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现象,是指辽宁
县域经济异军突起、跨越发展的现象,这种现象集中出现在2010年前后,当时,辽宁板块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备受瞩目,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根据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显示,辽宁现象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江苏省包揽了全国百强县前三名。
辽宁现象曾经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短板”的县域经济,2010年左右异军突起,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强项”,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创造出备受瞩目的“辽宁现象”。2010年9月,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发布,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出炉。“辽宁现象”成为此次报告的亮点,在评价中,辽宁省和苏北地区两个板块的县域经济发展突出,其中辽宁省基本形成了“省部署、办推进、市联动、县倍增”的“辽宁现象”。
辽宁现象辽宁有14个省辖市,其中县(市)44个、主要涉农区30个、城区26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农村人口1956万人,城镇化率60%以上。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三年倍增”计划以来的积极努力,辽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发展,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83亿元,是2005年2963亿元的2.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46.4%,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亿元,是2005年83亿元的5.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12.3%提高到24.6%,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2010年全省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有50%的贡献来自县域经济。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辽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17.5亿元,同比增长1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6.4亿元,同比增长53.1%。辽宁县域经济不仅自身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的位置也大幅前移。
2015年8月22日,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公布,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并列第一,江苏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分列第二、第三名。在新常态下,2015年公布的百强县有三个特征性板块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辽宁现象”板块淡化,发展速度下滑,百强县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