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钻落翻
汉语成语
起钻落翻为形意拳技法要领,亦称起落钻翻。孙禄堂在《形意拳学》中说道:起者钻也,落者翻也;起为钻,落为翻。意指练形意拳时,拳式的起落要配合肢体的钻拧翻旋,使肢体往复回环均形成拧绳状。
技法要领
起躜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落顺不见顺,起横不见横,起落二字要分明。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雷击地,起如挑担,行如槐虫。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起?落不落何用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起落二字与心齐。未起身先侧,未落身先坠,未起如摘予,未落如坠子。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手起如钢锉,手回如钩竿,能叫我先动,莫叫他起拳。不钻不翻一寸为先。破中即是打,打破紧相连。
注释
练形意拳,打的是起落,钻翻,横竖,升伏。起落钻翻是外形,横竖是劲路,升伏是内气。外形是内气运行的外在表现,内气是变势发劲的原动力。升,是指吸气时真气自涌泉升至聪门(前额上方),伏,是指呼气时真气仍下降而归于丹田,复降至底,觉周身之气渐小,如龙蛰虎伏。竖也叫顺,是指自肩至足底,横是指自两肩胛骨至两手。钻翻是指两手的阴阳变幻。手背为阳,掌心为阴,胳膊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与人身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络暗合。起手为钻、为升,为横,落手为翻,为竖、为伏。所以手一起一落,一去一回,则劲有横竖,气有飞腾。在劲儿之横竖变化时,内气亦同时有横竖之变化。个中滋味需细心体会,才能有所得。起时用劲儿如挑担,其跟在于脚,全体一齐用力上伸,要侧身而起。其内气之升则如伏龙升天。进步如槐虫之行,劲在足在腰,其身下坠,其气亦下如霹雷击地。意之起,气之来,无形无踪,倏然而至。起手要沉实,虽是向上向前,肩肘仍要有沉坠之意,犹如钳工推动钢锉,劲匀而沉。回手亦不是随便向后撤,而是向下向后,有腰臀之力,如钩竿从高树上勾落果子一般。去是打,回也是打。如对方来手甚快,我则前手连接带拨带打,以打中为破,破即是打。自形上看,起落钻翻甚不分明,这就是“起横不见横”、“起不起何用再起”和“落顺不见顺”,“落不落何用再落”的情况。但内气之纵横和劲路之变化仍甚分明。如对方距我甚近,出手便能伤及我身,我来不及换步,出手也来不及钻翻,则只能用意、气之起落钻翻横竖,助之以寸步,接定对方的劲,浑身一抖,将对方发出去。所以叫作“起无踪落无形”。这就是“不钻不翻一寸为先”的意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0 18:01
目录
概述
技法要领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