通讯(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的迈克猪笼草彩色照片是由迈克·霍普金斯、里基·毛德和布鲁斯·萨蒙拍摄的。在当时,这些猪笼草仅被简单的鉴定为“Nepenthes sp. 'New Species'”。以下是他们的描述:
“我们还在高海拔地区发现了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猪笼草。它与毛盖猪笼草(N. tentaculata)、多巴猪笼草(N. tobaica)和小猪笼草(N. gracilis)很相似,但更坚硬、更厚实。捕虫笼常具有黑色的条纹和类似暗色猪笼草(N. fusca)纹路。该物种的差异性很小,所有成年的植株都具有巨大的莲座状地面部分和攀援茎。茎可攀爬至7 m的高处,上位笼的颜色和形状类似下位笼,但也具有上位笼和下位笼之间存在的一般性的差异。包括花梗在内,雄性花序长约20 cm。”
在迈克猪笼草的正式描述发表之前,在猪笼草爱好者之间其被称为“N. minutissima”。该名称从未被正式发表过,所以是一个无记述名(nomen nudum)。
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所著的迈克猪笼草的正式描述刊登于1995年的《食虫植物通讯》。编号为“B.Salmon & R.Maulder 221719”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存放于新西兰奥克兰的奥克兰研究所及博物馆(Auckland Institute and Museum,AK)。该标本采集于1995年2月17日,来源于新西兰人工种植的植株,其由一个雌性花序、一个下位笼和一个莲座状植株组成。该种株最初于1989年采集于潘丘卢保山的顶峰非常陡峭的山脊上,其生长于潮湿的苔藓森林中,海拔约2000 m。正式描述的作者形容其生长于“泥炭或高约5~6 m的树上的苔藓中”。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还在潘丘卢保山相同海拔的地区采集了迈克猪笼草的第二个模式标本。编号为“B.Salmon & R.Maulder 221718”,该标本由2个上位笼、2个下位笼和一段带捕虫笼的侧芽组成。其也存放于奥克兰研究所及博物馆中。迈克猪笼草的其他标本与其模式标本存在细微的差异。编号为“de Wilde & de Wilde-Duyfjes 13190”的标本的捕虫笼,其笼蔓尾为叉状,而模式标本的笼蔓尾为丛状。该标本存放于爪哇茂物的茂物植物园(Bogor Botanical Gardens)标本馆中。
1997年,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在其专著《猪笼草(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中,提供了一份迈克猪笼草的修订描述(emended description),但其中涵盖了与迈克猪笼草之间存在着近缘关系的物种,即在当时还未被描述的昂嘎桑猪笼草(N. angasanensis)。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并不认同这个描述,从而在1999年恢复了他们原始的描述并描述了昂嘎桑猪笼草。杰布和奇克在其2001年的专著《猪笼草科(Nepenthaceae)》中将昂嘎桑猪笼草认定为是迈克猪笼草的一个同物异名,其写道“我们猜想昂嘎桑猪笼草可能会被证明其与迈克猪笼草不是两个独立的物种,所以在这里将其列为迈克猪笼草的一个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迈克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其可攀爬至7 m的高处。茎可分枝,直径可达0.4 cm,圆柱形至三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9 cm。来自班达哈垃山(Mount Bandahara)的植株会从地下短根茎中生出侧芽。迈克猪笼草可迅速的从莲座状过渡到攀援状。
迈克猪笼草的叶片无柄革质,呈线形,可长达10 cm,宽至2 cm。叶片末端为急尖或钝尖,基部急剧收缩,包住约茎部周长的二分之一。在中脉的两侧各有1~2条纵脉,羽状脉呈不规则的网状。叶片的上表面通常为绿色,但若暴露在阳光下则会呈红色。笼蔓可长达15 cm。
迈克猪笼草下位笼的基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为卵形,上部近似圆柱形,接近笼口处呈漏斗形。其体型都较小,高仅可达12 cm,宽仅可达3 cm。腹面的笼翼可宽至4 mm,翼须可长达8 mm。部分下位笼的笼翼退化为一对隆起。下位笼内表面的腺体区仅限于捕虫笼卵状的部分。腺体较小,直径约0.2~0.3 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50~180个。唇为圆柱形,宽可达4 mm。唇肋高约0.1 mm,间距约0.2 mm,唇齿可长达0.4 mm。笼盖为卵形,基部呈心形。其可长达3 cm,宽至2.5 cm,无附属物。笼盖下表面均匀的分布着凸起的小蜜腺,直径约0.1~0.2 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0个。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为叉状或丛状,可多达12个分叉,其可长达7 mm。
迈克猪笼草上位笼的基部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为卵形,上部为圆柱形,唇下部呈漏斗形。其较下位笼更小,高仅可达8 cm,宽仅可为2 cm。笼翼通常退化成为一对隆起。其他形态特征类似下位笼。
迈克猪笼草的花序总状花序,其可长达18 cm,宽至1.8 cm。雌性花梗可长达8 cm,宽至1 mm;雄性花梗可长达3 cm。花轴可长达8 cm。每个次级花梗带1朵花,其可长达6 mm,可能具小苞片花被片为长圆形至披针形,可长达4 mm。果荚可长达22 mm。
