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
藏书楼,位于苏州市干将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现为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
景点简介
苏州阊门内
铁瓶巷,曾有一所大宅院,名曰过云楼。过云楼是清代
怡园主人
顾文彬收藏文物书画、古董的地方。在1993年干将路建设工程中,过云楼得到了照原样全面的复原和修缮。楼前庭院除叠筑假山花坛外,还种植名贵花木,保持了硬山重檐,门窗古雅、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
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享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誉。但是顾氏却对家藏善本书籍秘而不宣。为何这样,今人无从知道。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条家规,使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从这一点来说,顾家的藏书是幸运的。最有趣的是,民国时期,顾鹤逸的朋友
傅增湘先生曾要求借阅藏书,主人碍于情面,同意其在楼内观书,但附加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看书时不能带纸砚抄写。于是傅氏每天观书数种,归而记其书目,写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根据传说,过云楼里面有一个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
顾氏保存的善本都极为完好,整洁如新,
宋本纸张洁白,字大悦目,确实是艺术珍品,重要的文化遗产。在2005年春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
拍卖会上,过云楼所藏近 500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40册流传800年罕见的海内孤本宋刻
《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家整体买下。
苏州图书馆也曾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是最后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放弃。
苏州私家藏书聚散无常,但流传有序。所谓“物聚必散,久散复聚。”即多个藏书家的藏书散出后,由一个当地藏书家获得。顾氏所藏古籍,大多来自
苏州藏书家散出的图书。上世纪七十年代版本目录学专家
谢国桢曾看过顾氏部分善本,他认为过云楼有相当一部分藏书来自
莫友芝的家藏。同时,据顾氏现存书籍中印鉴考索,有吴平斋、
潘志万、
沈树镛、
刘履芬、史蓉庄等人的藏书散出,被顾氏整批接收,纳入过云楼收藏。
考察顾氏藏书,应追溯到顾文彬。顾文彬雅好
书画收藏,又喜收藏乡邦文献,在他的《
过云楼书画记》中就记录有明
祝枝山的《正德兴宁县志》稿本以及东林五君子的诗札手迹等。他希望这些家藏旧抄能“益吾世世子孙之学”并“后世志经籍者采择焉”。祖上几代人收藏不辍,流风绵延,至
顾鹤逸而发扬光大。《吴县志》云其“好版本之学”,“宋元旧椠及老辈遗著,悉悬金求之。”
过云楼藏书的传承曾数历惊险。先是清末民初时,日本专门研究
中国古籍版本的岛田翰在经济财阀支持下,眈眈于过云楼藏书,但未能得逞。抗战时期,为避战火,过云楼曾将八百余部藏书陆续转往沪上租界。“文革”浩劫中,顾氏过云楼亦被查抄,后查抄物归还了顾氏后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南京图书馆购得顾家藏书共541种,现辟出专室陈列保存。过云楼藏书如今已分属各处,然而顾氏几代人历经150余年风雨沧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毕竟传到了。
顾家六世传承
顾氏家族收藏书画的历史,可追溯到顾家五世祖,至四世祖顾
文彬(1811-1889),尤其钟情古书画的收藏,他一生殚精竭力,多方搜求,积累书画墨迹达到数百件之多,作品的时间自晋唐至明清,连绵千年,其中有不少为传世的赫赫名迹。为此,文彬公特意营建过云楼和怡园,在楼园落成后的第六天,他就辞去浙江宁绍
台道的官职,返家
燕居,沉潜于书画艺文之中,怡怡自乐。他在晚年精选所藏书画250件,编纂成
《过云楼书画记》十卷,著录了他一生搜集、赏析、研究历代法书名画的业迹。
文彬公之后,到祖父顾麒士(1865-1930)一代,在继承文彬公留遗的三分之一藏画基础上,又在进一步的扩充。祖公麒士自己是一位精通书法绘画的艺术家,尤其所作山水画清逸蕴藉,名重于世。凭藉他博厚的艺术素养和睿敏的眼光,广取博采,将书画收藏充盈至千余幅之巨,达到过云楼藏画的全盛时期。麒士公于收藏方面花费的心力和取得的成功,可在编撰的《过云楼续书画记》中得以窥见。 自古以来,创业艰难,而守业更难。历史上曾有多少雄视一代的大收藏家,如明项子京、清安仪周、
梁清标等,收藏之富都曾辉煌一时,然而,或因后世的奢侈挥霍、争产夺业,或经社会动乱、时代变迁,或遭水火灾祸,皆不能世代相守,以致散失损毁,有负先人的苦诣。
过云楼在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前三代先人呕心沥血,创建起足以雄视江南的书画宝库,如何长期完整地保存这批历史文化遗宝,则是后世人面临的难题。
文彬公当初名藏画室为过云楼,除了表现视书画为过眼云烟的豁达心胸外,不无含有藏祚不永的隐虞。果然如先公所料,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外患不断,特别是在日寇侵华的时期,江南沦陷,环境险恶,过云楼所藏书画经历了一次次劫难。
