躄鱼属(学名:Antennarius)是鮟鱇目、躄鱼科的一个属,共有24种,通称躄鱼。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有或无。头较大,侧扁。眼小。口裂较大,上位倾斜或直立状,下颌突出。上下颌齿尖锐。鳃耙退化。头、体裸露无鳞,密被两叉形的皮刺。头、体上常具皮质突起。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为吻触手,具拟饵体;第二鳍棘一般紧接在吻触手后方,均位于吻部;第三鳍棘位于眼后头部。第二背鳍较长大,具11-14鳍条。臀鳍6-10鳍条。胸鳍较宽大具假臂状构造,具8-14鳍条。腹鳍喉位,较小,具1鳍棘、5鳍条。尾鳍圆形,具9分支鳍条。有假鳃和鳔。
动物学史
多斑躄鱼最早由瓦伦西亚(Valenciennes)于1837年描述。种名multiocellatus的拉丁语意思是“许多类似眼睛的斑点”,指的是该物种的颜色图案。
斑条蹙鱼最初由肖(Shaw)于1794年描述为Antennarius striatus。科和属的名称来源于拉丁语“antenna、antemna”,意为头上的附属物,指的是鱼的诱饵。种名striatus是指该鱼的条纹颜色图案。
躄(bì),在汉语中是“跛(bǒ)脚”的意思,故躄鱼又名“跛脚鱼”。
形态特征
体侧扁,
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有或无。头较大,侧扁。眼小。口裂较大,上位倾斜或直立状,下颌突出。上下颌齿尖锐,排列呈梳状,犁骨、腭骨具齿。
鳃孔小,圆孔状,位于胸鳍基底下方或后方。鳃耙退化。头、体裸露无鳞,密被两叉形的皮刺。头、体上常具皮质突起。
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为吻触手,表面光滑无皮刺,或仅基部或前缘有少数皮刺,具拟饵体;第二鳍棘一般紧接在吻触手后方,均位于吻部;第三鳍棘位于眼后头部。第二背鳍较长大,具11-14鳍条。臀鳍6-10鳍条。
胸鳍较宽大具假臂状构造,具8-14鳍条。腹鳍喉位,较小,具1鳍棘、5鳍条。
尾鳍圆形,具9分支鳍条。有假鳃和鳔。
栖息环境
躄鱼属为暖水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珊瑚礁或海藻繁茂的海底。随着暖流,有的个别品种会流到高纬度海域。
生活习性
躄鱼属的胃富有弹性,能扩张,哪怕遇到体型较大的鱼,也能把它装进去。躄鱼在遇到敌害时腹部就会充满空气漂浮于水面。体色花纹多样,常与周围环境混同,有些还能变色,便于伪装隐藏。它们不大会游水,一般静伏于海底或以臂状的胸鳍和腹鳍缓慢爬行。
躄鱼属是海洋中一流的“钓鱼天才”和伪装高手。为提高捕食的成功率,躄鱼会利用自身的外貌特质,将自己伪装成珊瑚礁区的海绵、水生植物、珊瑚礁石或碎石沙砾等,不论是颜色、斑块、须瓣或表面粗糙的程度都与它栖息的环境或生物的形态一模一样,难以分辨。躄鱼的第一根背鳍棘已特化成细长的“吻触手”,顶端有一块假饵皮肤。当看到可以一口吞下的鱼儿游过时,它会伸直触手舞动饵球引诱猎物,舞动的方式则随着饵球所模拟的生物游泳姿势而有所不同,像是多毛类的蠕虫、一片海藻或一小条鱼;有时也会把触手正好甩在口部上方,让饵球静止不动,只移动眼睛观察,静待猎物上门;当猎物游进攻击范围时,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将猎物一口吞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除地中海以外)。
繁殖方式
躄鱼属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将挤出的卵包裹在带状浮力的粘液团中,称为“卵筏”。这种结构可以作为在远距离上运输大量卵的一种手段。在产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别穿过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后部。雄性的鼻子通常与雌性的排气口直接接触。在此期间,雌性鱼会因产卵而肿胀,通常会膨胀到正常大小的两倍。两鱼冲向水面,卵块从雌体中排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这种鱼可能会产卵好几次。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珊瑚躄鱼、巴哈马躄鱼、多斑躄鱼、豹纹躄鱼、斑条躄鱼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躄鱼属鱼体小型,除学术研究外,不具食用价值。或有人将某些种类展示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