迈克猪笼草植株的大部分无毛被。其笼蔓和花序的部分通常具有白色或黄色的短毛被。其混合了简单的和性状的毛被。其捕虫笼和植株的其他部分具有早落的毛被。
生长环境
迈克猪笼草的模式产地为山顶灌木植被区,以及低地和高地山地苔藓森林。其通常陆生于开阔处,如山脊顶部和悬崖边,这类具阳光直射的地区。在潘丘卢保山可能很难找到迈克猪笼草,因为其与裸瓶猪笼草、卵形猪笼草和显目猪笼草(N. spectabilis)的分布区重叠。在本达哈拉山,其生长于海拔2400 m以上的地区,其与上位猪笼草(N. diatas)的分布区重叠。已发现迈克猪笼草与这些猪笼草物种之间的自然杂交种。在其他的地区(由于保护的原因而未公布具体地点),迈克猪笼草与杏黄猪笼草(N. flava)的分布区重叠。
分布范围
迈克猪笼草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两座山——北苏门答腊省(North Sumatra)潘丘卢保山和亚齐省(Aceh)班达哈垃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出现于海拔1100~2800 m的地区。
保护
根据2000年的评估,迈克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等级为易危(Vulnerable)。在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就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将迈克猪笼草非正式的列为易危物种。但卡拉克指出,由于迈克猪笼草的大部分种群因保护的原因未公布,所以其“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成为濒危物种”。据此,他建议将其保护状况修订为依赖保育(Conservation Dependent)。迈克猪笼草面临着原生地丧失和破坏,以及过度采集的威胁。
相关物种
迈克猪笼草与苏门答腊岛昂嘎桑猪笼草(N. angasanensis)和多巴猪笼草之间存在着最密切的近缘关系,其可能与这两者其中的一种为同一个物种。
在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关于迈克猪笼草的描述中指出了其与昂嘎桑猪笼草之间区别,但此已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例如,其写道昂嘎桑猪笼草会从地下根茎发出侧芽,而迈克猪笼草不会;但已发现产自班达哈垃山的种群也会出现这样的特征。还写道,昂嘎桑猪笼草无丛状的笼蔓尾,但实际上丛状的笼蔓尾会出现于其下位笼上。除开这些不准确的差异外,这两个物种间只剩下了少量稳定存在的差异。首先,迈克猪笼草的唇齿较短,但这个差异不是主要的,两者的唇齿都很小型。其次,迈克猪笼草的花序具简单的苞片,而昂嘎桑猪笼草没有。最后,昂嘎桑猪笼草捕虫笼内表面腺体的密度更大。
因昂嘎桑猪笼草和迈克猪笼草所处的不同生态环境,可更容易的将其区分开来。昂嘎桑猪笼草一般陆生或附生于阴暗的苔藓森林中,而迈克猪笼草通常陆生,且更喜欢强光的环境。昂嘎桑猪笼草会出现较长的茎,常在叶腋处伸出分枝,但这些特征也同样出现于迈克猪笼草身上。
多巴猪笼草与迈克猪笼草在花序和营养组织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迈克猪笼草的花序短,每个次级花梗具一朵花,而多巴猪笼草的具两朵花。此外,多巴猪笼草的捕虫笼无丛状的笼蔓尾和丰富的条纹。
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也将迈克猪笼草与宽叶猪笼草(N. adnata)和毛盖猪笼草进行了对比。安德烈亚斯·维斯图巴(Andreas Wistuba)指出,迈克猪笼草在捕虫笼的形状上与真穗猪笼草(N. eustachya)很相似。
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对来自苏门答腊岛和西马来西亚猪笼草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利共用了70个形态特征。昂嘎桑猪笼草与迈克猪笼草的相关性达79%。如图《猪笼草进化树“第6分支”》所示。
查尔斯·克拉克认为“这些物种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东西现在还难以解释。”
自然杂交种
已发现了4种关于迈克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自然杂交种
上位猪笼草仅存在于班达哈垃山,所以该自然杂交种也仅限于此。该自然杂交种常见于海拔2300~2700 m,两者分布区重叠的地区。其首次报告于1998年。
该自然杂交种的形态类似于迈克猪笼草,其下位笼大多为黑色。不同之处在于其捕虫笼的基部更宽大。且植株的体型也更大,其茎、叶片和唇都宽于迈克猪笼草。
仅发现上位猪笼草与迈克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出现于班达哈垃山山顶地区的森林边缘。
其他自然杂交种
其他与裸瓶猪笼草卵形猪笼草显目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也已被发现。布鲁斯·萨蒙和里基·毛德于1995年报告了这三种自然杂交种。其中裸瓶猪笼草与迈克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在1996年被非正式的命名为潘丘卢保山猪笼草(N. × Pangulubauensis)。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35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