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杨万里创作的诗作品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是指中国南宋著名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诗作,属于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浪涛一样,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我登上山岭每一步都回头看一下他人,当我爬得很高时可山却更高。
原文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zhì)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译文
我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浪涛一样,
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
我登上山岭每一步都回头看一下他人,
当我爬得很高时可山却更高。
注释
1.选自《诚斋集》
2.回顾:回头看
3.陟(zhì):升;登
4.岭:山岭
5.涛:江涛,浪涛
6.旋:立刻
诗人介绍
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内容有一些以关心国事、要求恢复中原为主要内容,但更多的是描写自然风物,诗风活泼新鲜,轻巧自然,别具一格,其诗自成一体,称“诚斋体”。
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杰出事迹
杨万里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中兴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宋二帝及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杨万里八岁丧母。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胡铨《杨君文卿基志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赴临安参 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27岁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
杨万里的诗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注释】
[注释](1)准拟:预料。(2)枉却:辜负。东风:春风。
[译文]春天来到之时,预料今年春天赏春的乐事肯定会很多,没想到又和往年一样,辜负了今年春天的美景。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观赏那似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观花呢!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一夜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赏析
作者此诗写他登岭看远山,起先看时,那山如伏涛般平伏不耸高,待自己在此山每登高一段,就一回顾刚才所看的山,这时却发现,当我的脚已站得更高时,那山却又比我更高了。
常登山的人都会有这般经验,岭下看远山,总觉得那山势并不高远,待自己爬上更高山时,才发现远山仍旧比自己站的地方更高远。这也就是孔子的学生所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两句可用来比喻一个人学养的高深,也可用来表示学问的永无止境。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明畅,用了物与神游、境随心迁的妙理。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界的山有与人一争高低的性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23:39
目录
概述
原文
译文
注释
诗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