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的父母有一次足疗后给他讲了他们的感受,黄宏的母亲过去缠过脚,现在她甚至能够接受足疗了。黄宏觉得这个点很有意思,就创作了这个小品。但黄宏认为这个题材值得挖掘的戏剧性还在于足疗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中,脚是处于半隐私状态的,但是人的一辈子,实际上脚比手辛苦。
《足疗》的初稿是黄宏领母亲过生日来洗脚,由于感觉现场效果过于沉重了一些,所以就改成了夫妻来接受足疗。黄宏觉得,该作品小品直接歌颂人们的好生活,可能观众并不接受,但间接地说,观众都能认同。从深层次来讲,这个小品有放开手脚,接受新生活的寓意。
小品《足疗》是2003年央视春晚最顺的一个作品,黄宏在小品中也发挥了他一贯的顺口溜的语言特点,包袱儿一个接一个。小品表现了情深意笃的夫妻情。幽默中多了一些哲理,笑料中透出一份亲情,为小品提升了高度。另外,满屏幕就一个大脚丫子的造型,也很有意思。(《城市晚报》评)
黄宏和牛莉在小品《足疗》大扮辛酸夫妻,两人细致入微的关心把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话全部倒出来,让人泪水笑声交织,辛酸幸福同生。很多观众之前都担心影视演员演不好小品,但效果似乎恰巧相反。《足疗》里除了黄宏那惯常的顺口溜小品语言,也猛然看出了影视演员牛莉和沈畅加进了演技,使得小品顿时生辉。而其中借普通老百姓舍不得洗脚这个切入点,以夫妻之间关心、体贴不断煽情,赢得了观众不少掌声和笑声。(《成都商报》评)
小品《足疗》与《
我和爸爸换角色》《
都是亲人》类似,本来挺有创意,可惜中间一定要来个剧情直转让人不舒服。而且这三个小品说来说去还都是说的一个意思,就是平时工作太过忙碌的人们注意了,除夕要好好抚慰一下身边平时被忽略掉的亲人们。但其实辛苦了一整年后,一家大小能够同坐在一起看一台晚会已经是在享受亲情,没必要春节晚会来充当“真情使者”上一堂伦理课。(《信息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