先父则扬(字公雄,1897-1951)和先母沈同樾(1896-1978)承继了父辈析分的四分之一的书画藏品,数量也有三百余件之众。当时居住在苏州朱家园,1937年8月16日,日军对苏州进行空袭,一颗炸弹落在我家的院子里,炸毁了窗户和院中杂物,万幸的是书房内的书画未伤毫发。父母亲唯恐再次遭难,急急携带一部分书画精品,避光蠡墅镇,后来又雇船载画箱迁至光福山区。1938年初,在姑母顾延的帮助下,父亲决定将书画随同我们全家搬到上海的租界,不料派来运输的卡车在半途发生意外,停在常熟城外的路上,又遭到日本兵的盘问,幸好有一位随车前来的日本友人应付,方把他们支走。见此危急情况,父亲匆匆随装满书画的卡车,先赴上海。两个儿子因车上装满画箱,没有位置,被留在了常熟汽车站的小店里,直到第二天另派卡车,才由家人接回上海。
这些书画在父亲和母亲的保护下,历尽了艰险,终于避过了劫难,安全地保存下来。我们一家在上海度过漫长的七年,当时经济拮据,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但父母亲节衣缩食,始终没有出卖一张古画。他们说:这批书画是祖上保存下来的中国艺术精华,必须世守下去,发扬光大。
解放以后,社会稳定,国家的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看到了希望,不必再有过眼云烟的担忧。1951年,父亲在病榻说出了思索多时的想法,作出决定:“还是献出来,把我们的书画收藏献给国家吧。”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五人(顾笃瑄、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球)遵照父亲的遗愿,于1951年、1959年将家藏法书名画308件捐赠
上海博物馆。至此,过云楼藏画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批书画得到了最好的归宿。如果说,顾家上几代先辈出于钟爱书画、潜心研习的宗旨,在收集历代书画名迹方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财力,那么后两代人为了呵护、征集和充实这批珍宝,其间历经的艰险困顿,真是甘苦自知,为外人所难以感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视收藏的古书画已不是一家之私产,而是升华为保护中华历史文化、祖国文化遗珍的神圣职责。这批书画珍品归入
国家博物馆,能得到更为妥善的保藏,同时又为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宣传宏扬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作用,正可谓“
过眼云烟”化作“映世霞晖”,我们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历史溯源
苏州阊门内铁瓶巷,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大宅院,名为过云楼。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怡园而著称,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但从清道光年间楼主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可以得知,早在150年前,过云楼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到了清末,过云楼在
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
藏书楼。
过云楼及怡园旧址原为明代
吴宽所有,清代同光年间被曾任道台的顾文彬购置,重新修建。由于城市建设,宅邸前半已成马路,临街处即是原来庭院深处的藏书楼。怡园本为过云楼
私家花园,乃苏州众多园林之一,现已开放。内中多名人如
翁方纲、
顾文彬、
顾廷龙等题字,翁方纲嘉庆癸亥所题“石听琴室”,并非因怡园而作,系顾文彬后见翁氏题词切合庭园布置而摩写,并跋曰:“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少文抚琴,众山相应。琴固灵物,石亦非顽。儿子承
于坡仙琴馆操缦学弄,庭中石丈有如伛偻老人,作俯首听琴状,殆不能言而能听者耶?覃溪学士此额,情景宛合,先得我心者,急付手民,以榜我庐。光绪二年岁次丙子季冬之月
怡园主人识。”室内古琴抚然,室外湖石嶙峋,表达主人雅趣且超然之情怀。
所藏书画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翁连奚说,原来公认的过云楼以收藏书画著名,但对过云楼的藏书知之甚少,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
傅增湘先生去过云楼看书,才对过云楼的藏书有所了解。其中不乏宋元明清历代善本和名人的稿、抄、校本。拓晓堂透露,过云楼里面实际上还有一个很秘密的密室,顾家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的,他们的藏画可以给朋友看、欣赏,但是书籍是秘不示人的,这是历史习惯。
翁连奚介绍说,过去一直认为宋版的《锦绣万花谷》,与日本静嘉堂所藏的《锦绣万花谷》为同一版本,这次发现这部书的字体不同于日本静嘉堂刻本,且未见著录,是宋代的孤本。
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
