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综艺性文艺晚会,由金越执导,晚会主持人是倪萍朱军李咏周涛文清张政
晚会形式
晚会背景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等同。1983年,央视第一次办春晚的时候,晚会一开始连名字都没取。眼看着离节目上演还有10天(注:1983年2月2日前后),才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六个字。节目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
《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祖国各项事业与时俱进、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时代精神特征。因此,《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体基调是:用主题线索抒发凝聚民族的情感,用精品形式表现开放自信的喜悦。
晚会制作
2003年春节晚会在信息发布上比往年相对自由:剧组设立了官方网站、在《中国电视报》上刊登的有关春节晚会的消息也比往年多。剧组在网站上征集小品、节目创意、歌曲等,包括《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征集》《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方案征集活动》《春节联欢晚会新年希望征集活动》。其中,《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征集》推出不到一个月,已征集到歌曲2000多首。
2002年底,中央电视台采用了招标的形式征寻“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片头以及视觉包装方案。中国国内12家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参选。经过两轮评选,北京某公司的设计方案从中脱颖而出。
从本届春晚开始,美的集团成为晚会零点报时赞助商,直至2019年。(2012年中断一年)
晚会从2003年1月5日开始的单个节目排练调整一直持续到15日,从16日开始进入联排阶段,18日、19日是整场彩排,20日则是带观众彩排,21日、23日专场录象、22日、24日、26日、28日进行彩排,29日录备播带,31日直播。
晚会特色
晚会许多节目都围绕老百姓日常生活做文章,着眼点放在百姓情感上,立足点放在“精耕细作”上,而凝聚力和自信心是晚会的主题。
晚会以“年画剪纸篇”命名的晚会片头,将动画和视频合成的技术应用在传统的电视晚会中,充分地体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仪式感和汇聚感。片头借鉴了《花木兰》《狮子王》等影片的创作技术,应用将三维制作渲染成二维风格的动画技术,巧妙结合年画和剪纸两种中国传统艺术。全片运用了10多种转场方式,制作了上百个人物动画造型和许多欢庆场景,展现了大年三十从早晨到黄昏、从北方农村到江南水乡,全国各地人民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欢庆春节、最后汇聚到晚会现场的一幕幕精彩画面。
晚会现场的大屏幕,是晚会视觉效果的亮点。在总导演金越指导下,设计师利用大屏幕对该届春节联欢晚会的重要歌曲曲目进行了的包装。大屏幕不再只是舞台上的一个摆设,它和舞美、灯光、伴舞等一样成为导演调动现场气氛和节奏的手段。
创作团队
因在线视频版无创作团队信息,故仅提及该晚会直播版的部分创作团队成员内容。参考资料
晚会列表
参考资料
参演嘉宾
以上内容来自
获奖记录
以上内容来自
播出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
幕后花絮
晚会评价
正面评价
作为国家级的新民俗庆典,如何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创新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需要合理解决的就是架构性问题。没有主旋律,创新化就会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创新性,主旋律也一定无法引起共鸣,必须注重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呼应生辉。《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这一问题的把握和取舍上值得肯定。在主线的贯穿下,整台晚会走的是“温情”路线,“温情”将晚会的一个个精彩节目如珍珠般串联,整场晚会汇聚了亲情、爱情、民情、国情等多种情感,将“小感情”与“大感情”水乳交融,既关注“万家灯火”,又关注“民族情怀”。(《春晚三十八年》评)
观众征集歌曲《让爱住我家》较有看头。歌曲旋律温馨,歌词朴实。赵明、麦玮婷、赵丝弦和赵鼓瑟一家人表演也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唱出“让爱住我家”时总会让电视机前的人们发出会心一笑。(《信息时报》评)
中间评价
《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刻意安排的几个亮点节目的确让观众眼前一亮,像普通家庭合唱的《让爱住我家》,打动了不少观众,也证明晚会上出风头的不见得就是大腕明星。而丹尼斯的魔幻表演让人欢喜让人忧,有的观众直呼“好看却没有想象中的精彩”。杂技表演历来是春节联欢晚会的保留节目,《化蝶》最受观众夸奖,有人形容这和“在手心上跳舞”一样让人叹为观止。而音乐剧《不见不散》让歌手既有表演的空间,也展示了自己的歌喉,可惜在编排上却给人以冗长之感。(《北京青年报》评)
负面评价
晚会重头戏小品节目放弃了让观众笑痛肚子的原则。变换之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图唤醒电视机前的观众关注身边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略掉的亲人。郭冬临、金玉婷和小叮当表演的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本来挺有创意,可惜中间一定要来个剧情直转让小叮当哭到稀里哗啦。赵本山的小品《心病》也让观众颇为失望。因为并没有看见赵本山式的幽默,发现老婆是别人的初恋情人的情节并不好笑。音乐剧《不见不散》也缺少新鲜感。(《信息时报》评)
相声节目《说广告》嘲讽了在文艺节目中极其普遍的乱插广告干扰正常艺术表演的现象。魔术《梦幻天空》前,主持人为了引出节目,先用一块手绢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结果变出了一瓶“非常可乐”,主持人还不忘为“非常可乐”说上一句好话。明眼人立刻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一边在播放批评乱插广告的相声节目,一边自己却以一种更为隐晦的手法做广告,是绝妙的反讽。(《文汇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9 14:18
目录
概述
晚会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