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派诗歌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罗浮居士(唐文)、王君等人提出,但未引起诗歌界的重视,因此关于边缘派诗歌的讨论极少。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80后、
90后等新生代诗人的不断涌现,给边缘派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新生代边缘派诗人有80后诗人南博清等。
边缘是一种界限,尽管边缘派诗歌不无类似
意象派、
自白派或
象征派等近现代欧美诗所特有的那种美学意义上的理性基础,但归根结蒂,边缘派绝非是那种理性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通过现象与感觉去撞击整个现实生活的思辩!故而,它的诞生过程强烈、激荡,可它的发展过程也许将会痛苦、孤独。抽象地看,边缘派首先揭示了一种心理成长的过程。在追求中迷失,又在迷失中追求,由此,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否定的“炼狱”,逐步上升到哲学高度。边缘派在本质上表现着自我追求;而当它在具象上或外观上“配套”研究这个世界时,呈现出的却是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复杂化了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边缘派的创作手法从来就是调动世界上一切可以被调动的艺术手段,在这一点上它没有什么界说,如果说有,那也只能是相对在代表某一风格表现某一意境时所具有的一定的侧重。
边缘派诗人的创作,一定是也必然是充满激情的。它所反映的矛盾,是当前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也就是人的矛盾。这种激情概括了对一切爱与美的事物的全面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对所有的丑与恶的现象发起猛烈的抨击和无情的揭露,因而,从根本上说,它也是
批判现实主义的。
风格不是一种固定的
思维模式,但从派别上而言,风格同思维有着自身的内在联系,对于边缘派更是如此。“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简单了,同样又因为我们而变得复杂了”。
边缘派诗歌
诗体自由随意,主要揭示着世间的人情冷暖、生老病死等,同时揭示着人的一种心理成长过程,在追求中迷失,又在迷失中追求,彷徨、挣扎、孤独、忧伤、幻想、怀旧等情感在边缘派诗歌上有充分的体现,其在本质上表现着自我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