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
身体残疾和心理障碍两个大的类别
身心障碍包括身体残疾和心理障碍两个大的类别。
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对“残疾”的定义如下:
台湾
中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中定义如下:
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定义如下:
香港
根据香港法例第二八二章(雇员补偿)条例附表一所定准则,以下三种情况,残疾程度大致上相等于失去百分之一百谋生能力: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规定,以残障为理由提早提取累算权益者,须达到“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程度。
此外,香港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康复服务中央档案室会发给残疾人士登记证予身体机能永久伤残或暂时受损的申请者。听觉受损、视觉受损、言语障碍、肢体伤残、自闭症、精神病、弱智及器官残障/长期病患者等均可申领此证;而港铁于2009年12月22日推出“残疾人士车费推广计划”,供12-64岁持有“残疾程度达100%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或“伤残津贴”受助人均可申请“残疾人士身分”个人八达通卡,于港铁、轻铁港铁巴士新界西北)可享有约半价的车费优惠。
香港无障碍计划
主条目:无障消费计划
香港工业贸易署“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拨款资助《社联-汇丰社会企业商务中心》,于2012年1月宣布推出无障消费计划,向香港中小企业及社会企业推广“优质服务.无障关怀”理念[1]。
美国
美国在1990年通过了《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大约1/5的美国人有可诊断的身心障碍,其中一半的人有严重身心障碍。
其他
身心障碍类别
身心障碍广泛地分为身体障碍和心智障碍两类。另外还有多重障碍和其他障碍。注意身心障碍不能和疾病等同起来。另外还有暂时障碍和长期障碍的区别,前者例如骨折后暂时的行动不便。根据台北市身心障碍服务手册,身心障碍共可分为18个类别: “身心障碍类别共有18项,分别为:视觉障碍听觉机能障碍、声音机能或语言机能障碍、肢体障碍、智能障碍、多重障碍、重要器官失去功能、颜面损伤、植物人、失智症、自闭症、染色体异常、先天代谢异常、其他先天缺陷、慢性精神病患者、平衡机能障碍、顽性(难治型)癫痫症者及经中央卫生主管机关认定,因罕见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碍者。”
身体障碍
肢体障碍
视觉障碍,例如盲人和色盲患者
听力语言障碍,例如聋人。
颜面损伤,影响活动的情况。
心脏、肝、肾、肺、胃肠道、造血机能等重要器官功能失调,影响活动的情况。
心智障碍
单纯智力障碍,例如智力低下。
自闭症
癫痫病人
植物人
慢性精神病
平衡机能障碍
幻想症病人
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造成的进行性认知能力退化。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点。
障碍者就学
身体的限制下,所以可能就会需要有特殊教育的学校或是班级,来帮助这些身心障碍者的学生
心智障碍类,在台湾的国民教育,有相关的老师在资源教室当中,去协助一些可以在普通学校当中上课的身心障碍学生;但是有些无法上普通学校的学生,如听觉或是视觉障碍,会有启聪学校来教育聋人手语,或是读唇语等基本沟通方式,盲人学校也会教导点字等教育。
障碍者就业
如果在工作场所的无障碍空间,并没有做的很完善,甚至于是身心障碍者本身的障碍是过于严重,基本上都会限制身心障碍者本身就业的可能性与机会。
在其政府的规划下,有主要推动的方式有“社区化就业”“居家就业”、“职业重建”等,也鼓励企业界可以进用身心障碍者,并且有奖助的补助金。
医学分类
心身疾病应激密切相关,应激往往引起心身反应和心身紊乱,这些症状有急性心理应激的表现和慢性心理应激:
急性心理应激
1、急性焦虑反应是最多见的综合征,其应激源常难以识别;
2、血管迷走反应多见于突发性事件,剧烈疼痛和严重的情绪紊乱之后,有时可导致意识丧失;
3、过度换气综合征也可以引起眩晕和昏厥
慢性心理应激
慢性心理应激下的人也可以出现上述的症状和体征,但一般不象急性应激那么强烈。此外,慢性心理应激的人也可以出现紧张性头疼,背痛,腹泻,便秘等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心理诊断涉及的心理方面有:
1、病人的人格;
2、病人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
3、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应激事件,心理冲突或挫折等)。
治疗原则
身心疾病的治疗要考虑到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减轻躯体症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治疗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只有患者心理方面的病患得到了解决,躯体症状才能彻底根治。心理方面的疾患主要通过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1 13:28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