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动物门
动物界下的一门
轮虫动物( Rotifera)在原体腔动物中是非常繁盛的一支,已知约1800种,多为世界性分布,水中、土壤中常可见到,包括共生和寄生的种类。身体微小,一般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生活习性
多数轮虫分布于各种淡水水体,如沼泽、水稻田、池塘、湖泊、水库、河道等;少数生活在海洋中,还有极少数营寄生生活。就生活习性而言,以底栖种类为多,约75%的种栖息于沼泽、池塘、湖泊沿岸的水生维管束植物之间。约 100种是典型的浮游种。双巢纲的许多种轮虫生活在苔藓或腐殖质土壤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轮虫的大小为45微米~2.5毫米,一般在100~250微米之间。在水体中的数量大致为10~104个/升。它们是淡水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轮虫是滤食性的,以水体中的细菌、微型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在污水中,它们主要取食悬浮颗粒物质和胶状物。
简介
轮虫动物门约有2000种。多数分布于淡水,少数生活在海洋中,极少数营寄生生活。以底栖种类为多。约100种是典型的浮游种类。大多数为滤食性。体形很小,身体由头、躯干和尾部组成。头的前端有能伸缩的头冠或称为轮盘,上有1~2列或更多的纤毛;躯干和尾部(又称足)的表面常有很多明显的环纹;尾部末端常有叉状附着器,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假体腔,内含液体和各种内部器官。雌雄异体,且异形,雌体大,雄体小,一般行孤雌生殖。分为3纲:尾盘纲、双巢纲和单巢纲。轮虫是许多经济鱼类和名贵动物的优质食物,其供应数量的多少决定着鱼苗生长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
外形特征
轮虫动物门略大于原生动物。前端有一头冠,并着生1、2列或更多的纤毛环,当头冠伸出的时候,左右2个纤毛环不断地摆动,形似毡轮,因此人们叫这类动物为轮虫。因纤毛只着在头部,故易与原生动物区别。约有2000种。
结构功能
体形很小,身体由头、躯干和尾部组成。头的前端有能伸缩的头冠或称为轮盘,形态因种类而异。头冠上有1~2列或更多的纤毛,外侧的一圈称为纤毛带,内侧的一圈称为纤毛环,运动时可激动水流,获得食物。躯干和尾部(又称足)的表面常有很多明显的环纹,能使身体伸缩自如。尾部末端常有叉状附着器,内有足腺,足腺分泌的粘性物质可使轮虫暂时或永久附着在别的物体上。轮虫的体壁是一层多核的表皮层,内侧有许多束肌肉,由表皮层分泌一种物质,凝结成角质层。躯干有或没有被甲,被甲的形状和结构因种而异。
轮虫的肌肉不排列成层,通至头部和尾部的肌肉呈束状,特别发达,因而身体能收缩自如,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假体腔,内含液体和各种内部器官。消化道分口、咽、胃、肠以及由排泄管与生殖管会合而成的泄殖腔。咽又称咀嚼囊,内有咀嚼器。泄殖腔经躯干和尾部交界处背面的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身体两侧有两行纵行的原肾管,末端为焰茎球,它游离于原体腔中,因不断摆动,形如火焰,故名。由体皮渗透作用进行呼吸。神经系统由脑和感觉器组成。感觉器发达,有能感光的红色眼点和几个触角器。轮虫雌雄异体,且异形。雌体大,生殖器官由卵巢、卵黄腺等组成。雄体小,无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退化;生殖器官由精巢、输精管和阴茎等组成。双巢纲的种类至今未发现雄性个体。
生殖方式
一般行孤雌生殖,常见的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的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和雄体。它们均为单倍本(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的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进化分类
轮虫与扁形动物中的涡虫都有焰细胞和卵黄腺,背腹部较扁平,可见它们有亲缘关系。但轮虫有假体腔,消化道具肛门,纵肌囊状,显然要比扁形动物进步得多。因此,一般认为,轮虫是由涡虫进化而来。
本门分3纲:尾盘纲(Seisona)、双巢纲(Digononta)和单巢纲 (Monogononta)。许多学者把轮虫作为线形动物门中1个纲。轮虫纲又分为尾盘亚纲(Seisona)和真轮亚纲(Eurotatoria)。
经济意义
轮虫是许多经济鱼类和名贵动物的优质食物。例如,中国特有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半咸水的梭鲻鱼,海水的牙鲆、黑鲷、对虾等,在培育幼苗中均以轮虫作为幼体的主要食物。轮虫供应数量的多少决定着鱼苗生长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由于进行孤雌生殖,种群增长极为迅速,是理想的人工培养材料。已有在人工控制下产生休眠卵的方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46
目录
概述
生活习性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