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绪 (1897-1998),字缵之,山西
寿阳人。著名书画家,擅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大师之一。国画创作以山水为主,笔墨老到,格调淳朴,或清闲淡雅,或笔墨重彩,熔中西画法于一炉;书法作品功力老到,底蕴深厚。曾任第一、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常委,民盟山西省委文教委员,山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顾问。
出身于显赫晋商家庭,1920年毕业于
山西大学文科;1921年入
北京大学画法研究所学习,次年赴日本求学。192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历任太原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太原第一师范学校、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等校美术教师。1937年后,先后在西安民众教育馆、西安二中、四川金堂铭贤中学任教。1946年任北平燕冀中学美术教员。建国后重返山西,先后任太原第二师范学校、太原九中等校美术教员。1959年调任
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1963年调
山西大学艺术系任教。为山西艺术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培养了著名艺术家
力群、
赵子岳、
陈巨锁、
杨吉魁、
王如何等一大批美术和文艺人才。1926年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第一届美术作品展览。1931年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抗战前后曾在重庆、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有《同蒲风光》、《山水画》等。作品同时受到海峡两岸博物馆包括
毛主席纪念堂和中正纪念堂的珍藏。
赵延绪,字缵之,1897年出生于山西省
寿阳县围后村的一个显赫晋商家族。赵延绪之父赵绵寿曾是太谷“广源兴”字号的掌柜,在清朝年间为山西著名中成药 “龟龄集”、“
定坤丹” 的经销商。赵延绪自幼丧母,从小喜爱书画,发奋读书,13岁考入太原师范高小,三年后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学。因参加学潮,中学未毕业就被迫参加
山西大学预科班的录取考试,并顺利考取
山西大学。1920年毕业于
山西大学文科;次年入
北京大学画法研究所学习,师从
胡佩衡、
黄宾虹等大师,学习山水花鸟技法,并拜外籍美术家盖大士为师学习西洋画。1922年赴日本求学;192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担任太原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并先后任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太原第一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平民中学和成成中学的美术教员。他把当时西方的教育思想带进山西课堂,并带领学生野外写生,亲临大自然。曾与新中国开国元勋
薄一波在战争年代结下友谊,并在艰难困苦时期慷慨相助
程子华、
戎子和、
王大任等进步青年,他们后来皆成为新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同期,他还培养了著名版画家
力群、著名美术理论家
阎丽川、电影表演艺术家
赵子岳等一批美术和文艺人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陕西,曾任教于西安民众教育馆和西安二中,到达重庆后又在国立七中和铭贤中学任教。在颠沛流离之中,不忘作画,并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救助学生。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各界好评。
徐悲鸿先生曾评价道:“赵延绪先生的速写情韵甚茂,其以中国画笔墨挥写者磅礴有奇气。” 1946年赵延绪先生北上担任北平燕冀中学美术教员。
解放后,先生受邀从北京返回太原,全心全意为了振兴山西的艺术教育事业。先后任太原第二师范学校、太原九中等校美术教员。1959年调任新成立的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后于1963年转入
山西大学艺术系任教,直至1965年退休。
赵延绪一生布衣素食,宽以待人,襟怀坦白,淡泊名利。他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与结发夫人至小成婚,相伴终身。夫人虽不识字,又是裹脚的旧时代女性,然留学归来的赵延绪先生,仍对结发夫人恩爱有加,并亲自照料晚年瘫痪在床的夫人。
赵延绪一生坚持“艺术至上”,不懈追求,埋头创作,大量作品在极其困难的战乱中散失,后来又在“文革”中遭到查抄,但他的创作热情一如既往。先生对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素描、粉笔画等无所不精,熔中西画法于一炉。他的画或清闲淡雅,或笔墨重彩,深得人们喜爱;书法作品功力老到,底蕴深厚。1959年,他与画家黄景涛联合创作了大型山水画《同浦风光》,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被载入新中国美术史册。赵延绪被誉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大师之一,作品同时受到海峡两岸博物馆包括
毛主席纪念堂和中正纪念堂的珍藏。
赵延绪一生乐于栽培后学,献身于文学艺术教育,桃李遍天下,为山西艺术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山西培养了更多优秀美术人才,其中包括著名书画家
陈巨锁、
杨吉魁、
王如何、现代文学家
李允经、原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宋盛富等。1997年5月19日,老一辈开国元勋
薄一波为赵延绪画册题词:“寓教於画,桃李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