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
电磁波的存在。并对
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
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姓氏命名。
人物生平
天才出世
1857年(丁巳年)2月22日赫兹出生在
德国汉堡市一个改信
基督教的
犹太家庭。父亲是汉堡城的一名顾问,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
求学经历
在他去
柏林大学就读之前就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科学和语言天赋,喜欢学习
阿拉伯语和
梵文。他曾经在德国
德累斯顿、
慕尼黑和
柏林等地学习科学和
工程学。他是
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和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学生。1880年赫兹获得
博士学位,但继续跟随亥姆霍兹学习,直到1883年他收到来自
基尔大学出任
理论物理学讲师的邀请。
婚姻生活
1885年3月,赫兹转到德国西南部边境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技术学院,担任物理系教授。又开始装配他的电学实验室,并且在上课时示范电学实验。他说:“我不相信一个人只由理论,就可以知道实际。”
小学校的实验经费少得可怜,他却一点一滴造出一间精密的电磁实验室。系上教
三角学的多尔(Max Doll)教授很欣赏他,知道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不与人比较的风骨;他请赫兹来家里坐坐,把女儿伊利沙白(Elisabeth Doll)介绍给他。
伊利沙白后来写下:“赫兹在星光下有一种近乎骄傲的自信。他自认是全世界唯一了解星光是什么的人,在他看来满天的星光是不同的光体,规律地发出不同频率的
电磁波来到地上……在他的说明中,星夜不只是美丽的,而且是规则准确的。”赫兹的自信没有错,十九世纪全世界最懂电磁波实验的有两人,一位是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另一位就是赫兹。
伊利沙白不懂电磁波,但是她知道这位寻求科学之真的男士,心里也是一片真诚与率直。他们认识不到四个月就结婚,当时赫兹二十九岁。
赫兹找到爱情的归宿,并展开他一生最著名的研究。因为这一实验研究的成功,后来纽约物理系教授薛默士(Morris H. Shamos)回顾历史上物理学家,由伽利略到爱因斯坦,他认为最伟大的物理实验家就是赫兹。赫兹以实验证明人类千古的谜团——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科学研究
1885年,他获得
卡尔斯鲁厄大学正教授资格,并在那里发现电磁波。1885年,吉尔大学准备晋升赫兹为副教授,但他不愿获得一个纯
理论物理学家的职位。正在此时,
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准备给予赫兹物理学
教授职位。考虑到该大学有较好的
物理研究所,于是他便来到了卡尔斯鲁厄大学。起初赫兹在卡尔斯鲁厄感到有些孤独,并对自己未来的研究没有把握。但在随后的时间里,赫兹完成了两件大事。1886年7月,在经过三个月的求婚之后,赫兹与一位同事的女儿伊利莎白·多尔(Elisabeth Doll)完婚。随后,赫兹着手并最终完成了那个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电磁波实验。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
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
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
电磁波。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
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
发生器,赫兹将一
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
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
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
入射波与反射波重叠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
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1888年,赫兹的实验成功了,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
可见光、
热波一样的被
偏振。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
偏振波,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而磁场垂直于电场,且两者均
垂直传播方向。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说中,赫兹明确地指出,光是一种
电磁现象。第一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
意大利的
马可尼开始的。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信号送到
大西洋彼岸的美国。20世纪
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
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像詹姆士·麦克斯韦和迈克尔·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
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
光电效应(后来由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
英年早逝
1894年1月1日,37岁的赫兹因为
败血症在
波恩英年早逝。他的侄子古斯塔夫·路德维格·赫兹是
诺贝尔奖获得者,古斯塔夫的儿子卡尔·海尔莫斯·赫兹创立了超声
影像医学。
在1892年,赫兹被诊断出感染了
韦格纳肉芽肿(发病时会经历剧烈的头痛),而他试着去治疗这种疾病。在1894年1月1日,赫兹在德国波恩不幸离世,享年37岁,他死后被埋在Ohlsdorf汉堡的犹太墓地。赫兹死后留下了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赫兹(原名:伊丽莎白·道欧)和两名女儿乔安娜和玛蒂尔德。而他的妻子在他死后并没有改嫁。1930那年代,希特勒崛起,他的妻子和两名女儿也从德国搬到英国。1960年,查尔斯萨·斯坎德拜访了玛蒂尔德‧赫兹,询问有关她父亲的事,并在不久之后出版了一本有关海因里希·赫兹的书。根据查尔斯萨的书指出,赫兹的两名女儿都没有结婚,因此他没有任何后裔。
主要贡献
赫兹实验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7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赫兹也是是
