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嘎桑猪笼草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猪笼草科植物
昂嘎桑猪笼草原产苏门答腊岛海拔2200~2800m的地区,为高地猪笼草。它的的学名来源于亚齐(Aceh)的昂嘎桑(Angasan)。因其形态特征类似于迈克猪笼草(N. mikei)和多巴猪笼草(N. tobaica),因此关于这个种群的分类是有争议的。尚未发现昂嘎桑猪笼草的个体或变种。
形态特征
昂嘎桑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可攀爬至9m高的树干上。茎呈圆柱形。有侧芽生于地下茎。节间距2~6cm。
莲座状植株的叶片革质,无柄,线形。长5~7cm,宽1~1.3cm。叶片末端急尖,基部包住茎部周长的二分之三。羽状脉发于中脉,斜向延伸,呈不规则的网状。中脉两侧各有2~3条纵脉,出现于叶片外部三分之一,其发于中脉基部,汇集于末端。笼蔓的长度约为叶片的三分之二,无笼蔓圈。莲座状植株的捕虫笼面向植株。高6~8cm,宽1.8~2cm。其捕虫笼的下部为卵形,中部为葫芦形,上部为管形至略微的漏斗形。其捕虫笼的前部具有一对翼。其宽1~1.5mm,具有丝状的翼须,长3~6mm,每厘米8~12条。笼口为卵形,倾斜。几乎无唇颈。唇前部宽1~1.5mm,靠近笼盖处宽3~4mm。唇肋间隔0.4~0.5mm,唇齿长1.5~2mm。其捕虫笼内表面的下半部具有微小的拱形消化腺。其分布均匀,为圆形,直径0.2~0.3mm,每平方厘米约300个。笼盖为卵形,略拱起,基部为心形。笼盖的下表面零散的分布着一些微小的蜜腺。笼盖基部的后方具有分叉的笼蔓尾,长0.3~0.4mm。
侧芽的叶片结构类似于莲座状植株的叶片但更大型。长10~20cm,宽1.2~2.5cm。中脉两侧各有3~4条纵脉。侧芽的捕虫笼结构类似于莲座状植株的捕虫笼但更大型。其捕虫笼背向植株。高12~15cm,宽3~4cm。笼盖长3~3.5cm,宽2.5~2.8cm。笼盖下表面的中线和边缘散布少量蜜腺,直径约0.2mm。翼退化为一对隆起。笼蔓尾偶尔分叉,长6~7mm。攀援茎的叶片的结构也类似于莲座状植株的叶片和侧芽的叶片。其垂直于茎部,呈披针形,叶片末端为钝尖或渐尖。长10~12cm,宽2~2.5cm。笼蔓具有一个或两个笼蔓圈。攀援茎的捕虫笼的结构也类似于莲座状植株的捕虫笼,但其下三分之一通常为球形。高8~9cm,宽1.8~2.5cm。笼盖长1.8~2.2cm,宽1.5~2cm。笼盖下表面的蜜腺集中于中线,其他散布于整个下表面,直径约0.1mm。翼退化为一对隆起。笼蔓尾不分叉或分叉,长3~4mm。
昂嘎桑猪笼草的花序总状花序花梗为圆柱形,长4~9cm,宽1.2~2mm。花轴长1.5~3.5cm,共9~17朵花。次级花梗轮生,带1朵花,基部宽0.5~1mm,花轴顶部的长3mm,基部的长9mm。偶尔最底部的次级花梗基部具有长1~1.5mm的苞片。花被片为披针形或杯状,长4~5mm,宽约1.5mm。内表面具椭圆形蜜腺,直径0.1~0.2mm。心皮长5~7mm,宽2~3mm,靠近花轴末端的较短。果荚长2~2.7cm,宽3~4mm。
植株发育成熟的组织的毛被非常稀疏。茎、叶片和花轴无毛被。笼蔓披被丝状的毛被,长0.2~0.5mm。捕虫笼和笼盖覆盖着稀疏的丝状毛被,长0.3~0.5mm。花梗和次级花梗披被密集的丝状短毛被,长约0.3mm。花被片的外表面具少量毛被,边缘具密集的丝状的卷毛被,长0.05~0.1mm。
茎为深红色至黑色。叶片为绿色,在阳光下具光泽。中脉为浅绿色。笼蔓为绿色,靠近捕虫笼的末端其颜色接近捕虫笼。捕虫笼的外表面为红色至黑色,偶尔为绿底红斑,其内表面为绿色或红色。唇为绿色,偶尔为红色或黑色。花序为深绿色或灰色。毛被为白色,花被片边缘的毛被为棕色。
生长环境
海拔2200~2800m的地区
分布范围
原产苏门答腊
分类学
1999年,布鲁斯·萨蒙(Bruce Salmon)和里基·毛德(Ricky Maulder)对昂嘎桑猪笼草、迈克猪笼草(N. mikei)和多巴猪笼草(N. tobaica)形态特征上的对比。
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对来自苏门答腊岛西马来西亚猪笼草,使用70个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昂嘎桑猪笼草与迈克猪笼草的相关性达79%。以下为进化树的“第6分支”。
自然杂交种
以下为已发现的昂嘎桑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N. angasanensis × N. densiflora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5 15: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