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濠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地处濠江区东南部,东与汕头经济特区
保税区毗邻,南濒
濠江,西到
深汕高速公路达濠路段,北接
海湾大桥。辖区总面积20.2平方千米。2011年末,达濠街道辖区常住人口75275人,
历史沿革
古称“鞑濠”“达头埠”“达埠”,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前属潮阳县奉恩乡,之后属潮阳县招收都,是都驻地。
民国十年(1921年)~1956年11月,属潮阳县第三区,是区公所驻地。
1956年12月~1958年8月,设达濠镇。
1958年9月~1961年2月,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濠公社。
1961年3月~1975年11月,属潮阳县达濠公社。
1975年12月~1983年,属汕头市郊区。
1984年1月,汕头市达濠区成立,设达濠、青篮等4个街道和14个乡。
1987年3月,达濠、青篮街道合并为达濠街道。
2003年3月,撤达濠区、河浦区,设立濠江区,达濠街道建制不变。
行政区划
1987年初,达濠街道下辖濠滨、达濠、达埠、赤港、赤隆、赤濠、青篮、青林、青盐、葛洲、西堆11个社区及包帆、放钓2个渔业经济联社。
2011年末,达濠街道辖濠滨、达濠、赤港、达埠、青篮、赤隆、青林、青盐、葛洲、西墩10个社区。有包帆、放钓、蚝业3个渔业经济联社。
截至2020年6月,达濠街道辖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达濠府前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达濠街道地处濠江区东南部,东与汕头经济特区
保税区毗邻,南濒
濠江,西到
深汕高速公路达濠路段,北接
海湾大桥。为区人民政府驻地。辖区总面积2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达濠街道地质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不高峭,海拔多为60~100米。
水文
达濠街道境内濠江,属榕江水系的下游支流。
人口
2010年,达濠街道辖区常住人口79470人,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3万人。
2011年末,达濠街道辖区常住人口75275人,还有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3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达濠街道完成农业总产值4932万元,渔业产值18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7元。2011年,达濠街道全年实现工商总税7432.3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490万元,地税收入5942.3万元,折区级库1451.02万元。
农业
达濠街道种植有水稻、番薯、花生、生蒜、马铃薯、蔬菜、水果等。青洲盐场建于境内。农村劳动力部分转移建筑业。
渔业发展有包帆海洋捕捞,后改为灯光围网作业。
工业
2003年,达濠街道有工艺制品企业有55家,其中有15家取得自营进出口权,获省著名商标2个,获国家专利产品认定39个,从业人员达810人。
2007年,达濠街道工艺行业产值11.5亿元,占全街道工业产值的65%,出口创汇3592万美元,工艺产品主要有纸类工艺,制品、塑料工艺制品,款式有首饰盒、圣诞品、礼品、精品、办公用品、包装品近2万多个款式,近2万多个品种。产品在每年春秋两季的“
广交会”上都赢得了外商的青睐,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
2011年,达濠街道内有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以上33家。主要产品有工艺制品、塑料、包装印刷、化妆品、食品、建筑和物流等七大类。其中工艺制品产业为达濠的安家工业。有放钓作业、蚝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业等。2011年,达濠街道完成规模上工业产值164810万元。
交通运输
达濠街道境内主干道为红桥路、商业街、沿江路、海旁路、府前路。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达濠街道有文化站1个。新春文艺巡游、灯谜楹联、潮州大锣鼓等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达濠街道有中学2所,小学7所、幼儿园约0所。
社会保障
达濠街道长期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2.5%以内,成效明显。
2011年,达濠街道全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个涉农社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辖内有达濠街道慈善会等慈善机构,常有组织针对贫弱群体、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帮扶活动。
基础设施
2011年,达濠街道邮政电信等通信网络事业也有较快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宽带接入覆盖全辖区。
2000年,达濠街道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3.6万元,修建渠道10338米,新建水闸1座。达濠街道现有大园、西园两个工业区,青盐、葛洲、赤隆等小型工业区亦初步形成规模。达濠街道推进新兴街、达西路、青林商业街、达埠公辽山、葛洲和西墩健身园建设,完成4个涉农社区“八个一”工程建设。
风景名胜
达濠街道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的青云禅寺、国内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小袖珍城达濠古城、金兰观、西山古寺、双泉寺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人冢”等。鱼丸、米润、葛洲朴子(番石榴)等均为本地特产。
荣誉称号
达濠街道曾被评为“汕头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