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它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次数的计量。赫兹的名字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其符号是Hz。电(电压或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在通信应用中,用作信号传输的一般都是
交流电。呈正弦变化的交流
电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幅度时正、时负,以一定的能量和速度向前传播。通常,我们把上述
正弦波幅度在1秒钟内的重复变化次数称为信号的“频率”,用f表示;而把信号波形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作“周期”,用T表示,以秒为单位。波行进一个周期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以米为单位。f、T和λ存在如下关系:f=1/T,v=λ.f,其中,v是
电磁波的
传播速度,等于3x10^8米/秒。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以符号Hz表示。
赫兹(H. Hertz)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87年,是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赫兹”定为频率的单位。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
千赫(KHz)、
兆赫(
MHz)、
吉赫(
GHz)等。在
载带信息的
电信号中,有时会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将所有这些成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标示出来,
并表示出每种成分在功率或电压上的大小,这就是信号的“频谱”。它所占据的
频率范围就叫做信号的
频带范围。例如,在
电话通信中,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赫;在
调频(FM)广播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40赫~15千赫,
电视广播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4.2兆赫等。
波动方程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
电磁场方程可以用
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
波动方程。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
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
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
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
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
紫外光对
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
光量子理论的基础。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
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888年,成了近代
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
新纪元。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和1887年的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
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像詹姆士·麦克斯韦和
迈克尔·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
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
光电效应,后来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
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
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
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
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
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
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
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
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
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
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这种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
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
光电子发射、
光电导效应和
光生伏打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
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
内光电效应。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
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
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hυ=(1/2)mv^2+I+W。式中(1/2)mv^2是脱出物体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金属内部有大量的
自由电子,这是金属的特征,因而对于金属来说,I项可以略去,
爱因斯坦方程成为hυ=(1/2)mv^2+W。假如hυ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能将一次次闪光转换成一个个放大了的
电脉冲,然后送到电子线路去,记录下来。
算式在以爱因斯坦方式
量化分析光电效应时使用以下算式:
光子能量=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被发射的电子的动能。代数形式:hf=φ+Em φ=hf0 Em=(1/2)mv^2。其中h是
