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词牌名,调见两宋之交的
朱敦儒《樵歌》。以其词《踏歌·宴阕》为正体,三段八十三字,前两段各四句四仄韵,后一段六句四仄韵。另有三段八十四字,前两段各四句四仄韵,后一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词作有
辛弃疾的《踏歌·攧厥》等。
词牌沿革
踏歌,调见两宋之交的朱敦儒《樵歌》,又见《梅苑群贤词》,与唐人小令《踏歌行》不同。
踏歌又作“蹋歌”。北宋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唐纪》
胡三省注:“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为节也。”即按乐曲的节奏踏地为节、应节而舞的简单舞蹈,是民间欢度节日、宴会庆典、欢庆丰收和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的文娱活动形。唐无名氏《辇下岁时记》云:“先天初(712),上御安福门观灯,令朝士能文者,为踏歌。”另清
毛先舒《填词名解》云:“《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此踏歌之始。古清商有《蹋铜蹄》,唐乐有《缭踏歌》《踏金莲》《踏谣娘》及《踏歌辞》《踏歌行》之类,皆《踏歌》也。调名本意即咏以踏地为节拍而舞的乐曲。
格律说明
正体:三段八十三字,前两段各四句四仄韵,后一段六句四仄韵。以朱敦儒《踏歌·宴阕》为代表。此调祇有朱词及无名氏词,故谱内可平可仄悉参下词。
变体:三段八十四字,前两段各四句四仄韵,后一段五句四仄韵。以《梅苑》无名氏《踏歌·带雪》为代表。此与朱词同,惟第三段起二句添一字,作七字一句异。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踏歌·宴阕》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宴阕。散津亭、鼓吹扁舟发。离愁黯、隐隐阳关彻。更风愁雨细添凄切。
仄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恨结。叹良朋、雅聚轻离缺。一年几、把酒对花月。便山遥水远分吴越。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中平仄中平仄。
书倩燕,梦借蝶。重相见、再把归期说。只愁到他时,彼此萍踪别。总难如再会时节。
变体
格律对照例词:《踏歌·带雪》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带雪。向南枝一朵红梅坼。许多时、甚处收香白。占千葩百卉先春色。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莹洁。正广寒宫殿人窥隔。销魂更、画角声声彻。剩暗香浮动黄昏月。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最潇洒处最奇绝。孤标迥、不与群芳列。吟赏竟边宵,痛饮无休歇。输有心牧童偷折。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朱敦儒《踏歌·宴阕》
【宋】《梅苑》无名氏《踏歌·带雪》
【宋】辛弃疾《踏歌·攧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