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分析是为作出最佳选择而对有关
备选方案的
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和
边际利润所进行的观察、计量与分析。边际收入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为边际利润。当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
正数时,企业的盈利总额将随
产销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负数时,企业的盈利总额将随产销量的增加而减少,甚至发生亏损。这就是说,只有当边际收入等于 (或趋近于) 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等于 (或趋近于) 零时,企业的盈利总额将达到
最大值。可见,边际分析的结果及其所揭示的边际收入同边际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确定有关产品最佳产销规模的重要依据,这种
决策分析方法可应用于产品生产和产品定价等决策中。
边际分析即
边际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
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边际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的数学原理很简单。对于离散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
因变量变化量与
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对于连续continuous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所以边际的含义本身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或者说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改变量。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经常考虑的
边际量有
边际收入MR、
边际成本MC、
边际产量MP、
边际利润MB等。
由此可以获得结论:只要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这种
经济活动就是可取的;在无约束条件下,边际利润值为0(即: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资源的投入量最优(利润最大)。
对于有约束情形可以获得如下最优化法则:在有约束条件下,各方向上每增加单位资源所带来的
边际效益都相等,且同时满足约束条件,
资源分配的总效益最优。这一法则也称为
等边际法则。
当所考虑的资源是资金时,有约束的最优化法则即为: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各方向上每增加一元钱所带来的
边际效益都相等;如果资金是用来购买资源,而各方向的
资源价格分别都是常数,有约束的最优化法则即为: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各方向上的边际效益与价格的比值都等于一个常数。
当
边际收益大于
边际成本时,应该增加行动;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减少行动;最优化水平在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前一单位水平达到。
技术条件、不同环境下的比较。比较不同决策引起的变量变化值进行分析。
在管理决策中应用
边际分析法相当于是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决策的
评价体系:不仅考虑变量的总值Total,也同时考虑变量的
平均值Average和边际值Marginal。总值、平均值与边际值之间具有如下关系(total-average-marginal relationship):
有可能的话对上述结论进行数学推导,细化结论的文字描述,这可以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应用。特别注意4个重要点位:
盈亏平衡点、
边际利润最大点、
平均利润最大点、总利润最大点。
2、
决策变量与相关结果之间关系复杂,所选取的变量是否得当,必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引结合,并进行
方程回归、
曲线拟合、
显著性检验等检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