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有大约四分之三转归南京图书馆收藏,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最近这些图书被嘉德公司征集拍卖。
珍品图
明
徐渭 墨花图卷 清
王鉴仿古山水图册 清
恽寿平 为苍濡作山水图扇页
纸本水墨 纸本、水墨设色 (各) 纸本水墨
纵33.5厘米 横522.8厘米 纵24.1厘米 横30.6厘米 纵17.9厘米 横56.5厘米
拍卖情况
顾家分家后,藏品被一分为四。 90年代,过云楼藏书中的四分之三被南京图书馆收购,剩下的这179种古籍。
2005年在嘉德拍卖,当时想买的人不少,但最后有人整体收购,出价2300多万,这在当时已经创出了中国古籍的最高纪录。
2012年,这批古籍再次上拍,起拍价就达到了1.8亿元,拍卖公司更给出了5000万元史上最高拍卖保证金。
2012年6月4日,“过云楼藏书”现身匡时拍场,成交价达2.162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过云楼秘藏
“过云楼秘藏”中的这批藏书均属于文物监管范围。其中5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宋版书2部:宋版《锦绣万花谷》前、后集共40册80卷,宋杜大桂编纂《皇朝名臣续编碑传婉琰集》;元刻书3部:元胡一桂撰《周易启蒙传三篇外传一篇》,元黄瑞节附录《易学启蒙朱子成书》,元太监王公编《针灸资生经》七卷。其中,《
锦绣万花谷》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为南宋大型类书,也是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书。作者把自己曾经看过的书,通晓的知识,分门别类,汇编而成。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将现存百科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
不过匡时老总董国强在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时称,“过云楼秘藏”的精华都在这四分之一中,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方标军称,南图从未对外宣传过所藏的过云楼藏书,所以外界并不知道,南图所藏的四分之三中,有17件是宋元本,也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无论是文物价值还是文献、史料价值,均无法衡量。
藏书之争
2012年6月4日晚,江苏凤凰集团在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16亿元竞得过云楼藏书。
北大优先权
6月11日,北京大学突然决定行使
优先购买权,收购过云楼。
北大募款
北京大学2012年6月13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大学经研究决定,使用
北京市文物局出具的“京文物〔2012〕561号”文件内容所规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优先购买权,对在6月4日晚拍卖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按落槌竞买价进行收购。购买过云楼部分旧藏经费,学校将从社会捐赠募集。
声明中称,“拍卖当天北大是参与竞拍的唯一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购买过云楼部分旧藏经费,学校将从社会捐赠募集,既符合国家财经纪律,也不会影响师生员工的现实利益。”
南图介入
6月12日下午,北大使用优先权的消息被媒体报道,但几小时后,江苏省政府即致函北京文物局,表示购买过云楼是政府支持下凤凰集团联合南京图书馆的收购行为。“过云楼”理应回归江苏,和南京图书馆的其余四分之三的过云楼团聚。
江苏省政府决定由国有文博单位
南京图书馆和凤凰集团共同实施收购。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表示:匡时首先对参与拍卖的凤凰集团要抢购的北京大学都很尊重;其次,一切按规则办理。北大拥有优先购买权,这点无可非议,江苏虽然决定南图介入,但当时凤凰集团是作为国企来参拍的。
入藏南图
2012年6月20日傍晚,国家文物局就北京大学和江苏凤凰集团为国宝级古籍“过云楼藏书”之争给出复函,确认过云楼藏书将归属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集团。至此,历经坎坷的“过云楼藏书”终于荣归江南大地。凤凰集团就成功竞购“过云楼藏书”发表致社会各界的感谢信。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回乡之后,这批藏书将入藏南京图书馆。
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和南京图书馆1992年收购的的其余四分之三的过云楼藏书团聚,按照此前江苏省委省政府发文所言:“省政府确定此项收购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施,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指定南京图书馆收藏,以利于开展整体学术研究和通过再出版开发其重大文化价值。”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后,将入藏南京图书馆,凤凰与南图将携手进行学术研究和再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