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大棚,拼音 pǎo dà péng,是指
厨师应雇临时到某家操办酒席。
词语解释
跑大棚
<京><津><东北方言>
①指因灶间常设在外面,上面通常搭一席棚,故名。
[例]过去要是遇见个大事小情,一般都不在饭馆待客,找几个像样的厨师,在家里~。
②指马戏团或其他演出团体到各地巡演。
来历
过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遇到大事小情,比如说婚丧嫁娶生迁寿之类,大都喜欢在家里操办,民间称之为“跑大棚”。请一两个像样的大师傅,用砖头垒两个四面透风露火被称之为“八卦炉”的简单灶具,里面加上红红的焦炭火,再支上一口8仞大铁锅,煎炒烹炸炖蒸煮涮,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来。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一台大戏就唱得红红火火、圆圆满满。通常都要在灶上搭一棚子,这也是“跑大棚”的最初来历。
人们办事情选择“跑大棚”,目的就是为了吃着实惠,吃得节省。
跑大棚的
“跑大棚的”是指东家临时雇来的厨师。一般两到三人,有一个师傅师傅主厨,其余的帮厨。
所谓“跑大棚的”实际上是“口子攒儿”中的“厨行”。过去一般人家办喜事能有条件上大饭庄子的不多,且价钱极贵。故此一般人家儿办喜寿事均是在家中搭喜棚办事。普通人家儿多请“跑大棚”的厨子来料理席面(现在农村有些地方办事还是如此)。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或找“承头人”介绍“跑大棚”的厨师傅。由于此行是要靠口碑揽生意的,因此一般都会替主家儿着想,做出的菜以既“得吃”又“好看”且“省钱”为原则,一般极少偷工减料或使主家难堪。
盘灶
“ 跑大棚的”必须个个会盘灶。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好厨子得上好汤,下有好灶,没汤没灶纯属瞎胡闹。”“跑大棚的”盘的灶很特别,用处很明确,简单好用,搭拆方便,只用五十三块砖即可盘好四个火眼的炉灶。外行看了也盘不好,也不好使。所以人们管跑大棚的叫做“五十三块砖厨子”。用他们过席面的本家都说他们是“厨子是鬼还是仙,就看五十三块砖。”喜事办完,一脚把灶踹塌,把砖用绳儿一拢,一个伙计挑着,又到另家盘灶去了。真可谓多快好省。
东北名菜
进入七十年代,生活略有好转。“六大碗”变成“
八大碗”。当然这还远远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传统的“满洲
八大碗”或老北京、天津的“八大碗”。但是在菜品制作方面已开始有所讲究。所谓“四个凉菜”、“四个
热菜”,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四荤四素”。那时候人们的收入普遍不高,礼金也相当便宜。两块钱、一块钱甚至五毛钱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去坐席。由于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人们往往把随礼看成是一次改善生活的机会而热衷于参加。有的甚至全家老少齐出动,大快朵颐,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那时候有一道菜,在我们东北城乡,所有“跑大棚”的席面上一定都离不了——“干
炒粉”。说起来简单,就是把
粉条或者粉皮加点调料略加翻炒。现在的人听起来可能匪夷所思,但这道菜却伴随那时代的人差不多整整一个年代。那时候物资相对贫乏,鱼肉蛋是稀罕之物,一般家里最好的东西就只有
粉条。所以,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也常常用它来招待。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步提高,并有了质的飞跃。“跑大棚”的席面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四平八稳”——“
八大碗”,而逐渐被十个菜、十二个菜、十六个菜、二十个菜甚至更多的菜所代替。这时候人们对菜式也更加讲究。除了区分出“
硬菜”(主要是用鸡鸭鱼肉直接制作的菜肴,例如宋丹丹的小品《策划》:“儿媳妇,整俩硬菜,家来客了!”)和“毛菜”(主要是以
青菜为主制作的菜肴)外,在什么席面上上什么菜,也有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具体的说,除了白事情必须有一碗豆腐以外,其他的席面,酒水除外,必须要有鱼——“
浇汁鱼”或“
清炖鱼”、必须要有肉——“
红烧肉”或“
肘子肉”,而且还必须有牛肉——一般是清炖居多、必须要有鸡或鸭、必须要有炸的——炸鱼虾或地瓜烙、冬天时还必须有碗
酸菜……
人们这时候也开始挑剔,常常评论谁家的菜多,谁家的菜少,哪家的菜好吃,哪家的菜不好……
“干
炒粉”早已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享誉东北,老少皆宜的历史名菜——“糖
酥白肉”。
我不太了解“糖
酥白肉”的来历,但我敢断言,这是一道“跑大棚”跑出来的“东北名菜”。因为它从制作上最适合于“跑大棚”的席面。
“糖
酥白肉”的具体做法,将猪
肥膘肉改刀象眼块,用鸡蛋,粉面,面粉(适量)盐(少许)挂糊入油锅中炸透至表面金黄色成熟后捞出;锅中加入适量油,放入白糖熬炒成糖浆,放入炸成熟的白肉翻均匀,使其表面粘上一层糖浆;撒上白芝麻仁翻匀出锅装盘即可。它的特点是: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油润,味甜香。
“糖
酥白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甜脆可口。 在那个刚刚摆脱了贫困正向温饱悄悄靠拢的年代,这无疑又是一道令人解馋的美食。尤其是孩子们,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大师傅常常是头一天就把肉炸好,第二天早晨头一件事就是给肉挂糖浆 ,然后把它倒在桌面上或方盘里,用刀划开,装进盘中。一场事情,估计要装二三十盘或五六十盘,叠垒起来,足足能放一大桌,金黄剔透,十分抢眼。再看围观的孩子们,早已垂涎三尺,欷歔不已。
“糖
酥白肉”差不多也伴随我们整整一个年代,之后,在九十年代中期,选择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时候的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食品的数量,而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这是人们从温饱向小康过度的必要标志之一。
“糖
酥白肉”被一种通红的冰虾所取代。不久,随着人们生活的迅速提高,筵席的地点逐步向餐馆饭店转移,“跑大棚”这种古老的行业也开始逐渐式微。
时间一下子进入到新的世纪。这时候时间步伐仿佛加快,人们的社交和应酬增多,人们不厌其烦,简直成了地球上最忙碌的动物。人们开始抱怨,开始厌恶并尝试躲避那种种的聚餐、聚会。然而越是厌烦,各种餐饮应酬越是接二连三,接踵而至。尤其是每年的五月至八月,各种婚宴和学子宴几乎掏干人们的钱包。这时候的人们真的是在敷衍应酬,尽管摆在酒店里的筵席比“跑大棚”更加富丽堂皇,尽管席面上菜式齐全,花样翻新,却早已吊不起人们的胃口。大概人们自己也不理解,我这是怎么了?
真的好怀念过去那种“跑大棚”的生活方式,真的好怀念那道“跑大棚”跑出“东北名菜”——“糖
酥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