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f是入射光子的频率,φ是功函数,从原子键结中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f0是光电效应发生的
阀值频率,Em是被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m是被发射电子的
静止质量,v是被发射电子的速度,如果光子的能量(hf)不大于功函数(φ),就不会有电子射出。
功函数有时又以W标记。这个算式与观察不符时(即没有射出电子或电子动能小于预期),可能是因为系统没有完全的效率,某些能量变成热能或辐射而失去了。爱因斯坦因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接触力学
接触力学是研究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如何变形的一门学科。赫兹1882年发表了关于接触力学的著名文章“关于
弹性固体的接触(On the contact of elastic solids)”,赫兹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初衷是为了理解外力如何导致材料光学性质的改变。为了发展他的理论,赫兹用一个玻璃球放置在一个棱镜上,他首先观察到这个系统形成了椭圆形的
牛顿环,以此
实验观察,赫兹假设玻璃球对棱镜施加的压力也为椭圆分布。随后他根据
压力分布计算了玻璃球导致的棱镜的位移并反算出牛顿环,以此再和实验观察对比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后赫兹得到了接触应力和
法向加载力,接触体的
曲率半径,以及
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赫兹的方程是研究疲劳,摩擦以及任何有接触体之间相互作用的
基本方程。
赫兹接触理论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两个接触体之间的
结合力。这一问题在1971年K. L. Johnson K. Kendall 和A. D. Roberts解决,他们提出了最后以三人名字命名的JKR接触理论。JKR理论中他们考虑了材料的
表面能效应,由于表面能的存在,相互接触的固体之间将引进一个结合力,最后根据能量平衡的原理,他们得到一个方程描述接触应力分布,接触体曲率半径,弹性模量以及材料表面能之间的关系。在JKR模型中,当表面能为零时,方程自然过渡到赫兹方程。推导JKR模型的前提之一是,认为两个接触体的所有相互作用均发生在接触半径之内,后来证明如果采用不同的假设会得到不同的结论。1975年,B.V.Derjaguin, V. M. Muller and Y. P. Toporov等人假设接触体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接触半径之外,据此假设提出了所谓的DMT模型试图考虑结合力的影响。根据JKR和DMT模型,会的到不同的(pull-off)分离力(分开两个接触体所需要的最大
作用力),这一不同的结果曾引起很多争论,最后Muller等人指出JKR和DMT模型各有各的
应用范围:JKR模型对大颗粒,高表面能,低弹性模量的材料描述较好。而DMT模型则相反。
由赫兹开创性工作开始,随后由其他人完善的接触力学理论是涉及到接触体的各种科学及工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因此赫兹在接触力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该被他在
电磁学领域杰出的成就而忽视。
赫兹的主要贡献是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出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跟光速相同,还进一步观察到电磁波具有聚焦、直进性、反射、折射和偏振等性质。
(1)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的实验
赫兹是亥姆霍兹的学生,在老师的影响和要求下,他深入研究了电磁理论。1879年,德国
柏林科学院悬奖征解,向当时科学界征求对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促使年轻的赫兹萌发了进行
电磁波实验的雄心壮志。
赫兹的实验装置一部分如。AA′是两块40厘米见方的铜板,焊上直径0.5厘米,长70厘米的
铜棒,头上各接一小铜球,相对放置,球中间留有空隙约0.75厘米。铜球表面仔细磨光,两棒分别接到
感应圈的两端,当通电时,两棒之间产生放电,形成振荡。再取2毫米粗的铜棒做成圆环,半径为35厘米,如中的B。圆环的空隙f,宽度可用精密螺旋调节,从零点几毫米调到几毫米。当放在适当位置时,f间隙会跟随AA′产生火花放电,火花可长达6-7毫米。
B环可围绕平行于AA′面的
法线mn旋转,旋转到不同位置,f放电的火花长度不一样。当f处于a或a′时,完全没有火花;转动些许角度,开始会产生火花;转至b或b′时,火花最大。
(2)赫兹测出电磁波速度
赫兹最有说服力的实验是直接测出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他用的装置如下:导体AA′(赫兹称之为原导体)在感应圈的激励下产生电磁波。AA′平面与地板垂直,在图中赫兹标了一条基线rs,下面是距离标记从离AA′
中心点45厘米处计程。
实验在一间15×14米的大教室进行,在基线的12米内无任何家具。整个房间遮黑,以便观察放电火花。次回路就是那个半径为35厘米的圆环C或边长60厘米的方形导线框B。
根据
麦克斯韦理论,已经知道这个速度大概是每秒30万公里,要直接测这样的速度是十分困难的。赫兹想起了20年前他的老师昆特(Kundt)用
驻波测
声速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方案。他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了一张4米高,2米宽的锌箔,并将锌箔与墙上所有的
煤气管道、水管等联接,使电磁波在墙壁遭遇反射。
前进波和
反射波叠加的结果就会组成驻波。根据
波动理论,驻波的节距等于
半波长,测出节点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波长。赫兹沿基线rs移动
探测线圈,果然在不同的位置上火花隙的长度不一样。有的地方最强,这是
波腹;有的地方最弱,甚至没有火花,这是
波节。
根据
电容器的振荡理论赫兹算得
电磁振荡的周期。从光速就是电磁波的速度的假设和测得的波长也可算出周期,两者相差大约10%,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速度就是光速。
(3)观察到电磁波有聚焦、直进、反射、折射和
偏振现象
为了进一步考察电磁波的性质,赫兹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聚焦、直进性、反射、折射和
偏振。他用2米长的锌板弯成抛物
柱面形,柱面的焦距大约为12.5厘米。他把发射
振子和接收振子分别安在两块柱面的焦线上,调整感应圈使发射振子产生
电火花。当两柱面正好面对时,接收振子也会发出火花;位置离开就不产生效果,由此证明电磁波和光波一样也有聚焦和直进性的性质。赫兹还用1.5米高重500千克的大块
沥青做成
三棱镜,让电磁波通过,和光一样电磁波也发生折射。他测得
最小偏向角为22°,三棱镜的顶角是30°,由此算出沥青对电磁波的
折射率是1.69。他还用“金属栅”显示了
电磁波的偏振性。
在1888年12月13日向柏林科学院作了题为《论电辐射》的报告,他以充分的实验证据全面证实了电磁波和光波的同一性。他写道:“我认为这些实验有力地铲除了对光、
辐射热和电磁波动之间的同一性的任何怀疑。”