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辽宁省境内机构
成立于2021年9月,隶属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其前身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研成就
在近七十年的考古工作中,以我省首次考古发掘地点命名并得到考古学界认可文化类型有20余个。发掘的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康家屯遗址、姜女石秦汉行宫遗址、五女山山城址、三燕龙城遗址、喇嘛洞墓地、东大杖子战国墓地、三道岗沉船、致远舰和经远舰水下调查10个考古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另有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庙后山遗址、阜新查海遗址、建平水泉遗址、西丰西岔沟墓地辽阳壁画墓、法库叶茂台辽墓医巫闾山辽陵等遗存蜚声中外。
在大型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完成了“神州第一路”沈大等高速公路、“哈大”“京沈”高铁、“大伙房”“白石”水库、“红沿河”“徐大堡”核电站等数百项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先后编制了牛河梁遗址五女山山城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案及规划200余项,勘察设计的北镇庙古建筑群、锦州广济寺古建筑群维修保护工程,分别获得“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先后获得“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文物系统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辽宁管理处2017年来完成了文物进出境审核95次,审核鉴定出境物品321078件(套),禁止出境1466件(套);开展了文物拍卖标的审核84次,审核拍卖标的11634件;配合纪检、司法部门认定罚没文物工作2次,鉴定物品79件,认定文物12件(套)。开展省单位固定资产文物认定工作,鉴定物品1598件(套),认定文物47件。
出版考古发掘报告20部、专题研究报告书4部、综合研究论文集12部、考古文物图录8部,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百篇。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级社科基金项目。
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匹兹堡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日本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韩国蔚山文化财研究院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持续开展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机构领导
院长(主任)白宝玉 副院长(副主任)李新全 副院长(副主任)孙立学
历史沿革
1954年4月,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地区文物工作队成立,与东北博物馆合署办公。同年9月,东北地区文物工作队并入东北博物馆,改称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李文信任队长。1959年1月,东北博物馆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亦改称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1987年1月,经辽宁省编委批准,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从省博物馆划出,组建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8月,更名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下设分支机构。2021年9月,重新整合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
主要职责是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主动科研考古、基本建设考古、水下考古、公众考古、科技考古以及抢救性考古工作;开展与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各种考古遗迹和遗物的绘图、拓印、修复、技术处理、技术保护工作;开展考古发掘文字、图版、影像、数据、标本等各类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开展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史前时期、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和社科基金课题的申报与实施工作;开展各类考古项目的简报、报告和学术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开展古遗址、古墓葬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划、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开展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与规划;开展考古成果的社会普及、社会教育、社会服务、对外宣传工作;开展与国(境)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工作。开展全省馆藏二级及以上文物、涉案文物、出境文物鉴定相关事务性工作。
内设机构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下设党政群工作部、对外联络部(文物鉴 定部)、考古研究部、文物保护部、文物信息部、综合保障部。
参考资料
院内概况 > 单位概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院内概况 > 领导介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2 21:18
目录
概述
科研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